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本要凉[重生] - 分卷阅读1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我木讷地,又慌忙补了一句:“您可一定得住……”

    母后突然咳嗽了起来,剧烈到令我胆怯。我手忙脚地帮她倒了杯,母后却推开了,将手伸衣领里,艰难地摘了随携带的玉佩递给了我:“哀家尽量……倘若哀家不争气了,你把这个给纯熙公主……当初哀家一再反对她跟睿儿的婚事,连件像样的件都没给她……这是先帝爷给哀家的,哀家贴到现在……”

    母后话说至一半,又开始咳嗽。我攥着玉佩束手无策,想给她顺顺后背又怕巧成拙。母后蹙眉冲我一挥手,示意让我走。我见母后着实难受,只得告退。

    刚走慈康,徐治快步跑来禀报:“殿,顾家人拖了三万担粮来,您看?”

    “传令去,即刻将粮送至东北边关。”我略微抖擞神,将母后给我的玉佩随手揣里。

    三万担,听上去虽多,但其实只勉够东北军撑上一阵。缺粮的不单单是东北,还有魏叔以及西北军。几日后,苏澈又来了回信,说阿兰桑已经把粮饷准备好了,准备夜间突围关。魏叔在关接应,此举风险虽大,但已经是最后的办法。

    我与兵尚书商量了许久后,同意了这个提议。我在嘉明殿里等星星盼月亮地等喜讯传回。一连将近两个月,一消息都没有,似乎是风平浪静。华光殿已经不用去了,因为早朝没必要上了。所剩寥寥无几的大臣们跟我一起缩在御书房静候佳音。

    然而我等来等去,却等了来披散发,浑是伤的苏澈,骑着一匹老,跌跌撞撞地跑了皇,跪在我面前满目晦暗:“殿……粮,运来了……但是……但是……”

    群臣惶恐,大气不敢地站在我后。我了一气,让陆久安先去找上官夏来。苏澈扯着我的儿带着哭腔说:“魏将军在运粮途,遭遇突厥主力,为抢粮饷,殊死一战……负重伤后,又逢突厥攻城。魏将军……以殉国了。”

    “什么?”我觉得我肯定是听错了,又或者是大白天里睡着了,了个噩梦。魏叔怎么会死呢?他那样勇猛的人,怎么会死呢?再者,突厥的主力在东北,怎么会突然调转了方向?

    苏澈告诉我,早在半个月前,突厥人就悄悄把兵力从东北一瞒天过海地调转至了北。如今北三关将领全战死,北方军群龙无首一退再退,折损近半。突厥已经驱直杀到了旌州。东被打到了安山,截断了东北军的支援。西北军路途遥远支援不及,又逢伏击被堵在了路上。已经无力回天了。

    我却没有心思听,只让上官夏把苏澈的伤势理好,兀自慢慢地坐回椅

    魏叔死了?他死了?

    啊,对啊。上辈的时候,他好像也是这个时候走的。那时的形势跟现在如一辙。终究都是要亡国了

    “殿。丞相大人的信……还是让您迁都。”吏尚书手指颤抖着把信从袖里拿了来。

    我没接。我怕再度看见钟伯琛那近乎乞求的话语。我又静坐了一会儿,听着群臣们劝我“节哀”,竟然连想哭的冲动都没有,只轻声问:“我记得,丞相说,再过半年,局势就会逆转?”

    吏尚书一愣,微微颔首。兵尚书上前沉声:“殿。微臣愿意率兵支援北方军。”

    “不。你去没用。”我起整理了一:“本王记得。当年父皇的最后一场战役,就是这么个光景。突厥上要打都城了,父皇御驾亲征,是将他们给打了去。那时我们的人仅有突厥人的一半,却赢在了军心。”

    “殿,殿……?”兵尚书大惊,应当是明白了我什么个意思,正在声,我看向他,朗声:“兵尚书安崧岭听令!本王将九皋府托付给你了。若突厥破都城,你带众人即刻去南方躲起来。待崇王与丞相凯旋,你们要尊崇王为君,听见了吗!”

    “殿!”众臣群起阻拦,脑袋磕在地上跟打地基似的生生磕了血迹。我却心意已决。

    天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但我偏要信天无常。这朝廷,失去得已经够多了,我是最可有可无,却又最特殊的一枚棋。纵然这死局已定,我也要搅和搅和,才不枉重生这么一回。

    我唤来三哥四哥,让他们立刻去南方避难。四哥听闻我要征,沉默了许久后突然从手上来一个小金镯往我手腕上:“这是父皇在我周岁时给我的。我病弱,父皇请了位僧,拿了这个“金箍”为我固命。如今我还活着,想必这东西有用。你且带着护。记着回来还给我,父皇就给过我这么一件东西,我还等着传给我孩呢。”

    “媳妇都没有就想孩……”我把袖拉了来,笑着看向三哥。三哥一愣,突然开始扯嗓嚎,四哥慌忙打了他一:“不吉利!”

    我又叫来红豆红枣,让她们照顾好岑蛮和母后,给了这对丫一把银票,留作日后当嫁妆。我把他们连夜送去了南方,终于没了后顾之忧。

    兵尚书率众臣堵着大殿不让我去。我让徐治把他们给叉走了,又带了一千禁卫军策。我本想留徐治守家,徐治却以死相一定要跟我一起走。上官夏说,你还是带着他吧,起码他会带兵打仗。另外你若不带他,他真能把自己脑袋给摘来。另外上官夏表示,他这个太医也得一起走,免得我再“旧疾复发”。

    我问上官夏怎不劝一劝徐治。上官夏苦笑自己太了解徐治了,劝了也白费。

    我没辙,只能带着我这犟骨的狗大队,以及我的专用太医。刚走了一半,陆久安居然也撵了上来,让我凑齐了一对儿“治久安”。我被他俩左右护在间,忽然让我回忆起幼年去听夫讲课时的场景。他们一边一个拽着我的胳膊,生怕我这脑袋不灵光的主了台阶。

    一路上我又敛了敛临城的守军,凑了一万人赶去跟北方军汇合。半个月后,我终于见到了北方军。此时的北方军只剩了不足一半,将领皆死却依旧在旌州固守城池,竟无一个逃兵。我对魏叔的兵心怀敬意,登城楼,见了守城的士兵们,问他们魏叔的尸何在。

    几个小士兵灰土脸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有人一瘪嘴了一串的泪,和着脸上的泥土跟魂儿画的似的:“魏将军的尸首在营里停着……但是……被突厥人割走了。”

    我,什么都没说,只让徐治把带来的人整顿一,然后派人探一禀报给我。

    我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