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成宝钗她叔叔 - 分卷阅读1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两人每天都睡在一张床上,亲亲抱抱是难免的,可是再一步的时候薛鹏总能控制住自己。

    这位薛大将军真的到了他的承诺。

    不过等黛玉十八岁生辰那天,黛玉从一早就仿佛能看薛鹏看自己的睛都在火,这让她一整个白天都有些心惊的。

    果然到了晚上,了三年柳惠的薛将军终于手了。

    第二天黛玉起的很晚,第三天也是,第四天……

    然后一不奇怪的在几个月后黛玉就被发现怀有,然后几个月后薛鹏有了他跟黛玉的第一个儿

    为人妻为人母的黛玉并没有把自己的全力都放在宅,她现在有一个极大的野心就是把学堂开到全国各地去,让更多的女孩能有机会去上学。

    在她跟薛鹏成亲的时候,她已经在京城拥有了两家学堂。

    这几年在两家学堂里有不少男学生已经考上了童生,甚至还有秀才。

    同时也有不少在学堂读过书的女学生因为气质众,秀外慧而相看到了好人家,并且在夫家站稳了脚跟。

    所以黛玉的学堂已经不再需要用给钱的方式引更多的人来就读,反而有不少家为了自家孩能考取功名或者嫁个好人家而把孩学堂。

    同时黛玉边还有一位经商奇才宋姑娘,这位宋姑娘在几年时间已经把黛玉手上林海留给她的财产翻了两倍,让她可以毫无顾忌的开第三家学堂。

    于是在黛玉跟薛鹏的满月的时候,黛玉已经开始着手筹划她的第三家学堂。

    当他们的次生的时候,黛玉已经把学堂开到了江南。

    而当他们的女儿生的时候,连西北都有了黛玉的学堂。

    可以说这个时候全天很多地方都有了黛玉的学堂,大家都知在这里不仅男孩有机会读书,女孩也有机会读书。

    其实黛玉把学堂开到全国并没有说的那么容易,这过程也是很艰辛的。

    首先如果她的学堂只是招收男学生,无论开到哪里大家都很迎。

    可是她的学堂无论开在哪里都会在招收男学生的同时也招收女学生,这让不少人无法接受。

    特别是有的地方,重男轻女的风气极为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是见生的是女儿就会直接溺死。

    这样的地方,无论是当地的耆老还是普通的百姓,甚至许多女自己都觉得女孩是不需要读书的。

    那些想要让女孩读书的人,还有那些想要读书的女孩,都是离经叛之人是异类。

    可以想象,当黛玉的学堂开到这样的地方会受到多么大的阻力。

    当初黛玉的学堂初来这些地方,从开始选址的时候就遇到了刁难。

    几次三番学堂已经选好址,等到正式签约的时候对方就会反悔。

    有的卖主偷偷告诉黛玉派去的事:“不是我不想卖,而是不敢卖。”

    原来当地的耆老知黛玉学堂,就不想让黛玉的学堂开到他们本地来。

    这么折腾几次之后,事就报到了薛鹏那里。

    本来这事应该是报给黛玉知的,只是黛玉恰好那个时候因为照顾孩累病了。

    薛鹏疼惜妻把黛玉的工作都揽了过去。

    他一听说这事,当时一拍桌案:“普天之莫非王土,要细说起来这全天都是皇上的,总不要我去里跟皇上讨地吧?”

    薛鹏倒是没,他只是拿了一摞银票。

    财大气的薛将军亲自去了那个地方,他把之前毁约的几个卖主召集到一起,随后他把银票一张张拍在卖主们面前。

    有钱能使鬼推磨,终于有人抵挡不住银钱的诱惑,答应把地卖给薛鹏。

    “这些银票是你的了。”薛鹏把银票递给那人。

    他也算是个好人,随后就派了自己的亲兵帮这个卖主搬家去到别的地方生活,反正有这么多钱去到哪里都能活的好好的。

    既然已经有了建学堂的地方了,那一步就是盖学堂。

    这时又有了麻烦,当地的耆老虽然没有阻挡住有人把地卖给薛鹏,可是却阻止当地人去帮工建学堂。

    他们想的好,如果没有人去建学堂,薛鹏就等于买了一块没有用的空地。

    “就这?真没意思!”薛鹏听说之后冷笑一声,随后带人去了一趟当地驻军的军营。

    他如今已经是兵尚书,上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官职,去了一趟军营回来就带回来一队人

    薛鹏想的很清楚,既然当地的民工雇不来,他就借兵,从军营借了一队人来建学堂。

    本地驻军的将领本来就想讨好薛鹏,再加上薛鹏大手一挥又给了不少钱,这派来的人都是营壮,起活来也很卖力。

    薛鹏知自己给驻军将领的钱怕是只能有一小分到这些兵的手上,又拿了不少钱来分给那些来活的兵,还每天好菜好饭的供应着。

    这些兵丁也很兴,又有钱拿又有好吃好喝的,活更加卖力了。

    所以这里的学堂建造时间比别的地方短,却比其他地方盖的更好。

    等到学堂建成的那天,薛鹏满意的背着手围着学堂走了一圈,而那些阻挠他的人却好悬没被气死在家了。

    学堂建好之后,薛鹏又面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先生和学生。

    薛鹏想了想这也不是问题,缺先生就从别的地方请先生,只要他掏的钱多,自然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来这里教书。

    至于学生那也好办,就用黛玉当年的老办法,给钱!

    薛鹏命人贴了告示,凡是来学堂念书的,男的一个月给一两银,女的给二两银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普通的人家一般一年也不了二十两银的。

    有的人这么掐指一算,一个男孩念一年书可以赚十二两银,一个女孩就是二十四两银,要是家里孩多,一年来就要赚翻了。

    虽然当地宗族势力大,可是总有那些个没钱的人家,这些人家一看念书还有银拿也不多犹豫就把孩送来了。

    这个时候宗族势力也比不过银的威力,任由那些耆老乡绅叫嚷,学堂里的学生却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薛鹏得意的摸着上刚刚留起来的胡笑了起来。

    刚开始他需要用银开路,虽然这销不少,可他薛某人就是钱多。

    等再过上几年,这里的男孩读书有了,女孩息了,就是不给银了也必然会有人还把孩送来念书。

    当薛鹏回京之后把事跟黛玉说了一遍,黛玉也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然后又缓缓的说了一句:“的好。”

    听到媳妇表扬自己,薛鹏更是得意:“我知这学堂费的钱多,你放心从我的账上走,绝不能亏了你的钱的。”

    黛玉瞪了他一:“我也有钱,我也亏得起。”

    她边的经商奇才宋姑娘这几年可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