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 - 分卷阅读16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想起来了。”

    想起好久好久以前,钱塘有个姓谢的人家,朱门大、几代官宦。

    屋前是曲明堂,后面是宅大院,院里有湖塘锦鲤、佳木良草,红木回廊绕着假山寿石,兴盛雅致。

    想起谢家的小公芝兰玉树,磊落通透,谁见了都移不开,开便是一顿盛赞,说他君雅量、休休有容,少时便卓尔不群,日后必然能成大、光耀门楣,一生顺遂。

    那个小公,是她儿

    从父姓谢,单名一个问字。

    问,遗也。上天之馈赠。

    她以为这份馈赠能伴数十年,到她老了,到她故去。

    谁想,一个走街串巷的算命瞎说,小公都好,就是命不好。天煞孤星,亲缘绝断。

    瞎说这话的时候毫不避讳,就当着小公的面。

    对方毫不在意,一笑置之,客客气气地给了瞎银钱。

    瞎后来再无踪迹,谢家却真的开始江河日

    她是第一个走的。

    病膏肓、沉疴难医,走的那年,谢问尚在年少。

    好在边有个看着他大的老仆,能照顾几分。但她还是放心不、恋恋不舍。那段时间她总徘徊于谢家里外,日久了,居然慢慢忘了自己已经不在了,仿佛日一切如旧,只是家里人不太搭理她而已。

    她睁睁看着谢家一日比一日败落,最终一纸状令,上上百余人皆被诛尽。偏偏谢问错,死里逃生。还真应了那句天煞孤星、亲缘绝断。

    那个曾经芝兰玉树的公后来病了一大场,囚困与生死之间,久久不醒。

    某一日,她徘徊于病榻边时,不小心被拉了一个地方。

    在那里,谢家依然是朱门大,人丁兴旺。池里游鱼戏院边雨打枇杷。她看见久卧病榻的谢问披着罩衣,倚坐在回廊上,笑着跟边的老仆说话,手指捻了鱼,抛洒湖。

    那时候她不明白。

    要是现在,她一看就能知

    那是一个笼。

    笼主叫谢问。

    后世无人知晓,判官祖师爷解的第一个笼,是他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大病大灾也有笼。

    第85章 送行

    都说凡人突逢大病大灾或死亡, 灵相不稳、忧思过重,那些骤然袭来的悲痛混杂着万般执念,会让人画地为牢自缚其, 这就是笼。

    都说笼里的人在一场他们心里放不开的梦, 把人生生从梦里叫醒有时难如登天、痛不堪言, 所以这是个苦差。

    都说笼主顿悟的瞬间,大概是这个世上最骨悚然、也最痛苦悲哀的过程。

    ……

    如此,落在书册上不过寥寥数行,占不了几页, 像是最简单的理,后世判官每一个人都能倒背如

    学的人觉得理天生如此, 理所当然。却从没想过, 在最初,这是由人一字一句写的。

    那一世,张婉睁睁看着她家那位矜贵风雅又意气风发的公成了笼, 日日站在谢府的喧闹之,看着府里人来人往,耽于一场冗梦。

    再睁睁看着他自己把自己“叫醒”,亲手把那场梦拆得支离破碎。

    笼被解开的那个刹那……

    所有繁华的、兴盛的都像一般从谢问边褪去。

    朱漆回廊从鲜艳到灰暗、再到斑驳不清,最后吱呀响了几声, 断木落在地,砸起厚厚的烟尘。

    那些往来的人影笑着就远了, 如烟如雾,在风里散开, 又归于沉寂。

    谢问就站在那片沉寂之, 静静地扫视一圈……

    从此孑然一

    那场景实在叫人难过,张婉曾经以为自己永远都会记得。可事实上, 解笼的瞬间,她便跟着笑语人声一起散在风里,好好上路了。

    等她回里面走一遭,重回人世,四季早已不知转了多少年。生死一番,前尘往事谁都不会记得。

    她有过很多场人生,有时好、有时坏。有时喜乐平安、富足寿。有时一世寡,尝尽了苦

    她也见过数不清的人,有些话不投机、有些一见如故。她不知其渊源,像世间大多数人一样,把这统统归结为缘分。

    她早已忘了上一世、上上世、甚至更早时候的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她也并不记得自己曾经徘徊许久,注视过一个叫“谢问”的人。

    她更不会知,那个人亲手送别了他自己,踏了另一条路。从此世间再没有谢问,只有尘不到。

    等她想起这一切,寒暑已经走了一千多年。

    ……

    张婉看了谢问很久,有些慨然地笑了:“明明是要给你留信的,却忽然不知说些什么了。”

    他们曾经是家人,隔了一千年,又成了没有真正见过面的陌生人。

    以至于有太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谢问见她红着,良久:“那就说说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他温和地起了一个话,张婉说:“顺着一些痕迹特地找来的。”

    谢问:“找这里什么?”

    张婉叹了气说:“来还个心愿。”

    “谁的心愿?”

    “我。”张婉看向谢问,“有一世我生在了一个山野小村里,村里的人大多沾亲带故,都姓柳。所以叫柳庄。后来一场天灾,村靠着的那座山塌了,活埋了百来人。我也在里面,还成了一个笼……”

    她的目光又投向闻时,冲他也笑了一:“是你们笼,帮我解的。”

    闻时怔了一,也冲她了一

    “我记得,送我走的时候,你还问过我几句话。”张婉对闻时说。

    容,闻时已经记不大清了。印象里,似乎是问了几句天灾来临前的事,想看看有没有征兆或者蹊跷。

    “我怕那个不是天灾,而是人祸。”闻时顿了一,像十九岁那年对着尘不到一样,坦直地说:“在那之前我们也算到了一场天灾,卦象显示在松云山,所以我们给山布了阵加固——”

    “怪不得……”张婉说:“怪不得会问我那些话,是怕柳庄的天灾是由你们导致的对么?”

    闻时“嗯”了一声。

    “你还真是不知躲。”张婉摇了摇说,“别人要是有这样的顾虑,可能问都不会问那些话,那不是给自己揽祸吗?”

    她说完对谢问:“一千多年了,他倒还是那样。”

    谢问瞥了闻时一,笑了笑:“嗯。”

    “我当年其实也听他的意思了,所以……”张婉顿了一,“所以我藏了话,也避开了一些事,告诉你们没有什么特别的征兆,就是了很久的雨,山石又早有裂,确实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