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后路 - 分卷阅读17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区别?”

    黛玉见杨皇后决,便只能讨价还价,讨到一旬来看一次,还保证了轻装上阵不带仪驾,杨皇后才同意。

    --

    邹女官往博古架上摆了一只蓝地洒金星玻璃瓶,然后扭对杨皇后:“娘娘真的要修不成?连尘缘都要斩断,方才太妃娘娘离开的时候恋恋不舍的。”

    杨皇后则在桌上支起了小桌,依旧开始了练字锻炼手上肌的复健。

    “她少见我这废了的皇后,对她立起来有好。何况皇上心里介意,连室都不让修缮,也不让六妃嫔来送我,那承儿跟玉儿每日都来,岂不是打了他尊贵的脸?”

    邹女官忙劝:“娘娘,太都说了,皇上已经不恼您了,还将您手抄的经书搁在了明正。不许六妃嫔送行,也是顾念您的面。”

    杨皇后手一顿:“一说要放到他的明正,我都不想抄了。”

    邹女官:……

    好在杨皇后觉得是自己的,还是复健更重要,于是重新动笔,撇着嘴:“他是什么意思,旁人却只看到,尚景不得修缮,六妃嫔不得送行两圣旨,都是我遭他厌弃的明证。所以承儿和玉儿少来稳妥些!”

    说完杨皇后抬起来:“住在这儿真好,可以尽畅所言!”

    邹女官连忙给杨皇后刹车:还是不要太尽了,万一哪天尽地骂起了宣合帝,杨家满门也要跟着法场相见了。

    写完一页经文,杨皇后将纸递给邹女官:“先别送去宝华殿,等我抄完一本,一起去焚烧了。”

    “地藏经?娘娘怎么抄起这超度亡灵的经书来?”

    杨皇后将经书翻到一页:“今日听承儿说,郭表兄升官了。在西北地界,升官必是又打了胜战多了生杀。那我替他抄抄经文,也算是给他积德福报。”

    邹女官是跟着杨皇后从西北王府的,旧事都知,此时已经了泪:“当年娘娘要是能嫁给表少爷,必不会过这样的日。”

    杨皇后反而笑起来:“你刚才不还劝我,不能什么都说嘛!”

    邹女官泪:“除了早晚来洒扫浆洗的小太监和小女,以后这里只有咱们主仆三个,娘娘可以过安生日了。”

    杨皇后大力,笑容里就带了惆怅:“可惜在病,吴太医三令五申不许饮酒,否则真想喝一杯替他兴。”

    --

    次日清晨,辛泓承与黛玉两个对坐用早膳。

    他吃完四个炸的金黄的麻,一笼羊烧麦,一笼鲜虾烧麦,一碗红稻米粥,最后还意犹未尽吃了一盅腊

    黛玉又找到了第一次见杨皇后用膳,亲看她吃两笼小笼包的惊异

    用过膳后,两人便各自换上衣裳准备门,黛玉替他系上荷包,辛泓承就笑,气息拂过黛玉的面颊:“咱们这样,真像我们那里,夫妻早上一起吃过饭,然后各自门上班。”

    他要去上朝,然后去吏坐班,黛玉则要去给太后请安,然后整理务。

    黛玉边系边说:“我听大嫂说起,她常叫太监们送了心去里,说兵尚书卞大人是随和快的人,还常替大哥招呼了里的人一起吃呢。”

    “不知吏尚书贺大人是什么?我得先问问你再说。”

    万一是个古板严肃的人,未必喜这些小呢。

    辛泓承笑:“贺尚书有两个绰号,一个是‘不倒翁’,一个是‘白狐狸。’不倒翁是说,不是皇爷爷还是父皇,都对他颇为信重,在朝上屹立不倒。白狐狸就是说他明仔细——所以你放心的送就是,这位贺尚书为人活泛着呢——贾琏表哥的差事就是他给的,那时候我当太这件事还没影,如今看来,还承他的了。”

    黛玉,又问:“狐狸就罢了,为什么是白狐狸?”

    “因为他生的特别白,哪怕是夏日脸上也一都不见晒黑,据说他喝了酒不但不红脸,反而会越发白。”

    闲话说完,荷包系完,辛泓承意气风发准备门上班。

    今日是他作为正式太上朝的第一天,从前没行册封礼,到底是不够名正言顺。

    黛玉看着他带着人了门,这才重新对镜整理了一遍衣裳,往太后去。

    --

    太后说话事,还是以往的风格:看似平和实则直截了当说了算。

    当着前来请安的皇帝六嫔妃并安亲王妃,慎郡王妃和刘侧妃,说的脆利落。

    “莫说勋贵人家当家主母夫人抱病,少执掌馈是寻常事,便是布衣百姓,婆婆不好,儿媳妇家也是正理。如今咱们也是这样,皇后因病退居,自然是太妃执掌凤印,以后六诸事都给太妃打理。”

    黛玉从前只见太后和善辈的模样,如今见了她雷厉风行的样,也觉得微微心惊。

    太后一没有把嫔妃们放在里,这句话直接就说明,在座诸位都是妾室,皇后不在也不到你们当家。

    然而在座嫔妃没有一异样。

    在杨皇后跟前颇为跋扈的贵妃,此时也乖顺称是,而年轻的庄妃等人,更是如啄米,连答三个是。

    太后的威望可见一斑。

    周菱面如常:她跟黛玉从前就要好,且过几个月她们也要搬去住,如今她只顾着养胎,本没想过后权柄之事。

    倒是徐莹面极差,心:满里人都偏心!若是在旁的人家,儿媳妇事也有个论资排辈——大儿媳怀不能劳动,那接来也该是她这个二儿媳,怎么她就连边都摸不着。

    太后的目光扫过来:“安王妃有刚三个月,回去养着吧。倒是慎郡王妃,本瞧你脸很差,去叫个太医瞧瞧,好好吃几服药。要是不好,就把开府诸事都给刘侧妃去吧。”

    最后这句话好似灵丹妙药,徐莹脸霎时间多云转晴,甚至恨不得开来。

    太后满意:“除了贵妃和庄妃外,都散了吧。”

    --

    “皇后卧病这段时日,贵妃摄六事,庄妃协理,你们的都不错。”

    两妃连忙起谢恩,然后乖巧的表示立刻撒手所有务。

    太后摇摇:“不哪的人家,儿媳妇也没有到公公妾室上的理。所以太妃掌务,你们两个也不能躲懒清闲。敬事房的记档,还有彤史的查阅就由庄妃你着;贵妃你资历远,又诞育皇上第一个皇,自然是妃嫔第一人,以后凡妃嫔间事,小到争风吃醋打架拌嘴,大到谋害妃嫔皇,都在你上。”

    两妃被太后几句话说的冷汗都来了,连忙都要推脱不担当重任。

    然而太后已经支颐说:“自然,皇上也是看得见你们辛苦的。贵妃,你盼孙儿盼了这么久,皇上有意让安王在住到明年,等孩满月了再王府;庄妃,你虽然年轻但为人懂事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