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 - 分卷阅读7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大事,这样的人才有拉拢的价值,所以这不仅是张河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验。

    “昌州一平镇的事准备得怎么样?”

    “托王妃的福,这几天一直接到我那些兵的抱怨。”

    傅无天戏谑的看着他,当初他也没想到他的王妃会提要求,虽然很奇特,但是仔细一想却很合理。

    预防蝗虫灾害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蝗虫的大敌,比如青蛙,蜥蜴,鸟等等,或者养养鸭都可以。

    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于是傅无天就让他的兵去昌州,让他们帮当地百姓的忙,有条件的就养养鸭,没条件的就是抓青蛙,蜥蜴这些。

    安然没有接话,其实还有另一个方法,那就是生农药防治,但是没有条件,在这个落后的时空,就算他知怎么置农药灭杀蝗虫,这里的条件也不支持,所以他才没有说来。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

    要改变昌州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还需要很多事

    这无法一蹴而就,只能由时间来证明。

    傅无天从案上拿起一份公文,递给他:“这是关于昌州的详细报告,发现重大灾的地方有三个,一平镇只是其一个。”

    安然接过公文看了一遍。

    今年的稻已经开始收成,但是昌州却几乎颗粒无收,田里的农作分都因为缺而死,导致很多田地荒芜一片,这现象在昌州很多地方都已经发生了。

    真正了解才知,昌州的灾难其实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王妃,看来你的大米终于要派上用场了。”

    安然合上公文,斜睇着他,“王爷打算给什么价格?我先声明,太低不卖。”卖给傅无天本不需要客气。

    前段时间轰动大亚的贪污案已经落序幕,傅无天抄了不少贪污很严重的官员,这些人贪得钱财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是这只是一分,还有一些为富不仁尽坏事的商人,这些人有很多都是红州的米商,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刻,红州的米商本不敢再随意哄抬米价。

    傅无天纵容的说:“王妃说什么价格就什么价格,本王照付。”

    安然说:“王爷财大气。”

    “多谢王妃夸奖!”

    ……

    午,两人提早离开县衙回安家。

    苏家已经照吩咐将加装单上的东西送到新宅,安家人也都搬去新宅住。

    安然不打算把所有人都带去君城,其就包括苏家。

    苏家是他在安家最信任的人,安远县这边需要有一个能代替他主的人,这个人只有苏家能胜任,而苏才刚刚接安家的产业,还不足以胜任。

    “大少爷……”

    苏家换上一副愁容,他舍不得离开大少爷。

    安然制止他后面的话:“家,把你留在安远县其实有很多重考量,那些事都需要由你亲自去办。”说着便从柜里拿前几天写好的米粉计划案,“你看看,安可心嫁后我便会回君城,这份计划只能由你来实施。”

    苏家诧异的扬了扬眉,“我知了,大少爷。”

    安然听他这么说就放心了。

    “大少爷,还有一件事,您准备怎么理四房?”苏家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三房的事已经解决,二房又带着女儿跑了,只剩一个四房。

    安然沉默来。

    苏家担忧:“大少爷,四房毕竟是老爷的妾室,带她去君城恐怕不适合,不如把她留在安远县?”

    安然摇摇,“我准备带她去。”

    王晴岚现在是他重怀疑的对象,而且她是个很聪明的女人,留她在安远县他反而会更担心,耍手段的话,苏家绝对不是她的对手,比起二房三房,王晴岚更需要注意。

    苏家知大少爷想来说一不二。

    安可心嫁这天很快就到来了。

    五月十五日,非常吉利的一个日,在大亚,每月十五甚至有着团圆好阖家幸福的寓意。

    这一天,安家的新宅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忙得脚不沾地。

    一大早,迎亲的队伍便敲锣打鼓的来到安家新宅的大门外,带的正是准新郎林鑫,胖胖的脸油光满面,睛几乎笑得看不见。

    新娘安可心在喜婆和丫鬟的搀扶来。

    林鑫见了立刻迫不及待的,不过因为太胖,所以动作反而显得笨拙了,幸好有面的小厮扶着,不然准新郎可能会当众糗。

    林鑫激动的走到新娘面前。

    安然看了他一,说:“我妹妹以后就给你了。”

    林鑫立刻,“大舅请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可心的。”说着便和喜婆一起扶着新娘轿。

    迎亲队伍又轰轰烈烈的走了。

    第76章 夫妇上门

    崇明帝二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天气

    昌州的旱灾还是爆发了,从年前开始就没有过一滴雨,不过这并不是旱灾爆发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失,植被破坏严重的问题。

    崇明帝对昌州的事不上心,昌州的官员则以权谋私,就是有拨款来改善昌州,那些银也只有被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员瓜分的份,结果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一年比一年严重。

    旱灾爆发后,大家的睛不再盯着皇室,而是将目光转移到听说已经向崇明帝请命治理昌州灾害的傅无天。

    虽然知珺王不是个简单的角,但是昌州那些被金钱利益迷得转向的官员却还是在心里打着救灾银的主意,昌州一些商人亦开始涨价,就等着珺王买他们的大米,结果却乎他们的意料。

    蝗灾往往伴随着旱灾而来。

    特别是一平镇,多年前便发生过相同的况。

    今年亦有人预测一平镇很可能会再度发生蝗灾,蝗灾发生之前都会有预兆,一般仔细观察就能看来,届时一平镇会成为重灾区。

    然而乎他们的意料,自旱灾爆发之后,所谓的蝗灾却连个影都没有,虽然一平镇同样也发生旱灾,但是况却比以前好了很多,一平镇的百姓不仅没有再次现大规模的迁徙况,反而很安静。

    安静得令很多商人和官员都觉得不对劲,打听之才知,珺王手底大队兵竟然已经昌州,并且开始施粥救济灾民。

    不仅如此,在将所有百姓暂时安顿好后,珺王又达一连串命令。

    比如活的人就有饭吃。

    皇室可以养活他们一时,但是养活不了一世,而且如果昌州的旱不从本上解决,这以后还是会发生。

    既然是失造成的旱灾,那么就从这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