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商 - 分卷阅读1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真人见笑了,的确是以讹传讹,想必是民间百姓喜玄奇故事,故而添油加醋的。”

    “那么皇帝去过那座塔吗?”

    “没有,那座塔自落成之后,皇帝与我只是远远眺望,未曾塔,皇帝原是打算十二月初二,也就是我生辰那日,请庆云禅院的僧大德寺开光法,我与皇帝亲临祭拜,祈求风调雨顺,此后每逢初一十五,再开放允许百姓供奉鲜果。”

    “也就是说,现在塔里没有人?”

    “没有。”太后顿了顿,“应该没有。”

    她又望向枯荷,似乎想从他那里得到确认。

    枯荷:“的确没有,除了运送塔那日,有禅院僧人随行之外,如今塔里是无人的,外面倒是有人驻守,友是怀疑塔有问题?”

    明:“洛都八面来风,此塔正好建在风汇聚之,若说四平八稳,天地相连,这琅嬛塔正好就于连接天地的心,如冠冕明珠,耀夺目,却也。”

    太后张起来:“那会怎样?”

    枯荷接上明的话:“神仙喜这样的地方,邪也会喜。”

    太后脸微变。

    “这塔的选址,当日是寒夜定的,禅师与谢掌教都看过,说没什么问题。”

    枯荷叹了气:“是贫僧的疏忽,从选址上看,塔本的确没问题,我只是没想到寒夜有问题。”

    :“我不知东海派何时也擅堪舆之术了?”

    枯荷:“寒夜虽为东海派老,但他的堪舆风却是家传,他姑姑便是万象。”

    兜兜转转,果然都连上了。

    明不再多言,只对太后:“我想去那塔里看看。”

    太后抱着希望:“皇帝生魂会是在那里吗?”

    自然谁也无法担保这个问题。

    枯荷也:“我随友同去吧,就有劳越友和谢友继续搜寻了。”

    太后忙:“还有一事,照往年规矩,此次幽国与照月国使者,必定随带着修士,想与我方切磋比试,去年是我方赢了,但今年幽国必定不死心,想挽回颜面,听说这次他们宗师就带了两位,还请二位尽量天亮前回来,你们不在,我心里实在不安!”

    经过方才,太后对明的信任已经超过其他三人,枯荷也知她说的是二位,实际上看的都是明,便也没有声擅作主张。

    :“琅嬛塔如果真有问题,我们能不能安然离开还是未知,无法承诺何时来。”

    太后面一白:“竟有如此凶险吗?”

    枯荷觉得明言过其实,但是他生,没有当着太后的面拆台,就附和:“目前不知塔形如何,无法给太后保证,有谢、越二位宗师在,应该是无甚问题的。”

    说罢,他从袖一枚铜令。

    “若有急事,太后可派人至禅院,寻我师弟听雨。”

    这算是多一重保障。

    太后略松气:“多谢禅师,多谢真人,祝二位顺利,希望洛国平安,天和顺。”

    皇城离琅嬛塔不远,以两人的法,片刻可至。

    塔前,枯荷频频看向明,言又止。

    最终还是忍不住问:“庆云禅院昔年曾过一位佛,虽半途佛门,却资质过人,被尊为五百年来不世的天才,后来却又因故离开佛门,此人姓九方名明,敢问友……”

    明懒得听他啰啰嗦嗦一大堆,直接打断。

    “是我。”

    枯荷:……

    明看他一:“你跟孙不苦同一门,算起来我也算你师伯吧,你怎么跟他半不一样?若有他那笑面圆的功夫,现在庆云禅院院首就是你的了。”

    枯荷连连苦笑:“不敢当!前辈言重了,我怎敢与不苦师兄相比!”

    明嗯了一声:“就你这样,难怪会被扔到洛都来吃灰。”

    枯荷本想多试探几句,没想到反是被一句接一句噎得说不话来,索就闭嘴了。

    琅嬛塔外的确有修士驻守,不过这些驻守者修为都不会到哪儿去,他们不认识明,但看见枯荷,都纷纷行礼。

    听说枯荷来意,他们很快将塔门打开。

    但明没有急着去。

    他抬望去,塔尖在这样的视角形似云,每一层窗都亮着微光,仿佛有人在里连夜抄经。

    如果夜里有人没睡,披衣起,遥遥望塔,如心灵得到藉,一意洋洋而生。

    但这些都是表象。

    在修真之人里,塔尖云层翻涌,腥红若隐若现,正是不祥的征兆。

    琅嬛是传说天帝藏书之,但这座塔非但没有带来吉祥,反而从建好之后,帝国就开始频频现问题。

    细微的裂也许不起,但当裂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更大的隙,最终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皇帝事,正是其一条显隙。

    连枯荷都看不对劲了。

    一塔,乎意料的平静。

    没有扑面而来的气,也没有想象的敌人。

    枯荷的目光从目的神像移到左右四方,抬看穹,低看地板。

    一切如常,并无异样。

    “这神像,刻的是虚天藏?”明问。

    “确是佛门虚天藏佛尊。”枯荷低朝神像行礼。

    虚天藏是创立佛门之人,传说也是佛降世,圆寂之后被尊为佛门祖师,庆云禅院也有佛尊立像。

    不过由于在塔,与禅院立像不同,这尊神像是坐像,佛尊盘而坐,一手持珠,一手掌心向上,托着虚空。

    关于这神像,其实还有一段争议。

    原本洛国就不同于幽国尊佛,是佛儒皆尊,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之意,所以琅嬛塔建立之初,关于塔立的神像,是佛是,两家一直争论不休,枯荷跟谢溪差翻脸,后来儒门也加来,非要挂儒门几位先哲的画像在塔,皇帝被吵得没法,最后找了个折的法,八层的宝塔,一层塑佛门神像,三层挂儒门先贤画像,最一层的塔则供奉家法宝,如此一来,三家兼容,大家都无话可说。

    虽然后来佛门表示不满,凭什么门和儒门的东西能在自己,儒门也不痛快,觉得自己被夹在间,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枯荷不想说来徒惹明笑话。

    却听明问:“神像手上是准备托举什么?”

    枯荷定神一看,笑:“没有,这就是本来的手势。”

    手托虚空的神像比比皆是,明也没再纠结,二人转而察看一层各,珐琅墙砖在烛光熠熠生辉,仿佛琉璃世界,地面还贴着莲金砖,朵朵绽开,令人心醉神迷,恍惚间已摸到西方极乐的门槛。

    伴随着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乐声隐隐从楼上传来,琵琶箜篌编钟,璁珑悦耳,曼妙动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