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李世民陛下之燕乐寒枝 - 分卷阅读9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你今天怎么了?平时看你稳重的,怎么也突然说起这些,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没,没有……”

    “是不是太辛苦了,若是累了,便休息几日再来,我没事的。”

    “这婢怎么敢……”

    “是想了?还是有了心上人?”

    “娘娘……”叶不好意思起来。

    “这有什么,我在多年,自己也了多年的女,大家平日都在想些什么,还能不知嘛。你别担心,若有什么事就告诉我,我会帮你想办法,尽量让你实现心愿的。”

    叶有些不好意思,“谢谢娘娘。”

    “诶,你坐吧。夜晚无人,就不要那么多规矩了。”叶忐忑白日的事,她见盈盈那么温和,待人又那么和善。她为什么要不利于她的事呢?

    自李泰在盈盈殿说那句“你不要后悔”的话来,便想着找些机会,至少能让她在父皇面前失些恩。现称心和承乾的事,无非是能和盈盈扯上关系最好的把柄了。他便看了盈盈边的女叶

    叶的表哥原本在魏王府当差,怂恿叶能为李泰些事。表哥几次给叶送信,让她去给称心传话。叶开始不肯,觉得这不仅有违规,而且贤妃待自己不错,何必如此。

    表哥给叶分析形势,说承乾保不住太之位,贤妃一向被视为太同党,也不可靠,不如早儿投奔了魏王,也许未来还能有个好前途。叶经不住表哥的诱惑,想想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儿。于是便听信了表哥之言。照李泰的吩咐,透盈盈和称心写信见面的消息,并私见过称心,将李泰所授之话尽数告知称心知

    叶自盈盈封妃之日起便在安仁殿。盈盈一向宽厚,因自己了多年女,私里从不摆嫔妃的架。叶表哥,希望能早日与表哥完婚,无奈还不到年龄,熬的有些辛苦。她也想过若能先去魏王府也是好,但却一直不知该如何向盈盈提起此事。所以只能私和表哥见面,先得了李泰的允诺。

    如今听到盈盈说如果有的想法便可以和她商议,她倒有几分后悔,怨自己糊涂。盈盈毕竟是四妃之一,虽不主理后,但在陛很有分量,又与淑妃好,放自己应该也不是难事。

    再说,李泰一个亲王,再怎么得,如何得了后女的调度。这岂不是自己白白被人利用。但此事也已,她也没得转圜,又不敢告诉盈盈知晓,倒是在殿日夜悬心。希望不要连累自己,也不要连累贤妃。反而事倒更加勤谨,盈盈一向心细,竟然也全然没有发觉。

    第161章 注记

    世民最近心不佳,立后之事勾起他对玄武门之变的一些往事,他想察看大唐起居注的心越发急迫了。一日,世民命房玄龄和御史褚遂良两人将大唐起居注拿来予他过目。

    褚遂良直言,“启禀陛,臣以为万万不可察看。史官著史,只为后世可以明白的了解历史真相,若帝王察看,史官记录时就难免掣肘。一旦动笔修改,那后世怎么还会有公正的历史可看呢。故而历代帝王都遵循祖制,是不能查看当世史官所注记之起居注的。”

    世民并未恼怒,他知褚遂良说得都是实,这守是御史的职责所在。玄龄也不同意,说,“这事关陛万世之名,臣不得不言谏阻。陛功业可比拟尧、舜、禹、汤,秦皇、汉武,他们都没有查看过起居注,陛如有察看,此风气一开,恐后世再难著史。”

    世民听闻两人所言,也都理,他说,“朕知你们担心什么。昏君查看起居注是的确是为了修改历史,以掩盖自己的无能和罪过。朕又不是昏君,不会修改历史。只为观看过去臣的谏言,以为镜鉴,更好的匡正自己的言行。”

    玄龄劝不住陛,便说改日再呈上来,心里想着那日必定叫了魏征一并言,只怕陛才肯听得去。世民当然知玄龄所想,他是刻意挑好了魏征返乡祭祖的日才让他们来的。于是令玄龄和褚遂良将武德九年到贞观三年的起居注拿来观瞻。两人拗不过,只好呈了上来。世民便让他们回去了。

    玄武门之变一页,史官们也是煞费苦心,写得非常隐晦,显示他风亮节,仁至义尽,为天义不得已而为之。直到翻到最后,看到“于东诛建成五齐王府诛元吉五,妻女贬黜为平民,姬妾籍没,纳齐王孺人,册封贤妃”一句,心不悦,心想,这史官还真的这么写史,这岂不是把朕写成先杀兄弟,再杀侄,又纳弟妻妾的残暴好之君么。

    他本有一肚怒火,想叫玄龄两人来,但想到刚才自己还说不是为了修改史官记录才察看起居注的,这个时候怎么能动怒呢,于是沉心来,不动声的将起居注还玄龄。

    世民也不好为此事向谁发作,只是心暗暗揣想,自己文治武功如此卓越,就这么一丁儿事便让史官此记载。

    他倒有些因此介意盈盈,这些日很少去安仁殿看她。盈盈偶尔带着兕和李明来太极,不是匆匆一见便是找些理由推脱。世民巡幸玉华,也未带盈盈同去,只说两个孩年幼,让她留在好生照顾。

    盈盈并未多想,如今眷数量繁多,总不可能悉数前去,于是只韦贵妃、韦昭容还有新的徐才人几个嫔妃陪同。不过这次,世民在玉华的时间不久,便匆匆起驾返回到安,原因是西域昌国侵扰边境,战况急,需要调度将军人前往应战。

    世民行至华县,与亲近大臣微服狩猎。路过县城一间酒肆,几个人坐休憩。酒肆有说书之人正在绘声绘的演绎一南朝笔记小说。只说西汉一个叫朱蓝田的人虽然颇有才华,但暴躁。他一心想夺父亲的侯爵,又埋怨父亲事不公。他的哥哥为了向他讲明理,曾两日不眠,三日不,在他房门苦心劝说。他却拂袖而去,反而在坊间与一歌女寻作乐。后来,他在一怒之,将其哥哥和侄儿悉数杀死,还霸占了嫂为妾,父亲也因此一命呜呼。

    说书人绘声绘,几个动作,眉目之间就把一个暴,残酷不忍的形象活灵活现刻画了来。酒馆之听众听闻,纷纷唾弃,说此等背信弃义之人,只该千刀万剐。

    世民刚开始还和几个随从听得饶有兴味,但后来却有些变了脸。这故事竟然和玄武门之变如一辙。到底是笔记小说在前,民间只是以讹传讹,还是这本来就是民间为讽刺陛的玄武门之变而刻意杜撰,影?

    他心不悦,很是不安,但民间小说本来也不是官府所禁之事,而且人家也并未指明姓污蔑当今陛,也不便明察而治罪。随从臣属心知肚明,但也只能装聋作哑,上匆匆离去。

    玄龄只觉得今日此事有些蹊跷,便寻了借在酒肆周围逗留了一会,却发现韦贵妃的侍正向说书之人递送钱袋。原来这是韦贵妃特意安排的,玄龄一忖思,明白韦贵妃想要把“齐王孺人”一事的埋在世民心,变成随时能够针对盈盈而爆发的愤怒。他心虽然向着盈盈,但也不好说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