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在1972 - 分卷阅读5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接着讲

    她就随便选了前排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苏慧兰当众了名,立时闹了个大红脸,抓了抓帽,结结说了一句:“俺、俺叫田华”

    苏慧兰就把他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田华同学,这就是你的名字。”

    “的笔划比较多,但是这是正常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世上的很多,有父母之,兄弟之,夫妻之,更有伟大的信仰之!”

    “什么是信仰之?就像那些为了建设我们新国而不幸牺牲的革命工作者,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怀揣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为了持这个信仰,不惜抛颅、洒血,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信仰之!”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个‘’字笔画多,当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记得的它的每一划都代表着这个世上的一,或者一个关你的人。”

    说完,她对少年笑:“华、华,华!这是一值得称颂的,跟信仰之一样刻!田华同学,你的名字起的很好!”

    不料,少年听她这么说,脸上不但没有被夸奖的兴,反而还有些尴尬。

    苏慧兰正觉得奇怪,就听先前说认得“×”的那个年轻小伙站起来:“那个,苏老师啊,俺弟他是大,其实他叫‘田二华’,俺是他哥,俺叫‘田大华’……”

    苏慧兰:“……”

    虽然闹了小乌龙,但是苏慧兰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在她宣布结束后,周围立即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掌声如雷鸣一般,许久都不曾停歇。

    所有人都再次对苏和苏大伯一家举起了大拇指,再提起苏慧兰时更是满脸的敬重钦佩,叫苏慧兰心里也忍不住生几分成就

    35.  日常(一)   当天,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

    当天, 大队里不少人都给自家孩报了名,截止到第二天午,一共收了四十二名学生。

    这个数字在苏慧兰的意料,甚至比她想的还了一

    这四十二个孩, 年龄大致在8到12岁之间。

    在农村, 半大的孩已经能为家里分担不少活计了, 所以很多人家通常先只送一个孩来念书, 等过两年再送第二个, 这样拉开档儿, 既不耽误家里活儿, 也能稍微减轻负担, 一举两得。

    有格外会算计的, 也打着先送一个孩来, 等学会了再回去教其他弟弟妹妹的主意,反正不怎么说, 这个数字比苏慧兰预计的要好得多。

    唯一让她有在意的,是这四十二个孩里, 女孩只有十人。

    不过这现象不光是在农村, 她以前在滨河市上学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况,班级里男生的数量往往是女生的2倍以上,而且这个数量差距也会随着年级升而不断拉大。

    苏慧兰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很多陈旧的观念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她心里也曾针对这况设想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毕竟现在才刚开班,有些事为时尚早,况且光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她需要更多的支持者。

    当然, 也有让人特别兴的事,在这四十二名学生里,其有一个年纪最大的,就是之前被苏慧兰听岔了名字的田二华!

    田二华今年已经十五了,跟苏慧兰同岁,来报名的时候还有些惭愧的跟苏慧兰说,他可能不会念太时间。

    田二华家只有他们兄弟两人,虽然看着负担不重,但是他哥田大华也到了适婚年龄,家里正想攒钱给他盖新房、娶媳妇,而他哥后面还有他,以后用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所以家里现在其实是正缺劳动力的时候,少了田二华,家里担就全压在他爸和他哥上,他也于心不忍。

    苏慧兰对此表示理解,劝他不要有心理负担,还鼓励他即使哪天不能来了,也可以在家时间来学习,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也随时迎他课来找自己询问。

    在她心里,什么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勤奋的向学之心。

    田二华听了苏慧兰的话,大受鼓舞,一?方面谢苏慧兰的鼓励,也定的表示他会珍惜现在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即便等以后没法天天坐在教室里听课,他也不会放弃学习。

    对了,田二华现在改名字了,由原来的“田二华”改成了“田华”。自从听了苏慧兰讲的课之后,他就越发觉得“”这个字好,尤其和“华”字联在一起,特别有意义!

    他回家和家里人商量后,家里人也都支持他,在他来正式报名前已经先去找志国大伯把名字改了。

    由此还引发了村里一阵“改名”,开学第一天,班级学生名册那里满篇都是诸如“国”“党”“军”“民”之类的名字。

    志国大伯还给苏慧兰讲了个有意思的,就是吴二楞见大伙儿都给自家孩改名,也想凑闹,给他儿改一个!

    可是他能想到的,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叫了,他不愿意自家的命跟别人家孩重名,就在家绞尽脑,憋了好几天,最后可算想来一个:财!

    吴二楞对自己想来的这个名字特别满意,滋滋的就去找志国大伯改名字,赶巧那天屋里一帮人,大伙儿一听他起这名字,上就有人起哄:“俺说二愣,你知你自个儿姓啥不?你姓吴,‘吴’就是‘无’,那就是‘不’的意思!”

    “吴财就是‘不财’,就你们两那样的,给条鱼都不要、嫌费饭的主儿,你们家儿反倒不财了,咋的,洗心革面啊!”

    惹得大伙儿立时一阵哄堂大笑,吴二楞差没把鼻气歪了,骂骂咧咧就走了,到底这名字也没改成。

    听说吴大宝后来想给自己改名叫“吴宝”,可吴二楞一想起大伙儿说的那个“吴”就是“无”,心里也膈应,生怕把他的宝贝儿给“无”没了,说啥也不同意,把吴大宝气得在家里活嚎,赌气说再不去上学了!

    当然,玩笑归玩笑,有着四十二名学生、一名老师兼校的秀山小学还是在众人的瞩目闹闹开学了!

    开学第一天,正式上课前,苏慧兰把所有学生的名字都工工整整的写在了黑板上,教大家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

    孩们学的特别认真,因为队办公室的空间有限,为了节省地方,屋里只摆了七、八张方桌,大伙儿也都从自家带来那不占地方的方形板凳,通常五六个学生共同围着一张桌,每个孩都懂事的只守着自己那一小块地方,不轻易“越界”。

    学习工也很简单,写字的纸用的是白桦树,笔就用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