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阁案录 - 分卷阅读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噢!”那个崔姓公给足了面,“唐兄找来的朋友,真是俊之极,潇洒之致啊。”

    闻韬有窘迫,微微示意。

    三人说着往里走,唐无衣空轻轻告诉闻韬:“博陵崔氏,崔岱崔公。”

    闻韬了然。在昆仑之时,除了武林门派,这些世家弟错综复杂的历史、家谱以及官职也是闻图南要他熟记的容。闻韬虽说博闻识,当时于这些容也觉得甚为枯燥,不想如今见到了真人方觉得世上的知识,当真都是有用的。

    博陵崔氏,当今著名的世家,弟多有送去少林、崆峒修习的。这崔岱崔公,不学无术,也未曾去任何门派修习,整日的吃喝玩乐,倒是十分合齐王的脾气,平日常常带在边。

    几人到了二楼,见室布置奢华,丝弦竹萦绕于耳。主位上坐着一个二十的青年,材略丰,一脸贵气,正在欣赏乐舞。忽见三人前来,远远便到:“唐岳,你可来了!”

    唐无衣不敢怠慢,施礼:“殿。”

    “哎,不必多礼,又不是在京都。去年和前年你都不曾来,今年倒是好兴致。”齐王嘿嘿笑,“可是有什么看的娘要来捧个场?”

    “殿说笑,唐某公务缠,正好和友人路过此地,凑个闹。”唐无衣

    “是这位小公吧。”齐王看着闻韬夸,“一等一的俊俏,比昆仑紫虚收的门生都俊俏。”

    闻韬作揖:“在闻韬,也是师从昆仑。乃清虚生。”

    “哦哟,怪不得怪不得。昆仑收的弟都是一等一的资质。唐岳,你这朋友得好。”齐王大笑

    这边崔岱也开始跟着彩虹,几人顺顺当当落座。闻韬一个刚从昆仑来不久的士在此繁华富贵之所倒也不十分违和。

    乐舞告一段落,忽然上来一个千百媚的侍女:“娘已准备好了。”

    齐王大手一挥:“快请上来。”

    待这侍女去,齐王向唐无衣和闻韬介绍:“这可是益州南坊送来的魁娘,我早听得她一舞动天,一直无缘得见。”

    崔岱揶揄:“殿这就找来了,也不怕芙蓉娘生气,她还一直心心念念以为殿这次来是专门捧她的呢。”

    齐王摆摆手:“魁制举,就是要阅尽四坊的魁,并要评个一二三四。芙蓉在京都尽风了,本王也没少捧她。”说罢,丝竹弦声又起,较之之前的雍容华贵,此刻的音乐更为灵动舒缓,仿若溪边潺潺

    忽而,一阵银铃声响,时急时缓,一个娘袅袅走来,赤足踏拍,两只足上各系着一串银铃。她着艾绿薄纱衫,小,尤其腰肢细,盈盈不足一握。她以手袖遮面,媚态天成,时而极慢,却不能穷其态,只觉一举一动都让人目眩神迷,时而又极快,如回莲破浪,凌风飞雪,仿佛一阵风便可羽化登仙。这只是支时行的六幺舞,却被她改编得灵动非常又极尽巧思。

    在场的几人已看得呆了,齐王已经面痴迷,崔岱也张着嘴,就连唐无衣也面惊讶,思忖这云裳坊果然是人才济济。闻韬虽从未看过乐舞,但他从小天资颇,又一直以家淡薄之心修炼,尚且觉得这一舞实是超越了声,已臻化境。

    一曲终了,那娘盈盈拜,微微抬首,见她肤白如雪,柳叶细眉,笑,是个不可多得的人。

    齐王大喜:“南国有佳人,轻盈六幺舞。果然南地的人风不同,南坊好几年没有这样的舞大家了。”

    那娘再拜。齐王忙不迭地问其芳名。

    那娘羞答:“小女素馨,忝为南坊魁。此次魁制举,以舞娱宾客。”她来自泉州,音较扬州又有不同,只觉声韵悦耳,格外动听。大周的乐伎,除了歌舞技艺了得,还要能和达官贵人们往来应酬。几人见齐王和她打得火,便提前退

    崔岱一边楼一边叹:“不想今年南坊送来的魁竟如此。”

    唐无衣:“每年各坊不都是费尽心思,你方唱罢我登场罢了。”

    崔岱笑笑,揶揄他毫无怜香惜玉之。几人说说笑笑走到锦楼门,却见一个女在门似乎是和守卫起了争执。

    那守卫见到崔岱如遇大赦,赶求救到:“崔公,这芙蓉娘要见殿,您看如何是好?”

    只见锦楼门站着一位盛装的个女材微丰,虽在夜,也可见其绝代风姿。那女微微带怒:“崔公,我想见殿,还有不的拦着。”

    崔岱一阵尴尬。这女正是京都北坊的魁娘芙蓉,一曲清歌可比当年的云裳坊开山鼻祖。在京都时,齐王对她万千,无有不从。

    崔岱呵呵一笑:“芙蓉娘,殿就是在这锦园四逛逛,你可别多心。再者,你们四坊的魁娘都各有居所,此是南坊素馨娘的夏阁,你来也不大好……”

    “哼,我们云裳坊一向以清歌为正宗,也不知哪里来的南蛮狐媚以艳舞迷惑人。”那芙蓉娘薄怒微嗔,微微起伏。

    崔岱少不得一通陪笑,才把芙蓉娘送回去。

    那边唐无衣已经哈哈大笑:“想不到堂堂崔公还要给乐伎陪笑。”

    崔岱摇:“哎,这些娘都是当世极品,一个也得罪不得。”

    闻韬此时开:“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大家,理应如此。”

    “哈哈哈哈哈,还是韬韬此言不落窠臼,当浮一大白记之。”唐无衣大笑

    第33章 2.4文举

    唐无衣和闻韬一连两天在扬州各逛逛,同时打探打探消息。这次阵仗颇大,除了扬州府的赵府尹,陆少尹,连江南采访使都来捧场,更别提江南一带的盐商、茶商、布商大

    锦园日日笙歌,除了四坊的魁娘,还有很多本地东坊的歌舞伎,分布在锦园各亭台楼阁。获得请帖的客人可去园宴饮,佐以歌舞。自然,想要看到四坊魁娘就要难上许多,一掷千金还不够,还需要东坊的坊主楚娘首肯协调。这云裳坊坊主,不比寻常乐坊的当家人,在各达官贵人面前还能排上一些脸面,尤其是每年魁制举的时候,各路贵人云集,少不得楚坊主这样的协调应酬。

    这日刚过午时,唐无衣已经要拉着闻韬去锦园。闻韬奇:“为何今日去的如此早?”

    “这魁制举今日开始。分两场,一场文举,一场艺举。今日便是这文举场,午后便开始。”

    “哦?何为文举?难跟士一般写诗作文?”闻韬脑补了一一堆千百媚的歌舞伎娘在大殿苦思作文的样,不经意笑了声。

    唐无衣难得见他笑,心也大好,耐心解释:“毕竟魁娘才艺兼备,虽说过两天的艺举是大,但今日的文举也算个预。每次文举都是提前定好一个题目,魁们或写诗词,或作画,或编曲都可,到时候把作品一一展来,由贵人宾客们掷枚举。这一场文举,魁们是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