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镜(破案) - 分卷阅读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过一遍的殷莫愁以为李非听见了。

    压没听见的李非也以为自己听见了。

    砰砰砰啪啪啪。

    西市大集卯时就开始了。

    到天黑前,这里将是全京城最闹的地方。

    西市平时就人多,又赶上大集,这会儿人山人海肩接踵。好像全城的人都挤到了一个小小的西市里,为揽客的商贩吆喝的、敲锣打鼓的、放鞭炮的,榕树有个草台班唱傀儡戏,老太太自带板凳来唠嗑,老带着小酒来喝,小孩们围着卖糖葫芦的转,还有各番人士穿着奇装异服……

    殷莫愁把未说完的话又拾起:“小倩虽然是你义妹,但和哪个男人是她的选择,和你无关,我劝你……”

    李非不由分说打断她:“你先等等。”

    他天生心细,哪怕殷莫愁声音不大,又有震耳聋的鞭炮声,也听见了殷莫愁拒绝他——心里听见了,苦笑说:“不必多言,天大元帅拒绝人,用不着拐弯抹角。”

    殷莫愁:……?

    接来,两个人就这样对视,谁也不愿意先开

    既然心知肚明,就不用说了吧?

    大集会丝毫不逊于过年时的庙会,像盛大的节日,到都是人。

    快冬了,林姨有腰酸疼的病,小杰是个孝顺孩,带娘去药店里挑骨油。路边有个番人的摊,专卖西域酒,摊位上有两个金发碧的卖酒女郎,西洋姑娘用奔放的那低到不能再低、薄到不能再薄的布料迎接八方来客。来玩的也有几个丁府的护院,盯着人女的睛发直,脆钉在酒的摊位挪不动了。

    除了商贩,还有不少玩的,有明的瞧准人多,几个角落里开辟游园项目,有投壶、步打、木、秋千毽、摧等等,引了一拨又一拨路人。

    李非忽然开:“不如我们比比吧,投壶,怎么样?如果我输了,我听你的。”

    殷莫愁打一扫,有想笑——没听错吧,比投壶?虽然大元帅是个级宅,但也知外面都传她箭法勇冠三军,要不哪来的脸设计短弩之王的雀心。

    所以李非没听过她的鼎鼎大名?

    当即便投去了一个“你考虑清楚吗”的目光,李非扬扬:“我知殷帅百步穿杨例无虚发,所以才比比,要是有幸被我赢了,殷帅帮我也帮的没有怨言嘛。”

    殷莫愁听了觉得还理,脆接受挑战。

    张姨原本在挑选胭脂,远远看见他们走去投壶的摊位,胭脂也不要了,悄咪咪跟过去。

    投壶源自箭。秋战国时期,诸侯宴请宾客时的礼仪之一。主人请客人箭,不会箭被视为耻辱,但有的客人确实不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成为宴饮时的游戏,开始行于达官贵人阶层,后面渐渐的在民间传开。正式宴会上的投壶是用真箭,八箭为一局。民间就没那么讲究,三箭五箭都行,箭也不是什么真的箭,箭箭羽都去了,说白了就是加的竹签。

    这里投壶摊位是五箭一局,每壶一箭,得一样奖励,一箭是一颗糖果,两箭是一块皂角,三箭是一块抹布,四箭五箭的奖励就比较大了,是一小一大的线,小团的线够打一条围脖,大团的线可能够织件小孩衣服了。不过很少人能拿走线,五箭三箭就了不得。总之奖品都是些日常用的。

    最奖励是一匹丝绸。代表七箭。没玩过的人肯定要问,一局才五箭,怎么七箭呢?

    这就涉及时的翻倍玩法。投壶心算一箭,但如果投壶耳,不得了,双倍得分。一只箭壶有两只壶耳,也就是说,要得七分,须得三箭壶心,两箭壶耳。

    几乎不可能完成,这需要不可攀的箭术和一年四季踩狗屎的运气。

    所以不可能真的有人能得到丝绸,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丝绸只是摆设,类似招牌的存在而已。

    投壶游戏引人的最重要还是便宜——玩一局只要两文钱,所以客人很多,大人小孩都有,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

    皇帝在文渊阁招待大臣,也投壶,赢的有赏。开始,殷莫愁嫌弃这游戏像过家家,心是拒绝的,但就是有好事之人叫板,无奈上场,玩了那么几次,大家都闭嘴了——百发百,天大元帅跟他们的平完全天堑之别。

    挑战她,自取其辱还是其次,关键是皇帝的奖赏都会被她一个人领完啊!

    有时喝得醉醺醺的,大元帅自己会主动说来一局,她袖一挽,全场都要黑脸。最后连皇帝都忍不住了,说“莫愁啊你还是坐着吃你的桃酥吧”。从那以后,文渊阁但有投壶游戏,百官玩得兴采烈,殷莫愁唯有百无聊赖地托腮围观,生生地把冷板凳坐比皇帝陛还孤家寡人的味来。

    所以玩个投壶竟还要排队?殷莫愁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有少见多怪。

    李非付了钱,喜滋滋领了十支竹签回来,分给她一半:“好了,一局定胜负,你五支,我五支,投多的赢。”

    殷莫愁顿了:“那如果打成平手呢?”

    李非早料到这个问题:“殷帅,刚才我可是说你赢了我,我才听你的。换句话讲,平局、你输,你都得听我的吧,哈哈。您可是答应了的,天大元帅,讲话得算话哟!”

    好家伙,又你的圈了。殷莫愁嘴角动:“呵呵,当然。”

    他们还在排队,前面有个男人在投,集会都这样,携老带幼来玩。男人妻在旁边带孩,一排的小孩,睛一扫,哦豁,五个小脑袋,全是他家的,最大的不到十岁,最小的还在地上爬。

    大孩目不转睛在看,一忽然响起呼声,原来是老爹投了。其他围观的人也跟着鼓掌叫好。

    那几个孩里,老大说“爹你真行”,老二也跟着拍说“我爹就是”,那当爹的也不客气,拍着脯自夸说自己那几年兵不是白当的。店家笑嘻嘻地捧着一块糖果过来,说早上开市到现在,您还是第一个投

    甜到掉牙的糖,正们胃,呼啦啦地大呼小叫起来闹着要分糖。当爹的左揪一右揪一,本来就是随手分分,哪知,刚才还兄弟和睦的老大老二这就因分糖不均吵了起来,老三老四分别站队,最小的那个被吓得哇哇大哭,女人只好抱到怀里哄。寻常人家的零狗碎,对怕小孩的殷莫愁来讲却丝毫不亚于战场上擂鼓轰鸣,吵得耳都在颤。

    可这就是万家灯火、百姓安康。

    李非这边对殷莫愁的心理活动无知无觉,自顾解释规则:“对了,不知皇里投壶是不是这规矩。民间有加倍算法的,你瞧见那壶耳没,若投壶耳,一箭算两箭。”

    箭壶有俩壶耳,那孔,小得跟什么似的,要比一比,就比孔方兄那大那么儿,刚好只够一支箭穿过。

    到他们了,李非让开一步:“殷帅请。”

    前面那一家还在闹,当爹的好不容易威风一把,孩们却因分糖完全忽视他,看快要发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