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升职记录 - 分卷阅读15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令嘉有所预料的,并不意外,只继续问:“六哥暗寻人的动作连你都能发现,爹却一直无动于衷。甚至于万俟归也在燕州待了这么些年……彻郎,你觉着我爹这些年是真的不知万俟信的存在嘛?”

    “……傅公确实是在万俟归我麾后,才同提起过你我的婚事。”

    这样委婉的答复,对于令嘉的猜疑已是足够。

    她垂眸,泪珠一串一串地落。

    萧彻想要拥抱她。

    令嘉不肯同他亲近,往后退了两步,还伸手推搡。

    但萧彻用了几分力气把人揽了回来,他轻抚着她的背,吻温柔带着几分不容推拒的:“善善,我们都成亲一年了,以前的事都该过去了。”

    “我讨厌你。”令嘉赌着气,垫起脚,一咬在他的肩膀上。

    这次可不是在玩什么趣,而是结结实实地用了力,还带着怒气的加成,哪怕是隔了几层锦缎都能觉到痛楚。

    萧彻叹息:“可是,善善,我你。”

    两人姻缘的起始,一直是令嘉心的一个结。

    这个结并非起自萧彻,而是起自令嘉父亲。

    来自至亲的欺骗总是比来自无关要的旁人的更叫人气愤。碍着家的和平,傅令嘉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多有愤怒,这份愤怒借着成亲的便,统统发到了并不算无辜的萧彻上。

    这份迁怒,随着时日的推移,渐渐淡,而之后二人意萌生,再提初成婚时的斗气也不过一笑置之。

    这一年来,令嘉始终不曾真正原谅过她爹,哪怕她能理解他许多的选择,但意气始终难平。

    直至今日。

    他并非为了什么见鬼的权势富贵,才将她许给萧彻,而是真真正正地不由己。

    为了弥补四哥犯的弥天大错,他失去了两个儿,为了隐瞒这个错误,他又牺牲了亲如一家的表妹,伤透了对他恩重如山的姑母的心。本以为这事到此为止,却又因令奕的疏忽,萧彻的多疑,又不得不再牺牲唯一的女儿的婚事。

    令嘉固然怨怪自己父亲的无,可终是谅解了他的苦楚。

    想到这,令嘉松了嘴,恨恨:“你当年就不能别这么多事嘛?”

    “确实是多此一举,但我不后悔。”萧彻迎着令嘉愤愤的目光,笑了笑:“若非如此,善善又怎会是我的?”

    令嘉看着他,简直是又气又恨,但在气恨之余,又存着同样的意,既想再狠狠咬他一,又想去吻他。

    这番纠结来,她最后揪着萧彻衣领,将人拽来,仰起,咬住了他的

    一举两得了。

    最后还是见了血——萧彻嘴上的血,令嘉的气恼方才尽。

    此时,她已然被抱离了地面,萧彻嫌一直维系低的姿势太累,就把人抱了起来,用的是婴儿抱的抱法。

    令嘉回过神来,本应到羞赧,但无奈意志实在消沉,生不挣扎的心思,反自暴自弃地把埋到了萧彻的肩上。

    萧彻脆把人一气抱到榻上,思索着是先膳,还是先亲一番。

    这倒怪不得他太禽兽,实在是方才令嘉愤的法太过暧昧,由不得他不受影响。

    一直不说话的人忽然幽幽问:“彻郎,你当年知晓信郎的存在时,是不是觉得我家很可笑?”

    很好,现在膳也好,亲也罢,都得放在安后面了。

    令嘉语声幽冷:“伯平公立家训时,本是秉着大义的名分,这大义到了后人上早就成了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肋。自前吴灵帝起,傅家早已是割据一方,听宣不听调,忠字早已不存。祖为了自保,迟疑用兵,以至于坐视渤海、北狄起势。事已至此,本当一以贯之,只他又放不家训,最后还是外,至于兵败亡,傅氏彻底失却时机……至于曾祖父就更是可笑,分明都到为了那野心,手弑。偏偏在北狄兵临城,愿同他结盟时,他又宁可坐守孤城,他分明知不可能有援军的……还有我爹,四哥犯如此弥天大错,他既已选择了徇私隐瞒,又何必再推五哥、六哥和四哥一去战场——那时六哥都没加冠……他们总是这样,在这大事上首鼠两端、优柔寡断,结果哪都落不着好。”

    令嘉本是不该同萧彻说这些话的。

    她的祖为什么对着渤海、北狄犹犹豫豫,因为殷太.祖在山东虎视眈眈。为什么她的曾祖父会生野心,因为殷太.祖分封诸,藩王野心叫他瞧见了机会……毫无疑问,这一代一代的来,萧氏始终是赢家,真正的傅氏早就在范破城那日输了个净,如今延续的傅家不过是匍匐在萧家面前的臣。一个输家的后代同赢家的后代抱怨自己先辈的失败,岂不可笑?

    这些心思在她读史时就开始萌发,但她不能同爹说,说了连她娘都救不了她,也不能同家里的其他人说,以傅氏为荣的他们会训斥她——哪怕是她那个最不排斥家族束缚的六哥在心底也是为祖辈的功绩骄傲的。

    在最后,她竟然只能和自己的丈夫倾诉——哪怕他姓萧。

    萧彻安静地听着令嘉的怨言,哪怕她话里许多地方堪称大不逆。

    “人之恶,其善者伪也。利为天所逐,义为伪所合。善善,你的先祖虽称不上德完人,都有利己之行,小节有损,但至少他们都守住了大义,只这已是胜过世上无数人。”

    “你说攘夷?”令嘉嘲讽:“现夷人归化方为正例,何谈大义?”

    “前吴象起自灵帝,此后百余年,藩镇四割据,朝廷法度尽丧,丁壮被掳为兵,空余农田荒芜,妇弱相,其又以北方战争为最频最烈,刘开平过关、河东,叹生灵无余,题书‘燕筑巢于野’。”

    令嘉默然。

    这一句叹,她也曾在书上看到过,彼时不知其解,还觉得有诗意,待明白过来后,方觉骨悚然。

    燕多筑巢于屋檐、木梁之上,因有人烟的地方,总比野外安全。若非房屋被烧尽,人也死绝,叫燕无筑巢,它又怎会筑巢于也。

    “善善,历朝历代每逢世多见胡,但在这样大的百年里,胡人却始终不得南,而在傅家的庇护的河北,不曾遭过大。太.祖平定天时,清算,河北得七十万,占天七一之数,只范一城就有十万的人。傅家归降,太.祖百般忌惮,还是要破例封其昌黎王,顾忌的就是这七十万的民心。”萧彻的语气平淡,不见慷慨,不见激昂,只以置事外的局外人去评述。

    令嘉有些恍惚。

    昌黎王,大殷唯一的异姓王,这是一个被尘封太久太久的名词。

    本朝无史,前尘往事被封存在史馆发灰,许多事只能靠代代人的相传。有些事若无人去传,那么不过两三代,就要湮灭在时光岁月里。

    若非萧彻提起,令嘉几乎都忘了她爹最初的爵位不是信国公,而是昌黎王世,一个在德宗时就被削去的名位。

    令嘉低落:“纵有百年安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