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在1972 - 分卷阅读6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把!

    苏慧兰当即就拿着白酒票买了两瓶新到的“北大荒”白酒,打算回去给大伯他们尝尝鲜。

    副品票也没留着,又挑挑拣拣买了些豆制品。

    最后,看买的东西差不多了,祖孙俩才转去邮局取包裹。

    邮局就在一家属区那条街的街,正好回去顺路。

    这个时间,邮局里的人不算多,苏慧兰没怎么费劲就拿到了自己的包裹。

    两个包裹差不多大,加起来能有十多斤重。

    祖孙俩等离开公社,走到路上,确定四外无人后,就把两个包裹都转移到了空间里,把前儿晚上事先好的两件大号“假包裹”放在爬犁上,包裹上有苏慧兰特意写上去的地址,还促狭的拿蜡笔画了个章,乍一看就跟真的包裹一模一样!

    祖孙俩就这么拉着这两个大“包裹”一路回到村里,从了村开始,不少人都注意到爬犁上的大袋,大伙儿也不识字,看见这两个袋不小就随打趣:“哎呀,三婶、兰老师,你们这是买了多少好东西啊,咋整这老大两个袋啊!”

    苏:“哪儿啊,这可不是俺们买的,这是俺们在滨河的不错的朋友,怕俺们兰兰冷不丁回来不适应,特地从那边买了给邮过来的?!”

    大伙儿一听都惊讶够呛:“啥,这都是人家邮过来的?”

    “哎呀,看这样式还真是邮包,里好像装的是粮吧!唉呀妈呀,这么大两包粮,那得多少钱啊!光邮费就得不老少!三婶,你搁滨河认识的都是啥人啊,也太阔气了!”

    苏:“嗐,那是俺们志原先的朋友,说一千、一万,这不主要还是为了俺们兰兰嘛!俺们这是碰着好人,天上掉馅饼了!”

    于是,祖孙俩在众人羡慕的目光到了家。等一屋关上房门,苏才抚着,松了:“哎呀,俺刚才可真张,就怕有谁来指着咱儿的包裹说都是假的!”

    苏慧兰就笑:“您张啥?假的就假的,人家多说咱!再说我前儿连收两张包裹单,有张老爷作证,谁也不会认为咱这是造假!”

    43.  包裹   等苏慧兰拆开包裹,巧了,王大娘……

    等苏慧兰拆开包裹, 巧了,王大娘也邮来了生、瓜,苏慧兰掂量着,每样差不多有三斤重, 估计大娘这是把她自家那节特供”的指标都给用上了!

    除了生、瓜, 里面还有一块军绿的斜纹布, 两块皂, 两副棉纱手, 还有两条今年初刚从沪市那边传过来就风靡整个滨河的“节约领”!

    这两条“节约领”一条白、一条是黑、白、棕红三式的, 苏看着喜, 当初在滨河逛百货商店那几天, 都赶上店里断货, 孙女想买也没买着, 这回好?,人家一就给寄来了两条!

    老太太拿着两条领挨个往孙女上比量, 不是白、还是,都把苏慧兰的小脸衬得白净净、灵灵, 好看的不得了!

    包裹里还夹着一封王大娘写的信, 信上开篇就“数落”苏慧兰是“坏丫”,当初走的突然也就罢了,给寄个邮包地址却不好好写,害得她又是跑厂里人事科找人帮忙查苏爸爸的原籍地址,又是到街所请警察同志确认她们当初的籍迁地,费了老大劲儿才找准了地方!

    王大娘说她寄来的咸特别好吃,家里孩们每次吃的时候都差抢起来,就是让她以后别再寄了,乡猪也不容易, 她们那里又那么冷,让她把那些都留起来自己吃或者换钱,还说苏慧兰是她看着大的孩,心里也把她当半个闺女,她不会跟她外,现在只要知她在这边过得好就行了。

    信的末尾又提到苏大旺一家上个月已经搬了钢厂家属区。

    原来,因为之前苏那么一闹,两的名声彻底臭了,苏大旺整日酗酒,工作态度不认真,到底在一次夜班的时候差闯了祸,厂里把他从平炉车间来,撵去挑煤渣的力工,这个活儿又脏又累不说,工资待遇照比一线的平炉工人还直接降了一半。

    苏大旺丢了好工作,苏婶婶堂的“临时工”也没保住,被人顺势挤兑来了,两实在待不去了,就钱求爷爷、告的给调去了城郊那边一个小冶炼厂,什么不知,总归是比不上这边钢厂的。

    这一家人是在王大娘写这封信的两天搬走的,走的那天冷冷清清,也没谁来送,估计以后也没什么机会再见面了。

    苏慧兰给苏念完这封信,老太太先是解恨似的大骂了两声“活该”,之后神便黯淡了来。

    苏慧兰知一定是想起了爸爸。

    对苏大旺这样的结局,她一也不意外,这个人心术不正,以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如今还能在滨河有个安立命的地方,已经算是走大运,就?是白瞎了爸爸和当初的那份心!

    不过她现在倒是盼着苏大旺能在新地方赶快站住脚,可千万别潦倒落魄的再回村里,她如今可是觉着老家的生活有滋有味的,虽然气候恶劣了,可她有粮、有、有钱,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更有她的亲人在边,她可不想让苏大旺那一家回来碍

    苏慧兰怕老是想着爸爸伤心,赶忙又拆开了钱伯伯家寄来的包裹。

    包裹里有用布袋分别装好的红豆、绿豆、糯米和两包红糖,还有一件衣。

    里面同样夹着一封信,是钱伯伯的女儿钱晓写来的。

    信上说他们一家很谢她寄来的咸和米面,想给她寄一些回礼,只是一直打听不到她的详细地址,最后还是凑巧寻到了她之前的邻居王大娘那里,才拿到如今的准确地址,所以回礼也晚了些。

    信里特意提到了上次苏慧兰去时留的那一百四十块钱,说她母亲自从拿到这笔钱就一直很不安心,因为他们都清楚当初父亲即便对苏慧兰有过帮助,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本来她母亲是想找个机会把这笔钱尽快还回来的,只是没想到十二月初的时候,她的爷爷突然生了场急病,没奈何将这钱动用了一分,如今他们家没法如数奉还,只好先欠着。

    末尾还说她已经到街报了名,等过完年就会到这边林场来,到时候她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会慢慢把这笔钱还清。

    随信附带了一张一百四十块钱的欠条,字迹秀丽工整,欠款人落款是“钱晓”三个字。

    苏慧兰记得这个姑娘好像比自己还小了两个月,今年才初毕业,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多才多艺,钱伯伯在世的时候最喜这个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