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dao至黄 - 番外 开拓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裴浩瀚刚回到裴家的时候,的确需要结人脉,为接来要的事打开局面。

    但当时的黄十三,贫穷,穷得连童养媳都差卖了,落后,落后得读了几年私塾却连背三字经都费劲。这样的黄十三,无论用多么宽容的标准去判定,依旧够不上人脉的一丁

    所以最初,黄十三并不在裴浩瀚的结名单里。

    那日,裴浩瀚坐着车经过,车突然停了。

    裴浩瀚从车窗的间隙望去,见许多人围着,堵了半条街,车过不去,便问车夫:“何事?”

    昆青坐在车前:“黄家十三蹲在街角说故事呢。”

    裴浩瀚虽是初回人族,却已是耳聪目明,别的地界不敢说,坐镇的清县这一亩三分地自是门清的。

    黄十三不是个名字,正确的说,十三不是个正经的名字。

    小孩易夭,小的时候没有正经名字,大小在族里排行,黄十三的意思就是说这小孩在黄家行十三。小孩到了十二岁,若还活着,或是请先生,或是请族老,或是父母自己寻摸,总归要取个正经的名字。

    黄十三早过了十二岁,却是父母双亡,家族厌弃,穷得童养媳都要卖了,更没钱请先生,才有了这直接把排行名字的名字,黄十三。

    黄十三说故事的事,裴浩瀚也是知的,无他,也是穷闹得。

    黄十三前病着,童养媳被登门的债主得差自卖去青楼,如今虽然病好了,仍是要还钱。

    黄十三家里穷得,连笔墨纸砚都卖了,读书人最基础的替人写字赚取笔费的活儿也不了。况且他的字委实难看,狗爬似的,听闻原先不是这般难看的,虽谈不上风骨秀雅,终归是端正的,或是大病一场,伤了手,才这样难看起来。

    为了赚钱,黄十三便开始在街边讲故事。

    裴浩瀚前听人说起黄十三的故事说得不错,许多人听,但裴浩瀚觉得,再不错,也不过是故事罢了。

    没成想,这转就叫听黄十三说故事的看客堵了回家的路。

    当,裴浩瀚正想叫昆青绕,突然听见黄十三的声音,穿过层层叠叠的围观群众。

    “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满洲农业移民百万移住计划’,或骗或哄,来了30万日本农民,国东北。期间,日军通过占或极低廉价格制收购的方式,导致数百万国农离失所,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

    “1945年日本投降,日军撤离国,却带不走这些哄骗来的日本移民,20多万日本移民滞留国东北。这些日本移民不仅重复了当年国农民的历史,离失所无依无靠,更需要作为“替罪羊”,为当年在国犯暴行的日军赎罪,其多是妇女和孩。”

    “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日建,日本才开始着手为战后在华日本遗孤寻找亲人。这些遗孤,有的人回到了日本,但大半个岁月都在国生活的他们,除了语言不通之外,还遭到了家乡人的歧视和排挤,他们早已无法这个社会,比起在异国他乡,这片故土更让他们到孤独。后来,他们有的人选择回到国,有的人选择留在日本,希望一代会好好一些。”

    “这就是日本开拓团的历史。”

    “这说的,什么玩意儿?”买桂糖的大哥吐了一唾沫。

    “好像有意思,但是,又听不太懂。”卖字画的大爷捻了捻胡须。

    议论一通,围断了半条街的看客,只丢了三两个铜板便四散开来,大午的,赶着回家饭呢。

    “少爷,咱们也走吧?”昆青见人群散了,便要扬鞭。

    “等等。”

    裴浩瀚没走,他觉得黄十三的故事说得果然是不错,很不错,特别是那句“比起在异国他乡,这片故土更让他们到孤独”。裴浩瀚不仅没走,还从车里来,走到蹲在路边的黄十三面前:“我听小哥故事说得不错,可想过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