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jin男频搞基建 - 分卷阅读1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延及府兵们日日训练,肤全都晒成了小麦,与养尊优搭不上边儿,杨继安和孙静文当过难民,年纪又小,扮演难民手到擒来。

    唯独楼喻和冯二笔。

    两人细,一看就是过惯好日的,跟其他人本不是一个画风。

    抹黑不是不行,躯藏在衣服底可以不抹黑,但脸、脖、手臂、脚都得抹黑。

    可他总得洗手吧?要是脸和手肤不一致,很容易被人看来。

    楼喻想了想,“逃难的也不仅仅是寻常百姓,有些大落魄了,或是被土匪洗劫了,都可能会逃难。”

    霍延颔首:“可以。”

    冯二笔一笑:“那还是殿的小厮。”

    “路上就别叫殿了,叫少爷吧。”楼喻吩咐。

    冯二笔兴地应了。

    楼喻又对霍延:“如今咱们是一个难民队,我和二笔是富绅家的少爷和小厮,你是我家护院,有没有问题?”

    霍延眸闪过一丝笑意,“没有问题。”

    如此,二百多个“难民”就这么踏上宜州府。

    宜州府没有藩王,只有知府坐镇。

    府兵们将楼喻围在间,霍延和冯二笔随护左右,杨继安和孙静文随其后。

    众人皆训练有素,徒步倒也不是难事。

    如今世上难民纷起,这不,没走一会儿,就碰上了一小难民。

    难民大概七八十个,有老人也有小孩,看起来是正经逃难的,没有“化”成匪。

    对方见到他们过来,似乎被气势所慑,往路边上避了避。

    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一看就是饿狠了的模样。

    楼喻拍拍杨继安的肩,杨继安会意,立队伍,跑到那群难民面前,找到一个老人家,

    “敢问老丈,前面是不是宜州啊?”

    他一个小孩,很容易让人放防备。

    老丈,“是宜州,你们要去宜州?”

    “不晓得,能去哪去哪呗。”杨继安愁眉苦脸。

    老丈倒是个好心人,幽幽劝:“你们别去宜州了,那地儿不安全。”

    “为什么呀?”

    老丈觑一楼喻的队伍,“我看他们都是壮小伙儿,去了只能被拉土匪窝,到时候刀剑不,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什么拉土匪窝?”杨继安继续问。

    一个青年男来,审视杨继安:“你问咱们这么多,我还想问问你呢。”

    杨继安乖巧,“大哥哥你问吧。”

    青年:“……”

    小孩这么上,他都有不好意思了。

    他轻咳一声,看一楼喻那边,问:“你们是从庆州来的?”

    “是啊。”

    “庆州也闹饥荒了?”青年很是失望,“我在路上听说过庆州会接收难民,这才……”

    杨继安:“庆州确实接收难民啊。”

    “那你们怎么没留在庆州?”青年不解。

    “因为留在庆州,要跟官府签契约的,五年都要留在庆州给官府活。”

    小孩脆生生的话,瞬间让难民队伍哄闹起来。

    “我都说了不要去庆州!现在好了,去了庆州就要卖!”

    “是啊,还不如留在宜州,至少不用听那些贪官污吏的!”

    “咱们往回走吧!那些怂恿咱们去庆州的都不是好东西!”

    见群激愤,青年不由涨红了脸。

    杨继安又:“给官府好的,有钱拿,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得好了还有奖励,过年过节还会发节货,你们可以去啊!”

    “这么好,你们怎么没留?!”

    “就是就是!想骗我们去卖,没门!”

    在难民,给官府事就是服徭役,当然不愿意。

    青年却仿佛抓住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杨继安不悦,“我们不留庆州,是因为官府不收。”

    难民都安静来。

    青年问:“为什么不收?”

    看起来都年轻力壮的啊。

    杨继安糊他:“咱们以前靠着山过活,后来老百姓都跑了,咱也只能跑,可庆州官府嫌弃咱们,觉得咱们不安分。”

    靠山过活,那不就是土匪吗!怪不得气势这么吓人。

    难民们不约而同退后几步。

    青年尴尬地笑笑,“多谢啊。”

    杨继安无所谓:“没事,不过还请你告诉我,宜州到底怎么了。”

    “没怎么,或许对你们来说还是好事,”青年叹,“那儿有人集结了一大帮民匪众,还差将府衙掀了。”

    要不是他们这群人瞧着弱,说不定也被伙了。

    青年好心提醒:“你们要是去宜州,碰上他们的话,可能要被他们拉着一起反对官府。”

    杨继安睛一亮:“这个好!”

    青年:“……”

    不愧是土匪,庆州没收他们是明智的。

    两方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此别过。

    杨继安归队,一五一十说了宜州的事儿。

    楼喻赞:“可以啊,说咱们是土匪,确实像。”

    他本来还为府兵气势疼,杨继安倒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行吧,那他们就是土匪演变成的难民。

    “殿……少爷,”冯二笔哭笑不得,“宜州都那么了,咱们要是被抓去当叛军可怎么办?”

    楼喻笑了笑,“咱们土匪,不是正合适?”

    原书里,难民发展成起义军,首次大规模造反不在宜州,可见宜州的叛军并没有成气候。

    他们是难民,不是什么世车队,在宜州叛军,不是亲人也是兄弟,不可能上来就刀剑相待。

    所以楼喻并不是太过担心。

    随行的二百府兵,都是参加过乌山剿匪的,自然也不会害怕。

    一行人继续前往。

    路上时不时遇上小民,皆由杨继安面“哄骗”去了庆州府。

    对此,楼喻很谢其他州府的“劳务输”。

    第三日午,楼喻一行人行至“三斤坡”。

    三斤坡距宜州府城约十里远,是宜州相当著名的胜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