穿jin男频搞基建 - 分卷阅读3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她到底受过表彰,见过大世面,遂故作淡定:“我想寄东西。”

    “寄去哪儿?”柜台后的人问。

    汪小:“沧州。”

    “那还近的,”那人说着,拿几份制式寄送单,又吩咐其余伙计,“去帮客人称重。”

    “是!”

    那人又问汪小:“敢问这位娘尊姓大名?”

    “我叫汪小。”

    “好,汪娘,可会写字?”

    汪小,“写得不好看。”

    她本来是不会写字的,但自从庆荣学院招收女夫女学生后,她就觉得,既然其他姑娘能读书识字,自己也能!

    遂常在空余时间,买一些旧书自学。

    若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在空闲时候找人不耻问。

    柜台的:“会写就行。”

    他将单递给她:“你自己填写信息,再签名捺印。”

    单很新奇,质地摸上去有些,上面还印有庆州造纸坊的标志。

    汪小极为虔诚地、一笔一划地将单填写完整。

    “事,称好了,八斤五两。”

    事的算了算,对汪小说:“你是寄去沧州,从庆州到沧州,咱们顺通起步价是一斤五文,每多一斤,另加一文,不足一斤的,照一斤算。所以汪娘需要支付十三文。”

    十三文,比起镖局动不动几两银的佣金实惠太多了!

    汪小毫不犹豫付了十三文。

    单一式三份,她自己留了一份。

    待包裹封存好,她好奇问:“什么时候能寄过去?”

    事耐心解答:“庆州到沧州快,最迟后天就能送到,不过你要是嫌慢,也可以选择加急。”

    汪小摆手说不用。

    事又嘱咐:“等送到了,对方会给个回执,你十天后来取回执就行了。”

    “多谢大人!”汪小终于放心。

    她正要离开顺通,却又犯起了犹豫。

    伙计见状,忙问:“汪娘还有什么需要?”

    汪小踟蹰问:“这里是不是还可以寄钱?”

    她还是想寄钱回家,跟给苗家的礼分开寄。

    虽然她爹是个烂人,但她娘是个可怜人。

    她要给她娘寄钱。

    “可以啊!汪娘请填写单。”

    寄钱跟寄不同。

    品需要在路上动,钱不用。

    沧州有对接的寄存,到时候被寄人只要凭借单份证明,就可以去寄存取钱。

    这模式汪小此前从未见识过,毕竟是钱,她心里面还有些不放心。

    不过秉持着对东安王的信任,她还是尝试着寄了一钱。

    事看她的疑虑,笑着:“汪娘不用担心,就算寄送了差池,只要是咱们顺通的责任,汪娘都可以拿单来找咱们商量赔偿事宜。”

    汪小以前也托镖局寄过东西,那些镖局仗着财大气,一个个鼻不是睛不是,一副在上看不起他们老百姓的派。

    可东安王麾的顺通,却这般负责周到。

    她心再无疑虑,迅速填好单

    等十天后,她再来拿回执。

    心愉悦地走寄存,忽然冲上来几个大娘。

    大娘问:“大妹,你刚去是寄东西的?”

    汪小:“是啊。”

    “怎么样?多少钱?里面人凶不凶?多时间能到?”

    汪小无奈:“大娘,您要是想知,可以直接去问,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

    “哎呀,这可是官家的地儿,我哪敢哪?你就把知的跟咱们说说呗!”

    汪小只好:“咱们东安王的为人大伙儿还不知吗?”

    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详细讲给她们听,最后总结:“反正我相信咱们的王爷。不过你们要是不急,可以等一段时间再寄嘛。十天后我来拿回执,到时候就知了。”

    众人似懂非懂地

    但说到底,大家伙儿对新现的事还不够信任,所以顺通一直门可罗雀。

    腊月二十九,大盛各地都为迎接除夕准备。

    沧州也不例外。

    作为八州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和粮生产基地,沧州的地位仅次于庆州。

    老百姓的生活比前几年要富足多了。

    他们已渐渐忘却了当年叛军城时的腥风血雨。

    船厂放假了,苗海终于有工夫带妻和女儿门逛街市。

    街市上闹非凡,有卖灯笼的,有卖年画的,有卖联的,五八门的年货让人不知该选哪样好。

    “阿爹,我想吃糖葫芦。”闺女晃着他的大手撒

    苗海呵呵笑:“好,阿爹这就给你买糖葫芦!”

    他掏钱买了两串,一串递给女儿,一串给妻

    妻嗔怪:“什么给我买?太浪费了。”

    “怎么就浪费了?”苗海说,“我给我婆娘买吃的天经地义!”

    苗婶噗嗤笑来。

    她吃了一颗,心里面甜滋滋的。

    然后将糖葫芦递给苗海:“你也吃。”

    苗海便就着她的手咬

    他咀嚼着酸甜的糖葫芦,望着前的闹场景,不由:“不知庆州是不是比咱这还要闹,小一个人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苗婶安:“肯定比咱们这儿闹,你也不用担心小,她惯来是个要的,在那边肯定能过得红火。”

    “希望她能过得好。”

    一家三逛完街市,回到家,刚推开院门,便看到地上躺着一封信,很显然是别人从他家门来的。

    苗海本就识得几个字,这几年为了能在船厂当上事,又学了不少。

    信封上有“顺通”的标志。

    顺通他知啊,就是东安王新办的地儿,专门帮人寄送件的。

    他连忙拆开来看。

    里面是一张凭证,寄件人写的是汪小,收件人写的是苗海。

    他面喜意:“是小寄过来的!我现在就去寄存取!”

    苗海没去过顺通寄存,好在沧州城模仿庆州新城,也在城旁竖了指示牌,他很快就找到了寄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