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他 - 分卷阅读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又八卦到什么了?”

    “我是怕他不舒服,看他笑得那么开心,这就好啦。”

    纪一舟没让赵星桥接,直接问了服务生,走包间时,赵星桥正在打电话,见他来,忙同那边说了一句话挂掉,给他拉开凳:“抱歉,我以为你还要等一会儿。”

    “不用歉,你也太客气了。”

    赵星桥和他相对而坐,笑:“我想要赶快见到你。”

    纪一舟黑了脸。

    还好级餐厅的服务生见怪不怪,递菜单的手平平稳稳,像个机人。

    纪一舟随便了吃的,赵星桥问他要不要酒,纪一舟拒绝了,心想:居然还敢要我喝酒?

    等到房间只剩他们俩,赵星桥开:“谢谢你肯见我。”

    “也不用这么客气……”

    “刚刚打电话的是我妈,她骂我太唐突了,会吓到你。”

    纪一舟难以置信:“……你还把这事告诉你妈了?”

    赵星桥失笑:“你心里,我是不是特别幼稚、特别蠢啊?”

    也就,勉,跟纪明亮一个平吧,纪一舟想。

    赵星桥看他的想法,理智地没有追问。他从书包里拿一本笔记本,递给他:“那时没有好好告诉你,突然告白,一定吓到你了。我妈也说我事没有分寸,请你原谅。”

    日记?纪一舟不敢想这年还有纯少年写恋日记,接过来打开,看到第一页写着四个漂亮的正楷字:“大学国文”。

    “是A大理工科学生的必修课,我在大一选修的,”赵星桥郑重其事地说,“那时候,你读博二,文系民俗学专业的直博生,是这门课的老师。”

    纪一舟翻看起赵星桥的笔记,刻意掩埋的记忆被骤然打开,他喃喃:“嗯,教授们都不愿教,年轻老师又忙,系领导问博士生愿不愿意,我就去了。我那时候很缺钱,教一学年,攒了小一万。你不是文系的?”

    “不,大一是数学系。”

    赵星桥喜数学。

    爸爸是理学教授,家里有许多难懂的书,不少是数学专著。他小时候在书房玩,童话书、绘本、小说都看完了,翻到数学书,顿时被那些整齐漂亮的数字、公式、图形引了,他看不懂,去问爸爸,爸爸这还早。隔日,爸爸买了教,开始给他讲加减法,告诉他什么是数学。

    从邈远幽的宇宙,到家里的一桌一椅,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到当代的华裔学者张益唐,数字、结构、几何、方程、逻辑、坐标、概率……有关数学的一切都是如此妙,人类能用如此简洁优的公式定理来解释前纷繁复杂的世界,一切都通过数学各得其所,万归宗。

    他从没想过数学系以外的专业。

    “我想像我爸那样一名学者,数学家。”赵星桥微笑着,“我妈说数学家很穷,我说那有什么关系?哪怕是,住在荒郊野外,数学家的大脑也是自由而丰盈的。”

    “她就说好吧,我最好以后也能找个有钱的律师老婆,不过没有钱也没关系,她和爸爸会养着我的。只要我我喜的事。”

    纪一舟:“你有一个很好的家。”

    赵星桥,又面苦涩:“所以考到A大数学系,发现我一辈不成数学家时,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如果他们的孩不是我,而是我的同学,或许会好得多。”

    纪一舟沉默,他见过、听过、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

    “数学是需要天赋的。没有天赋的人,再努力也不行。这和其他学科不一样。”

    在赵星桥壮志踌躇地开始专业学习之后,才意识到横亘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这个世界天外有天,他要三个小时才能明白的题目,有的人只要三十分钟,他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听懂一半的课程,有的人当堂就能和老师讨论可延展的思考。曾经令他快乐的数学,在短短几个月里,给他带来了灭般的痛苦。

    “那时候我总是熬夜学习到两,看书、写作业,缠着老师问问题,但越是努力,就越是知我不行。”赵星桥微笑着,他现在已经能坦然承认这件事了。

    纪一舟说:“我大概知觉。”

    “嗯,会怀疑自己的价值。”

    “如果一心只想一件事却不好,就会不停地问,是不是我不行?凭什么我就不行?是我有问题吗?”

    “是啊,一度觉得脆还是死了好,反正我也没什么存在的意义,我创造不有价值的东西。”

    纪一舟问:“你是怎么走来的?”

    赵星桥看向他:“我遇到了你,你走教室,在黑板上写‘文学’,问我们文学是什么。”

    纪一舟不由笑了:“你是文青吗?这个理由太搞笑了。”

    “那时候我才刚成年嘛,”赵星桥也笑,望着那本被好好珍藏的笔记,“我从没想过数学以外的事。那是你教的第一节课,因为是必修,我本来想写作业。”

    “不在大学国文课上写作业才奇怪吧?”纪一舟调侃。理工科的学生课业繁忙,本就对毫无用的必修课怨声载。这是教授们不愿教大学国文的原因。纪一舟不在乎有没有人,反正他有钱拿。

    “我听说很多国文课的老师只是念ppt,但你不一样。”

    “哈哈我没准备ppt,就只能闲扯淡。”

    “不,和你现在差一样。你好像不愿意承认你很认真。即使是不那么重要的工作,你也很认真。所以我觉得你还是那时候的你,一都没变。”赵星桥说,“不认真的人、对工作没有的人,不可能像你一样,能把那门课讲得那么好。”

    大一,被挤压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无法息的、刚刚成年的赵星桥,在纪一舟兼职的大学国文课上,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同学们,文学是对所有人平等地敞开怀抱的东西,这是为何我们需要文学。当你因现实生活到疲惫时,不妨投这个怀抱稍作休息。在这里你会发现,你经历的苦痛,隔着万千山、隔着无数悠远的时光,被素未谋面的、乃至不同时代的陌生人同时经历着,你受到的快乐,也曾被人同样地珍惜着、赞着。文学不会指责你、批判你,不会迫你,把你形塑成所谓‘正常’的人,不你有多么孤独、怪异、失败,你都能在文学得遇知己。文学是自由、是真诚、是。”

    第一节课,纪一舟和学生闲聊文学,在课堂最后说了这样的话。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你们是自由的、独立的,不需要附和我,我希望你们有自己的思考。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

    ☆、自我意识

    “那时候我想,要是能成为像你一样的人就好了。”赵星桥回想着记忆里的纪一舟,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声音温和、平缓却有力,提起喜的作品时兴奋到睛都亮了。

    “有一节课讲诗,你什么也不讲,让我们读自己喜的作品。一开始还有人在写作业,但读着读着,大家都认真起来。教室里谁都不说话,只有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