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 - 分卷阅读44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粮算是全军覆没了,陆莘唯一能指望也只有生丝,每涨一钱银,对于陆氏而言都是利好。也正因此,他才察觉到顾氏同样在丝市上推波助澜,这可有些人意料,毕竟顾氏不但生丝的买卖,同样也是有不少织机的,绝不可能让丝价一飞冲天。

    那顾三郎,为的是什么?难不成真是因为那位番禺来的方小公,才生了报复的心思?或者只是对吴氏不满,想要搅黄这笔买卖?

    不过这些蠢蠢动,都没有方陵本人值得关注。再怎么说,这小也是番禺来的,万一是为了赤旗帮打前哨,那如何对待就有讲究了。陆莘可没忘了,陆氏跟赤旗帮是有仇的,方陵是敌是友还很难说,值得费心思。

    然而就在陆莘绞尽脑,以为事正在计划推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把他给打懵了。他的好侄儿陆修,被吴明派人送了回来,听说是跟方小公起了争执,险些在清江馆动起手来。

    陆氏可是名门之后,哪里丢得起这样的人?陆莘见到陆修时,简直恨不能咬牙切齿了:“我不是让你好好待在家读书吗?还敢纵行凶,难不成你忘了之前那番置?”

    之前在番禺闹兄弟阋墙的把戏,害的他那大哥在官场上丢了人,因而借着由,以纵行凶狠狠置了一大批陆夫人带来的事。现在可好,陆夫人消停了,陆公又开始犯浑,南陈氏到底是怎么教女儿的,才能生这样的蠢货!

    陆修已经被吴明教训了一番,现在看到这位庶的叔叔,哪里还肯落,只:“你就不看吴氏的作为吗?明明是他们先跟赤旗帮的人勾结,若是真办成了,岂不是让咱家难堪?”

    陆莘被他的不屑的语气激怒了,就算是大哥的儿,是家又如何?他好歹也着陆氏的诸多商铺、田产,族辈都要礼敬三分,岂容一个小辈放肆!

    毫不迟疑,陆莘大声:“来人,把三郎禁足家,若是有人敢放他门,我定把那贼杖毙了!”

    陆修闻言立刻脚:“你可是看我爹落败了,也要来折辱我?别忘了我才是宗主嫡……”

    陆莘然大怒:“有你这等逆,兄才要坐不稳宗主的位!来人,还等什么?”

    一群亲随哪敢怠慢,拉人的拉人,捂嘴的捂嘴,才把这位小少爷拖了去。等人走了,陆莘一坐在椅上,重重气。陆修这小蛮横鲁,是该好好教没错,但是他说得也有几分理,吴氏看来是真跟那姓方的勾搭上了,不但跟人密会清江馆,还面教训了陆修,这是真谈大买卖的架势啊,他可不信只为了些许生丝,就能让吴明那个聪明人如此卖力。

    那他们谈的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吴氏是否也要跟赤旗帮联手,图谋更大的利益?如果成真,对他们而言可不是好事。唉,说到底还是他那个大嫂太过蛮横,若不是为了跟陆俭较劲,何至于此?

    想到这里,陆莘不由更慨了,他也是亲自打探过的,如今陆俭已经执掌了赤旗帮开设的银行,手里权柄怕是不小。这才是一等一的聪明人啊,若是当年大哥稍稍看重一些这个嫡,事何至于闹到如此局面?

    等等,像是想起了什么,陆莘突然坐直了。如此说来,赤旗帮也未必是他们陆氏的敌人啊,如果挤掉陆修,重新让陆俭继承家业,那是不是也能顺理成章跟赤旗帮搭上关系呢?这还真未必不可行,皇储异位,兄的仕途基本断绝,如今保住陆氏才是关键所在。这时候南陈氏反倒没那么重要了,那么压制那位续室,重新结好陆俭应当也不难啊。他那好兄可是相当的“能屈能伸”,多半也会答应来的。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被人抢去的远洋船队了,这一场简直伤了骨,惹得不少族人对赤旗帮恨之骨,想要弥补恐怕不太容易。但是话说回来,事在人为嘛,只要利益足够,没什么仇怨不能放,可以从计议。

    想到这里,陆莘的脸终于好了,然而一刻,他的眉又再次皱了起来。不对,这两日他可是让人看住陆修的,本没人在他面前提过番禺来客的事,更别提怎么说这小也是个在国监读过书的,哪能如此轻易就被人激怒,直接堵上门打人?这肯定是有人从作梗。

    那会是谁呢?一个名字冒了来,陆莘攥住了拳,从牙里挤了三个字:“顾三郎!”

    顾氏才是余杭最大的丝商,同样也是最大的织造商,岂能坐视吴家在背后招揽生意?而把自家这个蠢货架去,不但能搞坏陆、吴两家的,说不定还能直接让这场买卖黄了,可不就一箭双雕了?端端是好心思啊!

    可陆氏是好欺负的吗?就算大哥没了官职,陆氏也是江东数一数二的豪族,哪能任人摆布!冷笑一声,陆莘对:“去吴府递个帖,就说谢吴亮照顾家晚辈,我想请他吃个酒。”

    你顾三郎不是要搅局吗?一个吴氏还不够,再加一个陆氏,看你还能翻得什么来!

    这边暗涌动,在局外,有些人却已经开始咋了。

    “丝价还真涨了啊,怎么瞧着反倒是那几个世家力更多呢?”吕敬之是真对如今的局面惊叹了。他原以为那姓江的小妇人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不得他跟陆氏正面上。他吕家才有多少底,敢跟陆氏来的?

    因此应承也只是嘴上说说,吕敬之实际并不准备太过力。谁料只是短短几日的工夫,余杭的丝市就天翻地覆了起来,几大世家都有意无意的提丝价,这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到的,也让他的诸般准备落了个空。

    正想着要怎么继续行动,那位江夫人就派人送来了信,说是可以鼓动一些人,现在就乡收丝。丝还没上市,想要收丝只能提前定,如此一来可要压上不少现钱,那些蚕农、丝社说不定也会趁势涨价。但那些泥不在余杭城,消息不会太灵光,涨的价钱哪里能比的丝商们哄抬的价码。一旦定,再涨多少就都是赚的了,之后哪怕不要生丝,转卖那些契书恐怕都能赚一大笔。这样的好事,他当然不会错过。

    至于江夫人是如何安排,其他世家又打算什么,跟他吕家有甚关系?拿到手的好,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买卖他是定了!

    而吕敬之一开始动手,消息也自然而然传了去,不知多少丝商闻风而动,急匆匆带着船乡收丝,原本就涨的丝价,顿时又拉升了一节。

    这对于丝商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于开织坊的就不一定了。顾氏可拥有余杭最大的织坊,织机也有几百台,现在丝价猛涨不说,有人都开始提前收丝了,这对于顾云开而言,绝对称得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