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崽登基了 - 分卷阅读17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是特意登门拜访的客人,就这么被赶去难免叫人猜疑,敬武公主又定了定神,赶给唐凝使了个,唐凝就立刻追去送客。

    崔书宁满笑容而来,又满着笑容离开,看上去和和气气一切如常。

    “夫人次路过的时候如果不赶时间的话一定再来府上客,公主久不回京,见您一面就等于是见了家乡人了。”唐凝也堆了个笑脸来帮忙演戏。

    目送崔书宁门上车,却盯着给她开车门搬垫脚凳的欧简微微有些失神。

    待到他们一行人走后都还杵在那没动,旁边的侍卫来,她才赶一个笑容来:“看好门。”

    转往回走的时候却总觉得刚才看到的那个人的背影会觉得有熟。

    敬武公主和崔书宁一共就见过那么几次,印象里这个人在京的时候还没跟在崔书宁边呢,理说她不该见过,越想越是觉得奇怪。

    这边欧简充当车夫架车回客栈,拐过两条街之后就偏往后敲了敲车门:“主,公主府的人有跟在后面盯梢。”

    崔书宁已然意识到公主府里的敬武公主可能也未能只手遮天,她和他那驸之间的关系未必就如外人所见的那般女男弱。

    她之前之所以没敢写信给对方告知那个秘密就是因为事关重大,怕信件,后来京也不着急,慢悠悠的一边办自己的事一边往这里走,也是为了混淆视听,不叫人怀疑到她拜见公主的真正目的。

    反正她前面功课得好,完全不怕人跟踪:“不用,直接回去就行。”

    那边赵雪明的人不仅尾随她回到落脚的客栈,甚至后续还叫了人来番在外围盯梢观察。崔书宁去公主府之后也没闹什么动静来,他们就没有上飞鸽传书去给赵雪明禀报此事,但是来龙去脉却要尽量掌握,等主回来好完整的转述的。

    敬武公主没必要盯她,崔书宁也大概猜到是谁在观察她了,她只嘱咐欧简就当不知,不许惹事。

    他们只在这客栈又多住了一晚就启程离开了,继续南

    赵雪明是一个月之后才赶回来的,去年年初从京城回来之后他怕敬武公主耐不住脾气要事,就开始限制她的行动,正好敬武公主自己也一直心不佳,懒得跟他计较,俩人就一个郁郁寡,一个提心吊胆的一直凑合过了。

    他回府之后心腹就事无细的禀报了这一月之间大概的几件还算要的事,提到京城途径至此的崔氏,赵雪明也立刻就想到了崔书宁,据探搜集的线索追查,却发现这女人一路从京城南,大片大片的购买田地,认认真真一副搞事业的态度,实在没发现任何异样也就打消了疑虑。

    崔书宁离了林州之后就再绝不提敬武公主的事了,后续田地不能立刻采买,她就带着沈砚游山玩,彻底放松去了。

    这年年底赶上余太后不适生了场小病,敬武公主就持要回京探望。

    赵雪明拦不住她,只能陪她回去了。

    除夕当夜国宴之后已过时,敬武公主留在里陪余太后,据说后半夜母女俩似乎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只是人全被遣了去,并不知起因为何,只次日一早余太后就又病了,急传了太医,治了很久,躺在病床上足有两个多月不来地。

    这事京城里还有人会传一两句,但却算不上什么大事,并传不了太远,所以崔书宁并不知

    一直又转到这一年的年底,她在自家农庄清粮仓庆丰收的时候才听到了一件京城里的大事

    镇国公府的嫡次孙和惠嫔沈氏私通时,直接被皇帝陛在床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

    第156章 八卦之魂

    离着年关只剩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日的天气晴好,崔书宁打算把她和沈砚的新衣服了,就让桑珠把之前晾晒好的蚕丝绵兜搬来。

    这时候冬天的棉衣穿上很笨重,她实在用不惯,前两年她都是收集鸭绒给俩人的棉衣羽绒胆的,但是这时候的布料都是手工纺织的天然材料,细密万全不透风的,虽说这样比较不容易憋汗,但是……

    行走活动间浑往外透鸭而引起围观的画面能想象吗?

    总归是不实用!

    后来偶然一次遇到几个采桑妇,她又灵机一动想到曾经在某视频网站看到的知名生活类博主手工蚕丝被和蚕丝冬衣的教程。

    但是她就是随手翻看解压的,没过脑,只记得个别作。

    不过这完全形不成阻碍,养蚕纺织这些工艺本来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开发来的,也就是现在一切生产靠人工,这些珍贵蚕丝的产量有限,一般人家用不起,她采购蚕蛹的时候只需要跟养蚕人略一打听,他们都能教她怎么理这些东西。

    前几天桑珠已经帮忙将那些茧煮熟剥开了,现在就只需要将那些已经理过并且晒的半圆形的绵兜扯开缺,拉成薄薄的绵片,就可以絮在衣服里了。

    崔书宁他们这次准备在从山镇的自家农庄里过年。

    他们腊月初那几天就到了,这的农庄是建起来最早的一批,经营已经逐渐步正轨。而且她和这里的庄们运气都算不错的,这连着两年都是风调雨顺,田地里的产非常可观。

    对于受惯了终极剥削的庄人家来说,这两年他们从崔书宁这的劳动所得直接比以前从土地主家租土地能翻上两倍到三倍。大家都很兴,知东家今年要在这边过年,这小半个月里陆陆续续的就不断有人自发来送礼。

    庄人家拿不什么值钱的件,都是些土特产,自家酿的酒,腌制了准备过年的腊味,还有些手艺人,农闲时节编制一些手工的篮笸箩什么的,院里大大小小堆得满满当当。

    青沫跑里就先抓了一把红枣放在磨盘上,一边准备帮忙事一边吃。

    沈砚吃完早饭从崔书宁屋里来就准备回旁边自己住的厢房,却被崔书宁叫住:“别急着走,过来搭把手,这得四个人。”

    沈砚回看了放在框里的绵兜,皱眉:“我不会这个。”

    崔书宁怼他:“饭你生来也不会吃,现在还不是一天三顿不落的吃?”

    桑珠和青沫抿着嘴偷笑。

    沈砚被奚落了居然半绪也没闹,脚果然转了个方向,乖乖走过来了。

    这两年他确实见得来,面孔五官开了,个了这都不算,也确实懂事儿多了,以前一句话说得他不满意了就闹脾气甩脸给崔书宁看,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脾气渐渐地就收敛了,都很少跟崔书宁嘴了。

    扯绵兜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很需要经验和技巧。

    力气用太大容易扯烂,而受气不均的话又容易扯不匀称厚薄一致的绵片。

    四个人都是次实际作这个,没什么经验,一开始扯废了几个绵兜,不过崔书宁这人除了心宽之外最大的优就是活学活用非常机灵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