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服 - 分卷阅读5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墨鲤皱了皱眉,然后睁着睛说瞎话。

    他怀里的沙鼠忽然动了动,好像醒了。

    该不会是听到“孟兄”二字的本能反应吧!墨鲤用余光看着自己衣襟,绞尽脑地想着怎么应付鲍冠勇。

    鲍冠勇十分失落,袁亭虽然想瞒着他,但他被打成那个样还想躲起来,鲍冠勇又不傻,自然知徒弟肯定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怒了孟戚。

    鲍冠勇也非常后悔,如果他早早看透这些,放复楚之念,就不会连累了弟今日陷其

    “……老夫此番厚颜前来,烦请墨大夫帮忙带个话,是我教徒无方。可千错万错,也是我当年脑糊涂,不忿陆璋那个王八羔,一心想着灭齐复楚,如同障一般。临到老了,陆璋也死了,才忽然看清了很多事。”

    鲍冠勇满脸苦涩之意,又是懊悔,又是无地自容。

    墨鲤怀里的沙鼠伸脑袋,乌溜溜的珠看着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比起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的姜尚和伊尹,楚朝的开国臣最初都是幸运的。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了明主,可称风虎云龙,兴亡都在谈笑。然而这份运气没有延续到最后,鲍冠勇的前半辈顺风顺,带着雄兵猛士冲阵杀敌,立于盛世繁华举觞同醉,却在一夕之间失去所有,他应该痛恨过坐在皇位的李氏之人,然则在边关无法抛守卫疆土的职责,待到夺官放几乎病死他乡时,听到了楚朝覆亡,齐帝陆璋在太京大肆屠戮的噩耗。

    楚朝没了。

    那个由魏国公、靖远侯、孟将军等人付所有心血,在一手建起的王朝没了,被陆璋那个卑鄙小人谋夺了!

    鲍冠勇怎能不恨?

    “我收了八个徒弟,尤其前面几个,我教他们兵法武功,对他们说楚朝才是正统,天百姓才有好日过,说总有一天我要手刃陆璋,报仇雪恨……”鲍冠勇神微微扭曲,痛苦,“袁亭,乃至他的师兄弟有今日,都是我的过错啊!”

    墨鲤有些不忍,沙鼠贴在他的一动不动。

    鲍冠勇真正的错,其实是没有让袁亭等人知,治国比开国还要难。

    治国不是上一碰的事,也不是坐在家里想几条良策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

    鲍冠勇一生只在军,当年就不耐烦官场倾轧,朝廷里那些弯弯绕绕他本就没学会多少。这样的师父教来的弟,就算天资聪明,界跟想法都有局限,更别提他们还一直待在风行阁里,个县官或许可以,因为很了解民生,其他特别是官场上的心就不够多了。

    墨鲤不知袁亭怎么得罪了孟戚,依着今早的况看来,估计不大好。

    他叹了气,车一边去扶鲍冠勇,一边劝:“宁王起兵应是已成定势,不是随便几个人能够左右的,鲍掌柜心不安,不如等风行阁主的动向。据我所知,那位秋阁主不会赞成兵戎再起。”

    鲍冠勇也想到这一茬,他皱眉:“不瞒墨大夫,老夫不是很看好秋阁主,虽然风行阁几乎是她一手带到了今天,但是最初创建乃至背后悄悄护持的人是她的父亲。哪怕风行阁诸多手都很信服秋阁主,然则……世间常有序,秋阁主为人女,对上生之父,胜算并不大,更何况这番起兵还有复楚之名。”

    墨鲤定定地看着他,沉声:“连鲍掌柜这样的明人也袖手旁观,秋阁主岂非一成胜算都没了?”

    鲍冠勇迅速涨红了脸,他忽然意识到墨鲤说得没错,如果他不站来,其他心有疑虑的人都退缩装病观望不手,秋景又怎么会有胜算?

    “多谢墨大夫指教。”鲍冠勇目光炯炯,拱手别。

    临走还送了一份礼,十两银,两瓶愈肌散两份心,可谓是十分周到了。

    鲍冠勇走得非常快,应该是去联络其他人,准备支援秋景了。

    “这放心了?”墨鲤低问沙鼠。

    沙鼠往上一蹿,直接亲在墨鲤嘴边。

    不是想亲那里,是沙鼠的脑袋就那么大。

    亲完就缩了回去。

    墨鲤:“……”

    果然是甜的!

    整只乎乎的沙鼠都是甜的。

    车夫没见着沙鼠占便宜,他规规矩矩地过来,垂首询问墨鲤是否还需要他赶车。

    江湖人特别是武林手有时会嫌车跑得慢耽误事,有时又觉得多个陌生人不好使,如果墨鲤摇,车夫就会把车留,自己回城去。

    结果墨鲤想了想,去车上拎了藤箱跟包袱,准备独自赶路,连车都不想要了。

    越早到庐陵郡越好。

    墨鲤施展轻功飘然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怀一只鼠,手里提着行李,包袱里还有五包心,嗨呀

    墨鲤:……严肃地思考起了胖鼠的牙齿健康

    ☆、第288章 余复叹之

    庐陵郡, 自陈朝起就是皇帝喜选给女封邑的地方。

    这里有数丰饶的采邑, 民密集, 地名也好听。

    当年宁王被封过来时, 附近还有兴平公主、东昌公主、泰和公主的封地。

    这三位公主都死在了齐代楚立,血染太京的那一夜。

    公主不像藩王需要去封地,宁王因为人在封地的王府而侥幸逃得一命,楚朝藩王只有尊荣,没有实权。不能手地方政务, 连王府私兵都不允许有,王府的官吏从上到都由太京派遣, 且三年一换。

    原本照邓宰相等人的想法,是决不允许皇就藩的。

    皇就跟公主一样在京城“养着”就行, 毕竟藩王坐大是历朝历代的心腹之患。

    但李元泽不肯,于是定了王爵不世袭的规矩, 例如宁王袭爵之只能是郡王,还必须重新换个封地,不允许住在父亲的封地上继承其父的府邸,余必须归京。

    陆璋篡位之后,江南亦是一夕变天。

    王府属官无从选择, 地方官吏惶惶不安, 很快就有武官投靠藩王了。

    当时江南之人齐声痛骂陆璋,不得立刻打过江,将这篡位小人千刀万剐。

    现在连庐陵郡的百姓都不想这事了,在官吏的, 齐帝暴,那边的人正过着苦不堪言的日。江南向来富庶,虽然现在没有楚朝那会儿好,可是没沦为暴齐之民就足够了,打仗得征兵的,谁家又乐意呢?

    更何况宁王好享受,王府原本所在的宁泰城比从前扩充了好几倍。

    筑起八尺城墙,外加固,开挖渠,更兴建了一座行,遍采江南佳丽填充。

    这倒不是什么稀罕事,荆王吴王也这么了。

    除了没有直接称帝,一应官制,乃至服礼仪,都比照着帝王来。

    宁泰城私底更被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