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旺夫娘子 - 分卷阅读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哎,你可是认识我们娘的,大家都是熟人呢,你不能不照顾熟人。”骆老太同掌柜的讲起价来。

    “我也不能亏本呀。”掌柜的叹着气。

    在两人讲价时,李娘悄悄溜了酒馆后厨。

    她的睛四打量着,发现,蔡掌柜的确买了菜,可买的并不多。

    那个蔡记,故意说菜买多了,是想压价呢!

    她心有数了,走到推车那儿,笑微微说,“蔡掌柜的,方单上的佐料齐了吗?”

    蔡掌柜等的就是李娘的这句话。

    他心直叫嚷,这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可当真的狡猾。

    虽然写了菜谱给他,但那些佐料,他不齐。

    比如麻婆豆腐的五香粉,他到打听,都没有买到。

    他试着用胡椒和芝麻粉混合着替代,但炒的菜,味并不好吃。

    他记得李娘当时炒豆腐时,并没有放什么佐料,为什么她炒的好吃,他炒得难吃?

    还有酸菜鱼片的粉,又是什么东西?

    他用面粉替代,可完全不是那个味啊。

    害他被客人骂了一顿不说,还浪费了一斤豆腐和一条三斤的大草鱼。

    蔡掌柜苦着脸,“哎哟,李娘啊,你还说呢,你写的那些佐料,我不齐啊,五香粉和粉,分别是什么?”

    “这个啊,是我家的独门秘方哦,我不能跟你说。”李娘故意卖关

    蔡掌柜心冷哼,那你还不如不写那菜谱呢。

    “李娘不给我佐料的方,那菜谱也等于作废了呢,咱们的生意,也到此为止吧。”他袖一甩,转就走。

    “我没有方,我有实,蔡掌柜的要不要?”李娘从背包里摸两个纸包来,递与掌柜,“这两包调料,足够你用一个月了。”

    这是她在家里时,事先好的。

    她的粉,也就是葛粉啦。

    市面上卖的是小块状的,她磨细了而已。

    这时期没有玉米红薯没有土豆,要用淀粉勾芡的话,只能用葛粉替代了。

    至于五香粉,那就好办咯。

    桂胡椒香叶茴香八角碾磨成粉便是。

    蔡掌柜忙接在手里,打开纸包闻了闻,脸上欣喜来,“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

    “便宜卖你啦。”李娘大方地挥挥手,“五香粉三十文一包,粉十文一包。”

    掌柜的大喜,“那可多谢李娘了,哦,对了,这五香粉,是用哪些香粉调的?”

    哪些香粉?

    哼哼,她才不会说,这可是她的商业机密!

    蔡掌柜不要她的货,她就不供佐料,那菜谱就成废纸了。

    “哦,这是我家一个哑婆婆的,她也说不清啊。”李娘摊手。

    丫眨眨娘家里,哪有什么哑婆婆啊?

    骆孙氏却听懂了李娘的话,这小娘是在故意装神秘呢。

    这些什么粉啊,八成是她自己的。

    事关自己的虾能不能卖个好价钱,骆孙氏帮着李娘说话,“那哑婆婆又不会写字,她自己磨的粉,我们也不知究竟用什么的。”

    掌柜的失望了,不过也好,有佐料也成。

    “这样的话,李娘每回送货来的时候,都带些佐料来吧。”

    “那是自然的,蔡掌柜放心好了。”

    蔡掌柜收了李娘的佐料,价钱方便,就放松不少了。

    因为他买得多,李着批发价给他的。

    骆孙氏还在嘟囔着,嫌弃价钱便宜了,李娘便对她说,“这可是薄利多销,咱们送了货,上就可以回家了,要是找摊位一斤一斤的卖,怕是得卖到午去,万一人少,天又,虾就会坏掉。扣掉损耗,一样赚得不多。”

    骆孙氏这才没说什么。

    骆孙氏的七斤半两虾,丫的一条蛇,总共得了二百六十七文。

    李娘四斤虾,一条蛇,两条鳝鱼,五条泥鳅,再加上五香粉和粉,共得了三百三十文钱。

    第115章 设计叫骆孙氏买米

    离开蔡记酒馆,三人找了个凉的地方,吃着茶休息。

    这个时候,估摸着也才早上七八来钟的样

    着古时时辰算,就是辰时过半的时刻。

    丫早上没吃饱,啃着半张饼,笑着,“,咱们今天可真顺利呢,看,那些摊位才刚刚开始摆上,可咱们的东西都卖完了。”

    她们坐在一株柳树的树荫,对面的摊位上,有卖鱼的,卖的,卖菜的。

    有的挑着担,有的提着蓝,一斤半斤的给顾客称着,讨价还价称东西,好生的麻烦。

    没过小买卖的丫,看着看着,皱起了眉

    李娘笑着,“早些将东西手,咱们早些回家,再接着其他活啊,省时省事呢。”

    骆孙氏一直瞧不起李娘,觉得这小娘的不像个会事的。

    可她万万没想到,李娘三言两语就将东西全卖了。

    倒叫她刮目相看了。

    “你们坐着,我到前面走走,一会儿就回来。”骆孙氏喝了上斗笠站起来。

    兜里终于有钱了,她想买吃的犒劳自己。

    带着两个丫,吃的就得分去,她不乐意分。

    丫想起她娘钟氏的提醒,买米的事

    她便说,“,咱们是不是该买些米回去了?”

    骆孙氏便宜占惯了,斥,“买米啥?家里又不是没有米。”

    丫的话,倒是提醒了李娘。

    家里的米,还真的不多了。

    她家才两人,骆孙氏家四人,凭啥全吃她家的?

    之前骆孙氏没有钱,她不计较,看在骆诚的份上,她接济他们。

    可现在,骆孙氏兜里有了钱,不能一斤米都不买。

    太不像话了!

    明嚷着叫骆孙氏买米,这婆定是胡搅蛮缠大吵大闹。

    还不如,使小计。

    李娘站起来,拍拍衣裳摆,对,“丫,跟我去趟米行。”

    丫“哦”了一声,将手里最后一小块饼,全了嘴里,糊说,“要去买米吗?”

    “买啥米?买糠!”李娘推起空推车,往米行方向走。

    “买糠啥?家里又没有猪。”丫疑惑问,跟在她侧走着。

    村里人养猪,全给猪吃米,那可是吃不起的,人们便将碎米粒杂些糠,煮熟后加上菜叶或猪草,拌着给猪吃。

    “不喂猪,咱们吃。”李娘平静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