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分卷阅读3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家都是一个县学的学生,明明相差不大,好生读书不好嘛,作甚非要像是跟班一样缀在王墨章那厮后,一骨气都没有,和这样的人待在同一间学舍他都嫌丢人。

    顾成礼想了想,,“许是他觉得自己肯定能考吧,如今与王墨章走得近,不过是为了日后官场更顺畅些?”

    为官之路想要走得一帆风顺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这人治的社会,人往来、后台关系这些因素,往往都会影响到升迁速度。

    赵明昌微微一愣,瞠目结,“应、应不至于吧……”可仔细一想,又觉得顾成礼所说的很有理,那许敬宗平日里就不甚瞧得上他,不仅是他,对其他的同窗也是那副目无尘的模样,也就在顾成礼与裴清泽面前能稍微收敛些。

    顿时,赵明昌脸涨红,“亏我方才还在想着是否要与他说一学田之事,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说不准人家早就王师兄那里知了,只是懒得搭理我们而已。”

    一番怪气后,赵明昌才觉得舒畅些,也不再与顾成礼抱怨,两人快快去了一趟公厨,将碗筷还回去后,便回到学舍。

    顾成礼本是打算午要教赵明昌与裴清泽算学的,但等二人回到学舍时,发现许敬宗竟已睡了,那他们若在这学舍里讲学,定是会将其吵醒,到时候免不了又要发生角。

    顾成礼颇疼地额,赵明昌气鼓鼓地看了躺在床榻上的许敬宗,“这才晌午,他就跑去歇息了,亏得先前还一副好学模样,不过是装装样罢了。”

    顾成礼则是想着先前赵明昌提到的,许敬宗既然没在公厨用膳,那很可能真的是山去了,这上山山来回跑了一趟,的确力的,倒是验证了赵明昌的猜测了,不过他没多嘴提此事。

    裴清泽提议,“不若咱们去外面的凉亭?”

    县学里的景致很好,不仅栽了松柏遮,还有各的凉亭可供学们歇脚读书,或是饴琴棋,也很是风雅。

    “这月考之后,凉亭几乎整日都有人,难得成绩尚未来,大家都想着松乏一呢。”赵明昌觉得就算他们此刻去,哪里还能找到无人的凉席呢。

    “这倒无碍,我晓得一个地方,此刻应当也是无人的。”裴清泽颇为自信,他父亲是这县学教谕,他自幼也跟着过来转过几次,顾成礼二人对他说的话还是有几分相信。

    三人收拾好东西,就在裴清泽的带路,一起去往他所说的那凉亭。

    还没到凉亭,顾成礼与赵明昌对视一,两人沉默,突然明白为何裴清泽那般自信这里的凉亭会无人了。

    县学里有学舍,不仅是有给生员住的屋舍,还有供教谕直讲们住的,如今他们走到这一片后,能见到的生员明显越来越少了,难得瞅见一个也都是衣冠楚楚、风姿卓然,显然是特地倒腾过的,除此之外,他们见到更多的是直讲。

    直讲就是夫的意思,这县学里夫也分好几,平时给他们授课的基本都是直讲,而像裴清泽父亲是教谕,差不多已是校级别了。

    这里是直讲与教谕的学舍,怪不得会没人过来占用凉亭,因那凉亭本就不是给生员用的。

    顾成礼与赵明昌二人沉默地跟在裴清泽后,赵明昌甚至能受到两小颤颤,后悔当初就没来过,可如今都走到这里了,想要退回去也不舍得,只得咬着牙继续跟上。

    顾成礼这才知,原来县学里不止了不少的松柏,还有不少的翠竹,县学里的风景本来就秀致,而这一片更添了几分雅趣,三人的脚步忍不住都慢了来,穿过假山怪石,踩在圆石铺就的路,很快便到了裴清泽所说的凉亭,那里果真是无人。

    “这一片很少有生员过来,除非是有疑难来请教的,而此刻又是午膳时辰,便是教谕直讲也很少会过来。”

    顾成礼四看了看,也觉得满意,当场便朝着凉亭走去,坐到石凳上,不觉冰凉,反而多了一丝依然,他将带来的东西掏,有笔墨纸砚,还有炭笔和木尺,后者是他自己制成的工

    赵明昌与裴清泽二人也径直坐,等着顾成礼教他们算学小技巧。

    顾成礼打算先将阿拉伯数字教给二人,然后再慢慢将现代数学知识讲解给他们听。

    “这是何字,竟与咱们大周的文字不一样?”

    “是西域传来的一算数字,我觉得用起来甚是方便,每次便先用这西域数字算好了,再转换成咱们的大周文字。”顾成礼便说着,便将几个阿拉伯字写,还特地写了相对应的大周数字,这样对照起来也方便他俩来学。

    阿拉伯数字其实总共也不过才十一个,只要学会零到十,后面的只要懂原理,差不懂就可以完全懂了,裴清泽与赵明昌两人都是未加冠便考秀才,自然脑灵活,顾成礼不过稍微一讲,他俩就立能领悟了他的意思,半盏茶功夫,差不多就将这阿拉伯数字摸透了。

    裴清泽略微颔首,“这西域数字果真方便,若是以这方式来运算,果真是便利不少。”

    赵明昌也跟着,以阿拉伯数字来替大周文字,看上去会更简洁而明了。

    顾成礼见两人已经差不多掌握,便开始给他们讲后世数学的运算方式。

    其实古人的数学也并非是那般落后,顾成礼想要教会他们现代数学,远比他自己想的还要简单些,像是一些小学数学知识,裴清泽与赵明昌都是理解的,甚至可以上手来题,而顾成礼只是要给他们另一更先的方法。

    顾成礼也是穿越后才知,原来古人是会乘法诀表的,不过他们不是这般称呼,而是叫“九九表”、“九九歌”,或是“九因歌”。而且与后世背法也不尽相同,顾成礼习惯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可对于古人来说,“九九”方是开始,正所谓“九九归原”,所以这“九九歌”也是从“九九八十一”到“四四为正”止,并没有“一一得一”了。①古人不擅算学,并不是因为他们学不会,而是没有将太多的心力放在这方面。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人是将更多的力放在儒学上,认为只有孔圣人之才是正经的学问,才是值得他们去钻研的,而算学一开始不过是为了八卦、天文所用。

    此八卦,指的是周易八卦,因为需要推演测算,故而推动了算学的发展。此外算学也会天文的研究作不小贡献,但除此之外,很少有文人愿意将其当一门学问来对待。

    而裴清泽与赵明昌是会简单的乘法、除法以及平方等基本运算规则,不过他们用的方法与后世的不一样,裴清泽和赵明昌用的是“消去法”,而顾成礼用的则是“直除法”。

    消去法运算时主要工是算筹,也就是一些细大小一致的木,这次赵明昌还特地握了一把算筹过来,不过顾成礼要教的现代数学是完全用不上这个工

    消去法虽然也可以用来行简易的运算,但若是要运算的数字很大,那效率就会很低,而且变得很复杂,遇到三位数与三位数相乘除时就已经相当麻烦,更别提四位数极其以上的了。

    其实这消去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