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首辅的白月光(穿书) - 分卷阅读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她的灵魂已经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但她不说,别人又不知,只当她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小孩过年当然要穿得像个利是封,那样才好跟人拿压岁钱啊!

    也不是她稀罕压岁钱,而是她好不容易返老还童,再次小孩的乐趣,她当然不能辜负了老天爷对她的恩赐不是。

    和家人一起吃过饺,古丽刚想带着两小只门拜年,便看到古先萍和古言便上门了,兄妹俩先是给古金德夫妻拜年,然后又给古方夫妻拜年,四人分别给了兄妹俩红包。

    在成元村,只要是成家的同辈就算是大人了,若是有未婚的同辈拜年也是要给红包的。

    兄妹俩拿了红包转就走,古丽撇撇嘴,带着两小只先来到隔二叔家,给她的二叔二婶拜年。

    两小只已经五岁了,也不是第一次拜年,看到他们的二叔公二叔婆,很是嘴甜地给两人拜年。

    古金育夫妻俩笑眯眯地受了三人的礼,顾氏却是坐着没动。

    古金育想站起来,却被顾氏一个用力给拉住了,只见顾氏笑着说:“小丽啊,你看你二叔也没什么本事,就连这压岁钱他也给不起,你们还是到别家吧。”

    听到顾氏的话,古丽只是冷笑,拉着两小只转就走,她们作为晚辈该的都了,是他们辈的不知礼数,反正到时倒霉的又不是她们,她有什么好生气的,记得次不要再来拜年就是了。

    “姑姑,二叔公和二叔婆好小气。”了院门,古沐淇嘟着小嘴说

    “就是啊,姑姑,明明爷爷和爹娘都有给那对兄妹红包,为什么他们可以不给?不公平!”古沐淇也嘟着嘴不满

    古丽蹲来,和两小只平视,柔声安:“今天是大年初一,咱们不生气啊,而且为了那样的人生气不值当,走,姑姑带你们到别家去拜年。”

    “好,不生气,生气会倒大霉。”古沐淇重重地着小脑袋说

    “姑娘,我听说受了晚辈礼,又不给红包的辈接来的一年都会倒霉,是不是真的?”古沐清睁着扑闪扑闪的大,天真地问

    “清儿不许胡说,姑姑也不知,咱们走吧。”古丽好笑地嗔怪,拉着两小只赶走人,不然被顾氏听到了,还不得发飙。

    今天是大年初一,她可不是给自己找晦气。

    好在,姑侄仨儿到了相熟的人家拜年,都收到了红包,这可把两小只给乐坏了。

    回到家里,将两小只给他们的父母,古丽招呼了一声,便回房间补眠去了。

    两小只则是叽叽喳喳说着拜年的事,当说到古金育夫妻没有给他们红包时,两小只双颊气鼓鼓的,好不可

    但四人都知顾氏的,听到两小只说顾氏没有给他们压岁钱,便一都不觉得奇怪。

    年初二,古金德父便又开始了杀猪卖,古丽则是到买的地去查看,见上面的雪还没化,便又回家继续冬眠。

    年初四,古方和金氏回娘家,严氏也带着古丽回了娘家。

    因古金德要在镇上卖,便只有严氏和古丽母女俩前往。

    严氏的娘家不远,在离成元村约六里远的严家村。

    母女俩提着节礼,走路去的。

    两人才,就立即有人去通知了严氏的娘家人,母女俩刚到门,就被两个舅母给迎了去。

    严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在她的上有两个哥哥,虽然家里日一般,但好在两个嫂嫂都是通达理之人,即使一大家住在一起,也很少有争吵。

    每次严氏回来,更是其乐

    看着严氏和娘家人相洽,古丽便安静地坐在一旁嗑着瓜

    别着,这外婆家的瓜炒得还真香,这样想着,古丽又伸手准备拿瓜

    便看到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站在她面前,扑闪着大看着她。

    第24章 拒婚

    古丽搜寻了一圈原主的记忆,知前的小女娃是大舅家的小女儿,也是她的表妹严文丽,今年六岁。

    看了自己手的瓜,古丽笑问:“表妹,你想吃吗?”因着喊这个表妹的名字,觉像是在喊自己一样,所以古丽直接喊表妹,反正都是一个称谓,而且她们还是同辈,古丽也就不讲究那么多了。

    “想。”严文丽脆生生地应

    “把手伸来。”古丽笑

    严文丽依言伸自己的小手,不过她的五手指是分开的。

    古丽笑着将她的五手指合并到一起,然后才将自己手的瓜握到一齐,将拳,然后放松小指和无名指,让瓜到严文丽的的小手掌

    待严文丽的小手掌满了,古丽才放开她的小手,同时她的人也坐直了,笑:“会磕吗?”

    “会。”严文丽说完,便用另一只手拈起一颗瓜就往嘴里放,只听咔嚓一声,瓜便被她用门牙给咬开了,不大一会儿,便见她扔了瓜壳,小嘴也开始嚼动起来。

    看到严文丽真的会磕瓜,古丽这才放心的磕着自己手的瓜

    表妹俩一个坐着,一个站着磕瓜

    探完亲后,古金德父又开始了卖猪的生活,古丽见天气好,就让父俩又给她留了的猪

    虽然现在是正月,但的还是北风,最重要的是还了,这样的天气最适合了。

    有事可,日就会过得很快,转便到了正月十六,镇上的铺都纷纷开始营业,就连方浩铭也到县城报名参加今年的乡试,只要乡试一过,他就是秀才了。

    虽然年前给两小只挣了几两银,但还是不够他在县学里读书,方浩铭只得回家自己复习考试。

    到书院报名只是为了让书院给他开证明。

    因着方浩铭已经考取了童生功名,而且还是整个林江镇最小的童生,在东县很是名,大家都很看好他。

    就算方浩铭不到他们书院念书,但以书院的名义参加乡试,若考了,那名声可是他们书院的。

    所以书院很乐意给方浩铭开这个证明。

    有了书院的证明,方浩铭就能参加三月份的试了。

    得知方浩铭要参加考试,古家也不敢再麻烦他教两小只读书识字。

    好在,古方已经在镇上的学堂给两小只报了名。

    而方浩铭在乡试前最心心念念的就是提亲了。

    到书院开完证明回到家里,方浩铭便立即促于是请媒婆上古家提亲。

    于氏拗不过儿,只得照办。

    其实于氏的本意是,现在家里银不多,本就没有多余的银钱置办提亲的行,但经不住儿促,于是便在村里东筹西借,凑够了儿要求的十两银,然后买上规定要用到的彩礼,请了媒婆,挑了正月十八这个好日,由儿陪着媒婆到古家提亲了。

    对于方浩铭突然上门提亲,古家的人都很是震惊。

    他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