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 -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八。

    《洛》于天剧院首演。

    同日,《绝》于重光大舞台首演。

    两个剧场相距并不远,同在外滩。因首演质,重光大舞台往来皆是学生,天剧院则是男女老幼都有。

    纪霜雨重光,开演之前,观众还未场,于见青和魏可声就给纪霜雨引见了一他们说的那样欧西学者维克多。

    纪霜雨的语和维克多是毫无障碍的,两人握了握手,纪霜雨说:“听说这几日阁都在观演华夏传统戏曲,那明日可以去看看我排的另一京戏。”

    “一定,”维克多四十来岁,褐发褐镜,笑起来现的法令纹,“我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华夏戏曲,虽然需要翻译解说剧、动作,但我觉得,实在太奇妙了,受启发,我非常愿意多看几优秀的戏曲!”

    “沪上的机关布景戏,就是维克多先生看了也觉得场面宏大。”于见青的师兄魏可声说,虽然他是排新剧的,也是请维克多来指导他们的新剧,但作为华夏人,神里还是不由多了自豪。

    而今西风东渐,但欧西之人,对华夏的了解却还很少。老外没见过华夏戏曲,都觉得新奇,便是维克多这样的戏剧专家,也产生兴趣,连看了好几

    维克多笑:“其实比起机关,我更惦记的,是你们特殊的戏剧观念。”

    魏可声反应过来:“先生是说写意式的表达?不错,这是我们华夏戏曲独有的。”

    在西洋戏剧表演方式,有个“第四堵墙”的概念,意指角生活在四堵墙之,观众是通过第四堵墙观看他们的生活,角是看不到观众的。

    维克多和他的同门,近年来觉得戏剧也发展到了瓶颈,一直在探索是否能推倒这第四堵墙。

    但是在华夏,为了指这里的新剧而来的他,看到了另一个崭新的系——

    纪霜雨听了,随:“华夏戏曲,不相信第四堵墙,也不去打破第四堵墙,在戏曲舞台上,本不存在这堵墙,甚至要对观众自报家门呢。

    “而且,和你们的客观时空不同,在台上,戏曲演员上是带着景的,景随人动,拥有绝对的时空自由!三五步行遍天,一转时光陡变。看起来固定的程式化,其实蕴的,是更为巧变的灵动。”

    维克多前一亮,“没错,正是这样!”

    他琢磨着只觉得很妙,这位年轻的先生,听起来对国外其他表演系有所了解,对戏曲的了解也很透彻,能以学术语言确归纳来。

    这些日动,一直在思考,但这位先生竟好似早就想通这里面的关键了。

    “那就更要看看我们的戏的,我们的布景更漂亮,更有华夏写意风味。”纪霜雨不遗余力地卖票。

    “现在正在首演,叫《洛》,你去买明天的票还来得及,可以学习学习,对你们的戏剧理论、表现力很有帮助哦。”

    纪霜雨说到让他们学习,非常正常的样,一脸我在好心提醒你——有的西方戏剧派借东方戏剧以作变革,就是真实会发生的呀。他们发展那么多年了,也盼着有新东西能改变。

    旁边跟着的学生听到这句,睛都快瞪来了。

    魏可声同样面带兴奋,因为他们发现维克多一脸认真,是真的在赞同!

    “好的好的。”维克多想去看看纪先生所说的,更写意风味的戏,他还特别想和纪霜雨再聊一聊东西方系的差别,真是令他太有启发了。

    可惜这时候观众已经陆续场,维克多只能惋惜地再次和纪霜雨握手,期盼再一次谈。

    纪霜雨、于见青去后台,维克多和魏可声也座了。

    魏可声一想到方才纪霜雨和维克多说的那番话,心仍有些澎湃。

    这位纪先生真乃能人,他们把维克多先生请来指教,倒被纪先生拨了——还是借本土戏曲,哈哈,妙,真是太妙了!妙得他都想立刻给报纸投稿说说这场景了!

    魏可声正在乐呢,就听到维克多不解地说:“魏先生,这几天我一直有一没想明白。既然你们拥有这样的艺术系,为什么我在你们学校排的戏剧里,却看不到受影响的痕迹呢?

    “一开始,我想这是你们的多元化,向不同方向排演。可是看着看着,截至目前,每一都没看到。但你们华夏,应该很容易受到影响才是吧。”

    他疑惑得样,也在显示心真实的想法:怎么会有人不被那独特的戏剧观念影响?

    魏可声半晌才反应过来他的话,一时间笑容有僵了。

    华夏新剧发展以来,在摸索的路上,去改良戏曲,去学东洋新派剧,去照搬西洋写实剧,他们这些学校排的戏,也都是还原模仿西洋戏剧,完全的欧化。

    独独,没有去汲取戏曲写意的特

    就连这次邀请纪霜雨他们,也是听闻彼之舞台,拥有更写实的布景。

    于见青在信里,除了写实的创新,也提及是否可以参考戏曲的写意。魏可声当时并未上心,因为完全理解成了那改良京戏,他是不认为那能称之为新剧的。

    甚至刚才听他们聊起戏剧理论,他都还没醒神,直到被维克多这么一问,好似一层薄被戳破了。如被当喝,再思考这个问题,受完全不一样了。

    是啊,师弟都想到了,搬演本土的故事,反响也很好。那么本土的艺术,我们又为何不能参考?只是因为它看起来陈旧的程式化?

    可为何外人,反而能从这程式化看到妙,便是纪先生,也对其很是骄傲的样……

    我们的探索的路,果真应该加新的方向?可是,到底要如何参考这元素呢?

    ——转台的声音咔咔响起,打断魏可声纷杂的思绪,戏剧已经快要开场了。

    所有人都知,在《绝》上演之前,会加演一特别为沪上排演的独幕短剧《黄包车》,因有转台,到时切换成《绝》也很方便。

    面幕拉开,只见舞台上竟是一幅大大的“电影胶片”,显然是三合板涂装后搭建而成的。

    这个特殊的,把舞台拟成了电影,在里,则是立置景,一真实的石砌框架、乌漆厚木大门,并几面墙。

    虽然只是一门几面墙,但凡是在沪上生活过的人,便能看来,这是沪上堂的

    还未等大家自己琢磨来这质为何如此真,冷的氛围灯光、滴滴答答的雨声、报童的吆喝声、无轨电车的叮叮声,已经把梅雨季节的沪上之风,到每个人面庞上。

    趴活儿的男站起来,拉着黄包车在胶片间穿梭,一个亮相,极有神,把人的神气给演了来,叫不少人前一亮,同时觉到隐隐的熟悉,又说不来。

    ——直到他拉着车跑几步,便当是时空不断转变后,众人才意识到,那熟悉来自戏曲。

    借鉴了戏曲之神,但未用夸张的程式,只是借鉴戏曲演员的神韵味,合步法法,外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