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合欢 - 分卷阅读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你这人炖汤,它什么,哪怕是王八汤,老都得给你党参、黄芪、枸杞放全了!”

    “党参枸杞还好,黄芪真他娘难喝。”

    “良药苦!”

    “行吧。喝完了。我去找幺玩耍,你去不去?”

    郭樱嘴向右边一努,安惟翎顺着看过去,那儿排了一队看病取药的人。

    “好,你忙,我走了。”

    安惟翎潇洒起了门。

    华灯初上,夜市喧嚣,芸芸众生各寻去为将军,看着盛世太平河清海晏,已无更多奢求。

    这没有战事的日,朝堂也风平浪静,不愁敌,吃吃睡睡,得闲整日四,有二三好友作伴,还有人放在心尖尖上惦念,真是叫人沉沦不已。

    第7章 风定   斜执手雕鞍别

    作者有诗云:

    【斜执手雕鞍别  尘落风定又一阙】

    【闻罢语嗔  拟待宦海归期曰】

    安惟翎找到幺,请他帮忙寻一些靠谱的工匠,修整自己在城西的宅院,幺二话不说拍着脯答应。

    “老大,那宅你真要住去啊?”

    “不住留着卖钱?皇上赐的,我有几个胆敢卖了?”

    “不是啊老大……我听人说那宅……闹鬼呀……”

    “何至于?皇上会赐个凶宅给我?”

    “皇上自然是不清楚,我也是听了小消息。你可知那宅之前是谁的?”

    “不知。”

    “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鸿胪寺卿陈大人的风韵事?”

    “还是先帝在时的老黄历了。怎的,那宅是陈大人的?”

    “没错了。都说陈大人是寿终正寝,可坊间传闻,他是被怡翠楼的老相好毒给害死的,还有啊,他死后七那日,那女也自缢亡了。算起来陈大人是个冤死鬼,我听法华寺的老和尚说,冤死鬼大多不愿投胎,会一直在生前呆过的地方魂不散……”

    他伸手了个飘来飘去的动作。

    “你觉得我怕这个?”

    幺失笑,“也对,老大你是谁?死人山上爬过的。不过你要是哪天觉得那宅实在不净,需要请人帮忙作法驱鬼,我倒是认识几个碑不错的法师,还能给打个折。”他比了个“八”的手势。

    “再说再说。”

    “诶对老大!你要是不愿住那儿还能住我家啊!咱俩像小时候一样爬墙玩?”

    “我住你家你爹能答应?”安惟翎凉凉地看他。

    幺蔫不溜秋地,“是哦。”

    安惟翎又大致嘱托了幺一番装修事宜,找他借了一匹,赶去皇

    安惟翎没有腰牌,好在门侍卫里有几个去了猎的认得她,她一路靠脸畅通无阻。了文和门之后,她被两名监服饰的小黄门引至江崇宁平日里批折的勤思殿,殿门守着的黄门对她恭敬地行了礼,打起门帘转去通传。

    安惟翎静静看着勤思殿门的朱漆,上镌刻了一幅对联,“业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看着像是先帝的字迹。安惟翎小时候见过先帝的字迹。先帝运笔时,习惯将勾划写得比常人更加大开大合,因而这幅对联里的四个“于”字,显得颇有一些舍我其谁的意味。

    里面模糊传来江崇宁清朗而威严的声音,“请安将军来。”

    黄门躬打起门帘,“陛有令,安将军请。”

    安惟翎甫一门,发现袁玠也在里面。她向江崇宁行过礼,又朝袁玠

    袁玠见她来,略微欣喜。不过他一向善于隐藏绪,安惟翎只瞥见他托着茶盏的修手指微颤了颤,面依旧沉稳。

    江崇宁问,“阿羽来寻朕有什么事?”

    “启禀皇上,臣来请示西北禁军归属。三十万禁军已在城郊扎营三日有余,此后或遣返西北、或重新收编、或就此解散,还请皇上定夺。”

    袁玠起,“皇上,臣先告退。”

    江崇宁摆手,“袁丞相无需避讳,朕自然信得过你。涉及军国大事,丞相也应当留听听。”

    他向侍立在一旁的女使个女搬了凳过来,又奉上了一盏茶,安惟翎谢过皇帝便坐

    江崇宁缓缓抚着自己右手拇指上的血玉扳指,“阿羽有何打算?”

    “臣并无打算,一切听从皇上指派。”

    他听闻此言忽地心里生一丝愠怒,竟一使劲将扳指揪了攥在手心,“阿羽何故这般小心翼翼?莫非你认为朕是那等鸟尽弓藏之辈?”

    安惟翎不懂他缘何发作,起“臣不敢”。

    江崇宁恍觉失态,半晌,将扳指了回去,压心里一丝怅然,“阿羽坐吧,无须如此,你有何想法,只来便是,军营里的事务,你总是比朕熟悉不少的,朕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罢了。你我虽为君臣,亦是旧友,少时的分朕并未忘却,阿羽也不必疏远至此。”

    安惟翎心微叹,“皇上言重。并非是臣疏远皇上,只是事关重大,臣实在不好妄加评议。这三十万人,若是全遣返或收编,如此去,不三五年国库定会不堪重负。若是全解散,则我朝常备军数量便低于八十万,难以震慑周边诸国。若是留一分裁一分,那么留者几成?裁者几成?这些还需细细商议。”

    她悄悄冲袁玠使了个,让他帮忙打圆场。

    袁玠会意,“皇上,安将军所言不虚。三十万禁军,一年来的资折算成白银约费五十八万两。皇上自登基尹始,大力削减天百姓之徭役赋税,国库一年的收并上周边小国的贡,折算成白银,也就不到一千万两。除去朝廷百官和皇室宗亲的俸禄、每年各地赈灾的拨款、开山垦田兴修利的费用,大约能剩五百万两。这五百万两,用于军备的约有二百万两,剩三百万两充国库。若是我朝国库年年如此,一年只能净三百万两白银,那么之后只怕连一场天灾都难承担。”

    安惟翎听得简直心惊。这等的话题,袁玠竟然当着她的面直接撕开了说。

    江崇宁却丝毫不怪罪,“丞相一番话直指我朝弊病,国库的确是空虚。这三十万禁军,怕是不好继续全养着。那么除节以外,开源也是刻不容缓,不知丞相又有何见解?”

    “这三十万禁军,可裁去二十万,剩十万编东南海军。浙闽沿海富庶,漕运发达,海军大多自力更生,许多将士通过业余从事海运贸易而自力更生。这十万人一旦编东南海军,朝廷便无需拨去许多军饷。此为节。”

    他顿了顿,“至于开源,裁去的那二十万禁军,朝廷可给予他们补贴,鼓励其从事生产贸易,或务农,或经商。其所得一分作为税收上缴国库,也是一笔不小的收。”

    安惟翎心袁玠少年拜相,并非浪得虚名。

    江崇宁听罢展颜,连连

    “阿羽觉得如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