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 - 分卷阅读3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拜别柳永后, 叶安连夜赶回国监, 此时守约斋的学大多已经返校,正围坐在大厅里, 不知在鼓什么。

    “萧静静, 你是不是呢!怎么半天都没白?”一少年埋怨, 旁边人也纷纷附和。

    “你们嘛呢?”叶安挤了去, 好奇问

    众人一见他仿佛是见了救星, 立刻上前围住, 七嘴八的嚷了起来。

    叶安大如斗,最后还是范纯仁上前将他解救来,然后告知他原委。

    听罢叶安满黑线:“所以……你们一帮人在这里生火生了个把时辰。”

    “安哥儿救我!”萧静静一张脸脏的像猫, 连板牙上都蹭上黑灰, 泫然泣的对叶安求救。

    任命的叹了气, 虽然知这帮大少爷们没什么生活常识, 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竟然连火都不会生。叶安蹲,打开火炉的盖,然后微愣:“这怎么……还有柴?”

    此时正值北宋前期,百姓们烧的都是柴、芦苇、或各草和秸秆。北方城市里主要是烧木,但像衙们大多都比较讲究,烧的是加工过的木,也就是木炭。如萧静静等人, 一辈都没见过直接烧柴火的, 也难怪束手无策了。

    “哎, 还不是因为木炭不够, 祭酒说了,为了节省开支,以后各斋舍每日炭都有定量,这柴还是赵宗述偷偷从外面买回来的。”范纯仁解释

    原来,自打唐朝,随着原人的增,森林越来越少,木柴就已经渐渐供应不上了。到了宋朝,首都为汴梁,柴荒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首先汴梁的人安更多,其次安靠近秦岭,周围有不少树木,而开封在大平原上,四周森林极少。

    叶安所在的牟县,因为背靠虎山,好歹不用为柴发愁。但搬到汴梁后,才发现每秤木炭竟卖到了二百多文,都赶上一家人几天的饭钱了。

    “前几天,我爹上疏给官家,朝廷拿了四十万秤木炭半价供应给贫民。百姓为了抢炭一拥而上,踩死了不少人,且还有一些,没抢到炭投河上吊自杀。”范纯仁满面愁容,他爹因为这件事,好几天晚饭都没吃

    叶安也觉得很不好受,表面上看大宋如今是盛世繁华,可实际上即使在汴梁,衣不蔽不果腹的人也有许多。国家虽然想了些举措,但是一个超级城市的燃料需求,不是光靠政府搞一平价柴能解决的。他想了想,开:“现在作坊都开始用石炭了,家不也可以烧吗?”

    范纯仁苦笑:“你觉得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上山砍柴费力还是到地挖煤费力。”

    叶安沉默不语,将炉火燃后回到房为一个现代人,他没办法想象在冬天烧不起木柴是什么样的受。刚穿越之时,叶安尚且觉得这不过是一本书,混混日就算了。后来因为有了外婆这份羁绊,便打算努力赚钱,生活的更好。而现在嘛……他的目光逐渐定起来,他有更大的目标了。

    叶小安雄心壮志,正打算掌大一场,然而第二日现实却教了他人。

    “为啥啊?我不过是想印书,国监的学生不是可以在你们这儿印的吗?”叶安不可思议的张大睛。

    在他对面的是一留着两撇八字胡的矮个男,语气带着格式化的客:“以前是这么规定,不过如今王祭酒整改,我们国监印书以后每日都有定量,再多的话,可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没错,叶安此行正是想要将柳永的诗集印刷成册,以供天人欣赏。一来是叹其半生坎坷,这位白衣卿相才华横溢,他的词如果只单单传于青楼楚馆,未免有些可惜;二来叶安本来自后世,知经过千年时光,他的词已经失了许多,自己这般也算是保护文化遗产了。

    “既然如此,那我掏钱你们印。”叶安想了想,大家都不容易,他负责销总可以了吧。

    男利落的报了个十分可观的数,叶安睛都没眨一,当即掏钱包。对方看着明晃晃的银,双眸微眯。

    “哎呀既然如此,那在就去印了,您且放心候着吧。”

    也没多想,叶安便回去准备功课了,这些日忙于各杂事,已经好久没用“读**”来背书。待到次月考倘若又是倒数第一,王大大恐怕还要diss自己。

    然而直到考试结束,印书的人都没有来找他,叶安等的有些心焦了,便又去询问。接待的还是那个八字胡,仍然是那副恭恭敬敬的样,并且在他开前就将印好的书给他。

    满意的翻了翻手里的诗集,叶安叹不愧是官方,纸质字排版都跟其他地方不一样。然后期待的问:“如今印了多少了。”怎么样也得有百八十本了吧。

    八字胡神充满无奈:“回郎君的话,只有这一本。”

    “啊?”叶安懵了,忙追问这是为何。

    “哎,如今不比以往,每书必须有朝廷的批条,倘若不然我们没办法开工,您看……”

    叶安忍怒气,这怎么不早说,无视对方的赔礼,回去自己想办法了。其实民间也同样可以印书,不过他选择国监,一来是为了质量,二来监本有官方自己的售渠,传播面积广,甚至还有人专门收藏。

    最后叶安透过各,方才取得了印刷许可。遂第三次上门找那八字胡。

    八字胡慢吞吞的仔细对批条,确认是真的后不不愿的表示可以给叶安印书。

    总算是折腾完了,叶安疲惫的问:“什么时候第一批书才能来。”

    “七八年后吧。”

    “多久??”叶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八字胡不笑:“您可别嫌慢,我们不仅要印官家和各位相公的手书,还要印诸科科考书籍,能时间来照顾您已经不错了,但是嘛……”

    叶安没说话,要是再不明白自己被人耍了他也白混这么些年了。

    八字胡接着得意洋洋:“假若您能继续加些钱,在应该就能想办法,上让您加,早上那么一些时日,至于快多久,就看您的银有多少了。”

    呵呵,老信你。

    “对了,还没告诉您件事,如今这是已经在国监挂了名,那从今日起便是监本了,民间私印监本可是犯法的。”八字胡补充,意思是这钱叶安也得,不也得。旋即在心称赞自己英明,了一双富贵。当时一看此言行,就觉得不像是门勋贵,稍微打听后果然,不过是在京开店赚了些钱。断定是受荫的国监,这人在他们完全就是只待宰的羊。

    然而乎他的预料,对面的小并没有气急败坏,也未妥协就范。而是冷冷的盯了他片刻,一言不发转离去。

    八字胡暗骂句故玄虚,行忽略掉心的不安,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都是吃皇粮的,本不怕。

    回到斋舍,叶安翻纸笔,边思考边写了一封信。检查完毕后,给范纯仁。

    “这是什么?”范纯仁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