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日常 - 分卷阅读1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的,但在边城这样的地方却是尽够了。

    照傅永宁的品阶,他上面还有钟将军,平级的有曹小将军,次级的则是宁将军等人。但钟将军夫人远在京城,边城是二房妾室主,所以当某个将军嫁女儿,曾淑给的那副添妆的面压过了钟二姨娘以及曹小将军夫人的时候,她便悟了这个理。

    第七十一章 边城的日

    晚上傅永宁回来的时候, 曾淑跟他说了这件事,“欧将军家里有一个儿,如今生了个女儿, 正好凑成了一个好字。”

    傅永宁动作极快地用着桌上的晚膳, 而曾淑已经吃饱了, 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夹上两筷,听到曾淑的话后,他:“欧大?确是个勇猛的。”

    “这名倒是朴实, 等等,”曾淑突然盯住他的嘴,凑近前去:“你的牙齿怎么血了?你张开嘴给我看看。”

    傅永宁别过脸,“没事, 这在边城是常有的事。”

    曾淑怀疑,“那我怎么没有?”

    想想觉得奇怪,曾淑不放心地住他的手, 关切地问:“你莫不是生病了吧?不行,得让人给你看看,晴雁,晴雁?你去把孙府医找来。”

    晴雁要跟着曾淑一起来边城, 孙府医自然是一起来了, 他们夫妻两个现在就在后罩房那住着,如今晴雁还有了一个多月的

    孙府医听到跑丫鬟的话后连忙提着药箱急冲冲地来了,他把完脉后放松地:“侯爷并没有生病,健壮得很。”

    傅永宁顿时就开手,看着曾淑:“我就说没事。”

    “那他的牙齿怎么会血?”

    曾淑疑问:“我记得他在京城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状况,怎么来到这儿就有了呢?这人好端端的就血了,你还说没有病?”

    这个事孙府医知, 自从之前夫人‘怀’一事之后,他就知自己医术还不够湛,所以最近这几个月是日夜钻研。除了时不时地去给人看病之外,借着侯府的名号医书读了一本又一本。

    这些医书里有的是发人肺腑的大家之言,有的只是医馆大夫的日常见闻。

    侯府这状况刚好在某本医书上有,于是便:“侯爷这症状边城的许多人的确都有,甚至不仅仅是边城,京城的普通百姓也是如此,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但天一到便平安无事了。”

    曾淑有些不敢相信,疑惑:“你的意思是,这病就像天上的雪一样,冬天来一趟,然后天就走了?”

    孙府医,“确实是如此,若是夫人您不放心,也可以让侯爷常吃一些大枣和山楂,如此便能缓解甚至是治愈,当然不吃也不碍事的。”

    曾淑一听,上就让丫鬟安排。

    傅永宁虽然觉得麻烦但还是拗不过她,山楂酸溜溜的他不喜,于是每天都得带着满满的一荷包大枣门,甚至曾淑自己也带了一些在上,偶尔也吃上几颗。

    然后到了欧府大姑娘摆满月宴的这一日,曹小将军夫人趁着周围没人的时候就拉着曾淑的手问:“傅夫人,听说你这里有个方,可以治这冬日里生疮,满嘴燎泡并且牙齿血不止的病?”

    曾淑:“是我家府医从一本古旧的医书上看到的,怎么,你们家曹小将军也有这病?听起来还比我家侯爷重上许多。”

    毕竟傅永宁也就只是牙齿血而已,燎泡倒是没怎么过。

    “是啊,”曹小将军夫人愁眉苦脸,有几分不好意思地:“不但我家将军有这个病,公爹和孩们也有呢,所以一到冬天他们就不想吃东西,说是吃饭都疼,可把我和婆婆愁得不行。”

    曹小将军夫人的公爹曾淑知,就是之前边城的最守将曹将军,如今已解甲归田了,最守将也换成了同样在此地驻守多年的钟将军。

    曾淑对大半辈都待在边城的曹将军等人还是很敬佩的,当便毫不犹豫地把方告诉了她,并:“我亲看过那本医术,除了山楂和大枣之外,还有木瓜、芡实以及齿苋也可。”

    “那可太好了,”曹小将军夫人喜:“山楂和大枣边城并不多,但齿苋可是到都有的,特别是再过几个月,家家都要采一些。若真是有此功效,那傅夫人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这边城旁的没有,像我家将军这样的人可太多了。”

    “他们军营里遍地都是。”

    这曾淑倒是未曾听闻,奇:“怎么会有这许多?”

    “哎,”曹小将军夫人叹息,“还不是吃喝闹的,边城这地方庄稼得不怎么样,每年都要朝廷接济,但养得羊却很不错。”

    “特别是羊,不比京城那些富贵人家心饲养的差多少,而且啊每年秋天的时候北边草原上的那些牧民们都会赶着成批的羊群跟咱们换些盐、茶叶等等,这个时候的羊便宜,一串钱便能换上一只。”

    “偏偏除了,就没别的了,可不得使劲吃。”

    “这羊吃着吃着,就这样了。”曹小将军夫人慨,“我们将军这还好些,偶尔还能吃些萝卜白菜以及腌菜之类的,那些百姓可就不行了,即使自己家里有也拿来换了银年累月的这样去,牙齿都掉光了,这事你去看看就知了。”

    顿了顿,她又:“不过在边城这地方,能活到掉光牙的人也少。”

    曾淑刚刚还兴着,但听到这话后就觉得有些沉重起来,边城的百姓们为何活不到牙齿掉光的时候?

    自然是在半上就死了。

    为什么会死?那就离不开害得傅永宁大雪的天都要骑到城外巡视的那些个南的辽人了。

    于是回去之后她便对傅永宁:“我想为边城的百姓们些事,他们的日实在是太苦了,你觉得什么才好?”

    傅永宁从没想过这一层,在他的愿景里,能够领兵北上,把辽人的皇帝擒于杀得他们的将士落,尸横遍野,那就是对边城百姓、对朝廷、对陛最大的喜事。

    至于怎么让边城的百姓过得好一些?

    那是知县、知州们的事。不过由于边城的特殊地位,在有过读书人的知州弃城而逃被满门抄斩之后,这里的知州都是由守城将领兼任着的。

    于是他想了想,:“减免赋税?”

    ……

    曹小将军夫人听到曾淑的话后哈哈大笑,“天老爷啊,你们将军,真的,真的是让人说什么好,边城的百姓们哪儿有赋税这等东西啊。若像别的地方那样苛捐杂税一堆,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

    “将士们立誓‘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之后,就没有赋税这等东西了,不然谁还愿意在这儿待着呢?”

    “谁还愿意把一个个儿送到战场上去啊?如今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