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太监的女儿 - 分卷阅读6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妃善用火铳,只是唯独差火绳一事,这火铳便能到达完,还请王妃再给火局一段时间罢!”

    季岚熙看着他的双,忽地笑了笑:“我本想再留一段时间的,只是... ...你是说火绳一事?这并不算什么,只需要在土硝浸泡一段时间,便能燃烧得又慢又稳定了。”

    土硝!袁东的心猛地一震,“原来竟是用土硝么... ...”

    “您的意思是,”他忽然兴奋起来,灼灼地盯着季岚熙:“以后咱们的火绳□□能够量产,能发给戍边的军士了?”

    “嗯。”季岚熙

    “太好了... ...”袁东喃喃,“真是太好了。”

    第四十九章 继位

    待季岚熙等人回到王府, 已经是日上三竿。

    王府门前停了几两偌大的车,侍卫们在门,把箱箧事一并装在里面。满枝一边指挥, 一边焦急地往外张望。

    她见季岚熙回来了,连忙急急地迎了上去,“王妃您可算是回来了!王爷正在里等您呢。”

    季岚熙眉微蹙, 看形势这样匆忙,难不成是盛京有变?

    她穿过垂门,只见赵衍在室着甲而立, 淡淡地看向窗外。他的额发似乎了些,细碎地撒在的鼻梁上, 薄微抿, 上的气势更加沉凝。

    “你回来了。火局现在如何?”那双鹰隼般漆黑的眸在她的上。

    季岚熙:“火局的师傅们果真了后装弹的手铳, 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研制才能送往各卫所。”

    “我朝的工匠,一向不逊于外夷, 只可惜这次是用不到了。”赵衍的砺的眉挑了挑,随即他的声音放低了一些, 转对季岚熙:“今日传来消息,季盛... ...你父亲在朝被人弹劾谎报辽东军事、隐瞒陕西民变一事。”

    季岚熙的心猛地缩了一些。

    照原书的剧,大郑之变, 也是赵衍登上帝位的最后一步,正是从季盛被弹劾开始!

    九边风雨飘摇,辽东尚有女真虎视眈眈, 让人最意想不到的是,最先起来的,是陕西。

    “今年四月至七月不雨,八月恒雨, 十月霜杀稼,又兼课税愈来愈重,民变也在意料之。”赵衍皱眉,“只是我没想到陕西巡抚这样昏庸,民变一成燎原之势,再扑灭可就不能了。”

    “民变一事,恐怕只是个幌。”季岚熙沉片刻,对赵衍说,“我们确实应该发了,陈昌黎的真正目的,怕不是弹劾我父亲,而是... ...”

    两人的目光汇在一,赵衍的目光似凝成实质:“他是在疑心,皇上已经驾崩。”

    “是,司礼监代笔批红已经三天了。这次弹劾,陈昌黎不皇上面,绝不能罢休。”

    若陈昌黎真的聚集门生跪在乾清,连季盛也撑不了几天,只能宣布驾崩,并且拿传位诏书。

    季岚熙的眸光闪烁,皇上虽然驾崩了,诏书确是真的,瑞王一系本以为自己和季盛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却没想到季盛没有任何动作,竟然真的照诏书顺顺利利地把位传给了太

    看着唾手可得的位他人之手,瑞王在盛京掌九城兵司,又怎能善罢甘休?到时候,盛京怕是要有一场大变。

    肃王也正是在这场大变之正式参加夺嫡之

    “你别怕。”赵衍的声音打了她的思绪。

    季岚熙有些惊讶地缓过神来看着他。

    男人的神明显有些动摇了,他的睛别扭地看向别,缓慢地说:“无论京如何... ...我会护着你的。”

    “那便如此吧,还请王妃赶快动。”赵衍只匆匆地扫了她一,便大步离去了。

    这人... ...没想到还这样别扭呢。

    季岚熙在心里忍住笑,快步追到门,对着远去的背影福了福:“那我便多谢王爷意了。”

    前面那大的影似乎趔趄了一,随即渐行渐远。

    季岚熙慢慢地直起,听着远士兵肃穆沉重的集结声,底一片沉静。

    京已经开始 ,虽然并不知原著赵衍是如何夺取王位,但今世有她和季盛在外相助,风险已然比书要小了很多。

    她轻声唤:“杨裴。”

    角落里一个影利落地现,抱拳:“王妃。”

    “从趾来的那一批粮、火,已经准备好了么?”

    这批粮是季岚熙在最初便早早准备好的,一直藏在趾一带,就是为了今日回京的军.备。

    “回王妃,盛行商行已经把粮运到旅顺港,另有一批在山东备用,随时可以开。此外,”杨裴顿了顿,又低:“前日里王爷的人过来,动用了盛行商行的钱章取十万两银,我本想跟去打探,没想到竟被他甩了去,还请王妃恕罪。”

    他用钱来什么?季岚熙摸了摸白皙的,辽东亏空的饷银可是在用她的嫁妆和银在填窟窿,现在连商行里的钱都不放过了。

    罢了罢了,季岚熙摆摆手,大方地:“以后他的人要来,你给了他便是,就不用跟着了。”

    不过这事可没完... ...她眨了眨,忽然透狡黠地神来,以后这利钱银,可少不得从国库里补贴给我。

    “我们走罢。”季岚熙缓缓地笑了起来,底却变得一片冰冷,“回盛京!”

    -

    盛京,乾清

    距离皇上不上朝,大小事务一律由司礼监秉笔,已经足足有十五日了。

    紫禁城外的天还是沉沉的一片,只有一线透茫茫的白,十一月底,盛京的空气已然刺骨。陈昌黎照例领着诸位大臣卯后,手上拿着笏板依次鱼贯而

    文渊阁大学士洪文凑到他边,眉低垂,低声:“今日陛还是没有上朝。”

    陈昌黎依旧是淡淡地,苍老而遒劲的双手抓笏板,并不声。

    洪文见他没有反应,有些焦急地:“首辅!如今陛的病不见起,怕不是... ...山西民变,驻守在辽东的肃王、云南的珉王等九边藩王又要回京面圣,兼之司礼监权,连御史弹劾都不能了!首辅万万要以国事为重啊!”

    陈昌黎缓缓地抬起,哼声:“司礼监的人不让外臣面圣,我又有什么法,还能不成!”

    洪文早已急汗,“依我看,怕不是陛早就山陵崩了,司礼监的阉党作,秘不发丧!您是 天文臣之首,若您都没有法,我们还能有法不成!”

    陈昌黎沉片刻,:“倒是有一个办法,只是我虽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