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要凉[重生] - 分卷阅读1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神来,见钟伯琛抡起凳就要照脸招呼,慌忙喊:“大哥!拦住他!”

    然而晚了,钟伯琛这一凳去,阿史那的脑壳顿时跟凳一起阵亡,木屑带着血飞了一墙。我大哥被溅了一的血,还被飞来的一凳儿拍到了脑门上。他赶忙抱着钟伯琛的后腰往回拖,钟伯琛也不说话,跟一老虎似的面容狰狞着只想吃人,蹬着往前窜,愣是让大哥抓不住。我急得一拍椅扶手:“我让你住手!我的话你都不听了吗!”

    钟伯琛立慢慢熄了火儿,但断了线的理智却不是这么好接上的。于是众目睽睽之,钟大丞相把脸埋在我的上,跪着哭了起来。我扶额,冲阿兰桑尴尬一笑,慌忙指挥人把我抬走,给丢人现的大丞相留

    阿史那显然没有主角光环,不如我扛打。钟伯琛这么一暴击去后,当天夜里,这位枭雄便咽了气。我大哥对此极度不满,认为阿史那死得太痛快了,本来想五分尸或者凌迟死他的。我一听“五分尸”四个字就直哆嗦,连忙让大哥优雅

    又过了四五天,大哥与阿兰桑谈好了事宜,表示承认阿兰桑的落为国家,双方达成了和平条约。阿兰桑如愿地拿到了阿史那的脑袋,说要带回去给族人们乐呵乐呵。我留住了她,恳请她多住几日,因为有个人想要见她。阿兰桑依旧不知玉佩的事儿,只是母后那边应当是得到信了,因为上官夏成功地见到了六弟,并把此事告诉了他。然而母后已经病到不来地了,只能经由车慢慢地送到此地,算来还得等上一阵

    阿兰桑不明就里,歪着脑袋问我有什么重要事吗。我语,一时间不知该不该直接告诉她实话。可是我该怎么说呢?说你很可能是我皇,小的时候被突厥人偷走了?

    我觉得我说不

    于是我们二人陷了诡异的尴尬气氛,惹得她家老爷们一个劲儿往她边贴,拿瞪我。这时我大哥再度闯了来,成功地解了围。大哥先是拿过一件袍往我上一,在我还没看清楚是个啥玩意时,又拿来一沉得要命的帽在了我脑袋上,然后把我背起来就往外走。我吓了一,慌忙问大哥要啥,我这般乖巧可又没惹事,你不至于没五分尸了阿史那就拿我当替吧?大哥不说话,我在挣扎一扭,发现这帽还带了个门帘,一串串珠一甩叮当作响,我便又好奇地甩了甩帽玩。大哥被敲得脑壳疼,无奈地低声:“老五,听话。”

    大哥这句话让我忽然回忆起了幼年时的光景。大哥很早就被封王了,尚未成年便跟着父皇南征北战。每每他好容易回一趟回皇,我便不不顾地粘着他,要他陪我玩。大哥累得要命,又挣不开我这狗膏药,只得叹息一声拍着我脑袋说:“听话。哥歇会儿就陪你。”

    我鼻一酸,趴在大哥后背上不动弹了,拿脑袋拱他的侧脸。这时我赫然发觉大哥的角好像亮晶晶的挂了滴珠,惊得我慌忙问他怎么了。大哥把我往上掂了掂,一边走一边说:“老五。哥到最后都没能去救你。”

    这怎么能怨你呢?那境地,选择救我就等同于亡国。然而我大哥这人比较小心,对别人对自己都不宽容。我正琢磨着怎么安抚一大哥,大哥牌列车却到站了,把我停在了一个大殿,然后将我放在正央的一八仙椅上。我一低,发现这八仙椅的扶手上带着龙,正想说这椅怎么跟个山寨龙椅似的,结果再一看自己的外袍,居然是件黄澄澄的龙袍。我顿大事不妙,想站起来却被大哥回了椅上,大手往我上一放,愣是如泰山压,让我缩着脖动不了。

    接着,一队队大臣走了来,自然而然地分列两边,三行大礼,然后整齐划一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茫然地看着他们,发现他们有很多人有熟,应当是九皋府里的人。我看见了苏澈,他穿着尚书的官袍,是件旧的,袖上还有补丁。我也看见了魏云朗,昂首地站在魏叔生前最喜站的右前方。钟伯琛不知何时换上了丞相的官袍,面带微笑地看向我。还有安将军,徐治,以及许多我叫不名姓的人。我就这么静坐着听他们一遍遍喊“吾皇万岁”,前模模糊糊地闪现着当年那些个老臣得知要亡国了以后,要喊几声“万岁”过过嘴瘾的场景。不知为何,竟觉得离的相似。

    我这般想着,便迎着群臣的目光笑了笑;转瞬我又哭了来,但瘪着嘴没敢声,只落了几行泪。南朝的群臣不知我在哭个啥,只有北朝廷侥幸活来的大臣们明白,跟着我一起抹了几串泪,甩土里祭奠了忠魂。

    沉舟病树,盛衰朝暮。一如四季的转更迭,“继承”二字也这般自然而然地延续了来。王朝繁歌不过一局棋,就如我当初所说的那般,我为棋,亦为执棋人。我也是旁观者,还是记载者。我不知这局棋到底能不能称得上千秋霸业,但好在不算单调无味,足够击掌叹一番。

    永兴二十九年。我在大哥与文武百官的胁迫,稀里糊涂地登基为帝。没拜天,也没走什么繁琐的过场,就跟列祖列宗的牌位们打了个招呼。时至今日,距我决定接了帝印的那天,已过去了整整十年。

    我没改国号,当了皇帝之后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没事儿批批折,上个早朝,跟朝大臣们打个招呼。南北朝廷当然顺理成章地合并了,我立大哥为摄政王,把烂摊往他上撅,自己成了个吉祥,揣着手四闹,调和一互相看不顺的南北朝臣。九皋府也解散了,大家各司其职,各尚书一日之便定了人选,竟无人有异议。

    后来苏澈告诉我,早在九皋府成立之初,老尚书们便私里挑选好了接班人。我想,这些个老分都是殿试前三,一个赛一个的聪明,想必早就料定我这倒霉皇帝够呛能找几个人才来,便自己个儿动手带徒弟了。

    一个礼拜后,母后终于被运来了,恹恹地靠在椅上向我微微抬手。我也靠在椅上,被人抬过去跟她来了场病号间的会晤。我们娘俩除了脑都不太好使以外,终于又有了个共同。我问她看见孙了没,母后,又嗔怪我这么些年没让她见大哥的儿,现在岑蛮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