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 分卷阅读18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胤禔神凝重,疑神疑鬼地看看四周,未免图图哥哥暴,胤礽抓住了他的手。

    这个时候回来偷听的,唯有銮仪卫了。

    胤禔以型告诉胤礽:銮仪卫有我母族的人。

    胤礽恍然大悟:怪不得图图哥哥消息这么灵通!

    【其实,小朋友的爸爸还将三姥爷的弟弟封为銮仪卫,小朋友在銮仪卫也是有人脉的,可是你不用他啊!】小说句公话,提醒胤礽。

    【您不记得当年抓走了德的銮仪卫队了吗?】胤礽是真不记得了。

    其实,康熙早就在近几年不动声地为胤礽安排了诸多人脉,奈何胤礽没这,太傅们成了学习工,杜立德成了万能的活字典,仪仗官员人脉被他安排去搞不不育,就连边神通广大的徐嬷嬷,在后积威甚重,多少边的女、嬷嬷是曾经经过她手教来的,胤礽也一个不用。

    胤礽与胤禔约定:“孤等着大哥学成来朝堂上一展宏图大志。”

    胤禔言又止,最终还是碍于有人在偷听,没有再说的更多。他想着:等保成明日上朝,就该见识到索相与明相之间的明争暗斗有多凶了。

    次日卯时,清晨初光,夜晚的薄雾消散,太在地平线上懒懒地不肯升起,帝王御前的西洋钟敲了五

    胤礽神采奕奕地穿着秋香的太朝服,带上代表份的东珠,朝冠两层金龙,胤礽觉自己就像是两层大糕。

    等他一看康熙,汗阿玛的有三层“糕”,顿时就笑弯了眉

    胤礽:瞧瞧孤的汗阿玛,多么年轻英俊,锐气锋芒,一看就是能在皇位上待上七八十年的。

    系统猛虎落泪。

    【小朋友太会了,小动哭了!】

    康熙受到儿“崇拜”的目光,自觉直了腰杆,殊不知在胤礽的,自己就像是一只炫耀自己羽的大公

    第97章

    胤礽以为汗阿玛会立即带着自己去乾清门上早朝,却不知如今是早朝的“准备”时间,大臣们才刚紫禁城,要排队整齐到应召殿还需要一段时间呢!

    在这段时间里,康熙先神采奕奕地带着胤礽去给太皇太后及皇太后请安,而后才在摆驾乾清早朝时间。

    就胤礽所知,大清的朝会分有“礼朝”与“政朝”,每逢佳节的大朝会与每月初五的小朝会是“礼朝”参会的官员最多,而“政朝”在史官笔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御门听政”。

    理政务的议政王大臣制度与阁制并存是从大清建国起延续至今的,到了先帝时分化阁众臣的职务,不顾满清贵族而任命南北汉人参与阁之制,致使如今到了他汗阿玛手阁,已经分化为了既有满臣又有汉臣的规模。

    清随明制,前朝皇帝几十年不临朝,仍然能令国事顺利运转去,靠的就是阁职务的“全能”。

    【在明朝时期,皇帝们都是每隔几天去一次“御门听政”,到了先帝时期也是定期每逢五去乾清门听政,结果到了小朋友的爸爸这里就变成了天天“御门听政”。】小收了许多古往今来的信息,为胤礽科普的时候,那是图文并茂,还给他标了大臣们的职务分,这样端智能的认人系统,给第一次接朝堂犹如摸瞎过河的胤礽来辅助实在太实用了。

    小快地告诉胤礽。

    【小朋友的爸爸是个勤奋的皇帝,天天临朝天天学习,还能生那么多儿,他是肝帝啊!】说着说着,系统就说歪了嘴,它及时刹车闭上了虎嘴,心有余悸地瞅瞅胤礽,发现小朋友的注意力被父亲给引走了,松了气,乐颠颠地跃几步往乾清门最去看古代皇帝上朝的景象。

    康熙亲自将胤礽给接到乾清门,这是大清有史以来第一次由皇帝亲自带来临朝的新奇事儿,概因康熙至今已开创多次先例,帝王大权在握,达命令时无一人站列反对。

    帝王坐于乾清门上座,而御座之设太常席,特命人为胤礽搬来了可以坐的凳,朝会这段时间里,帝王没打断让年仅八岁的小太与群臣一同站在边。

    帝王御座在最间,御侧有伺候太监,御座左边设给胤礽凳,再往有三个台阶,边还有左右两位太监,御前台阶侧再站以为嗓门洪亮的唱字太监,总计四人。

    胤礽个儿小,坐在三个台阶的千岁度,视线堪堪被前瓶给挡住了,要想看到边大臣们什么样,非得要伸才能去瞧见,而胤礽显然来这样脱的事儿。

    康熙上朝时,腰杆坐如钟,他瞅一胤礽与自己一样的坐姿,满意地,示意各大臣开始汇报今日之政要。

    “今龙兴之地再起战事,边境传递八百里加急,言明有无名骑兵近七百人来龙兴之地烧杀抢掠,而今边境将领收留受灾民众,宁古塔、盛京守将皆受到消息,臣拟旨,龙兴边境将生战患。新增宁古塔将军及盛京守将援军一万及军饷十万两,着兵办理,钦此。”

    康熙:“龙兴之地乃东北要地,择工、吏共调此事,扩展边境城墙以抵御外患。”

    “臣遵旨!”

    “蒙古诸王请奏与京师行糖及羊易,臣拟旨,收拢皇商为朝廷事,着吏办理此事,钦此。”

    康熙:“准。”

    “郑经已死,其难成大事,将军施琅请奏一步攻郑氏,请求拨粮草万石,军饷五十万两。臣拟旨,台湾颓势已现,加攻克可尽快收服台湾为我国国土。”

    康熙:“准,再增军粮两万石,饿着谁都不能饿了在前线为大清征的将士们。”

    “臣遵旨!”

    胤礽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所有的朝政都要汗阿玛自己想办法去安排人来

    想想也是,不然汗阿玛得有多忙碌?若所有事都要汗阿玛来拿主意,还要满朝文武什么,帝王坐在御案之上,只需言说准与不准,或是令臣再行改过,对不适当之三言两语挑明,若有疑惑与众臣商议,这才是朝会能够顺利效率实行政务的源。

    【小朋友的爸爸命令每一个门都要公开报告,所以早朝的人多,持续的时间也就久。】胤礽看不见大臣们的脸,小就为他投影,这个时候就要说一句系统正好啦!小觉自己也是很有用的,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没用而被小朋友嫌弃了,自从在小朋友这里因为被帝王无的话语打压而损失了信誉,白虎终于又一次找到了自信。

    “保和殿大学士杜立德,以年迈养病为由奏请告老还乡,臣拟旨,已阅,钦此。”

    胤礽听见了杜立德的奏请,竖起耳朵去听。

    康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