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书生买寿 - 罗书生买寿(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书生买寿·第三回

    2020年12月26日

    上回说到罗贤本已死,又在鬼差,得以重回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然死囚牢,回忆起梦场景,如梦似幻,说不清虚实。放四周,黄荣等人早已离去,整个地牢静悄悄的,只有火把燃烧的声音。

    又过半晌,忽听一阵脚步声传来,罗贤心张,不知来人是谁。脚步声渐近,借着火光,罗贤发现只是一个狱卒前来送饭,不免有些失望。那狱卒将一碗白饭送至死囚牢前,左右窥探一,见无人注意,低轻声说:“恩公莫慌,小人一定救恩公去。”说着也不等罗贤说话,径直了地牢。

    罗贤又惊又喜,喜得是终于有人来救自己,惊得是小小一个狱卒,又有什么能耐可以放自己离开。他不动声吃着白饭,心颇有疑惑。

    吃完饭,罗贤背靠墙闭目假寐,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与之同时还有重拖地之声。这声音一直到了死囚牢前方才停。罗贤睁一看,见正是先前与他说话的那名狱卒,而在他脚边,则放着一

    狱卒打开牢门,将尸死囚牢,又拿衣服,对罗贤说:“恩公且先换上这衣服。”罗贤接过衣服,见正是一狱卒装束,他心疑惑,便待发问。那狱卒知其心所惑,只是摆了摆手,:“此地非久留之地,恩公且先跟我了这里,然后再详谈即可。”罗贤,快速除上的囚服,又将狱卒装束穿完毕。再看那,如自己一般材,亦是蓬垢面,只是面早已被利刃划烂,若只看材,几乎不可分辨。

    罗贤跟着那狱卒一路往外走,到得地牢,见两个狱卒早已醉倒在地,他不敢怠慢,跟着前那个狱卒一路了地牢。那狱卒脚不停,径直了衙门,然后一路走街串巷,直到一条胡同里,方才打开一扇偏门,和罗贤一起走了去。

    罗贤跟着那狱卒了屋,见屋简陋,想来其生活也颇为清贫。又有一妇人来迎接,观其服饰,也是颇为陈旧,更有数补丁。那狱卒见了妇人,:“快快饭,今日我与恩公痛饮一回。”

    罗贤到此时也不明白,为何这狱卒称呼自己为恩公。那狱卒又收拾了两张椅来,让罗贤坐了,:“家简陋,让恩公见笑了。”罗贤忍不住问:“你声声称呼我为恩公,我怎么却没有半印象?”

    那狱卒笑:“恩公不知此事也是有可原。小人名叫余甲,也是外乡人,祖籍离此有上千里。小人年满十四,便留老母,一人外,直到这平昌县里,才当了这么一名狱卒。”

    二人正说话间,那妇人早已端来两碗清。余甲将其一碗递与罗贤,又:“小人今年四十四,离家也有三十来年。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到了年关,更是难熬。”余甲喝了一,接着说:“我家那个婆娘,跟了我二十多年,虽然没给我生一儿半女,但还算贤惠,将家里持地井井有条。她对我说,不如请人写封家书回去,若家老母尚在,便接了过来,若不在了,至少也能得个准信,心里一块大石也能落了地。”

    罗贤听到此,已经大致了解了事经过,想来自己先前替他写过家书,也算帮了他的忙。果然余甲又:“我就是一个人,哪里会写什么家书,幸好在街上遇到恩公,得了一封家书,又请人送回老家,所幸老母尚在,便接了过来,在此地颐养天年。”余甲一边说着,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也有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这时那妇人也已经好了晚饭,余甲便请罗贤落座,桌上摆着数个小菜,只是皆是些素菜,没有半荤腥。余甲脸上有些过不去,对着那妇人喝:“恩公来此,怎能让他吃这些,快快了重。”一边又对罗贤赔笑:“恩公莫怪,这婆娘不懂事,我让她重新了便是。”不想那妇人突然哭了起来,:“我也知不能让恩公吃这些,可奈何家也无余钱,你的工钱尚未发放,我又到哪里去买。”余甲见她哭泣,更觉难堪,便要去打妇人。罗贤急忙劝:“我平日在家,也是吃惯了这些,这几菜正合我的味。”说着率先坐了来,夹了一茶放,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余甲见罗贤并未因饭菜简陋而怪罪于他,心松了气,急忙坐了来,又对着妇人喝:“还不快去壶酒来,我要敬恩公。”妇人忙去厨房了酒来,又拿来两个瓷碗。

    一肚,罗贤只觉全洋洋的,上那些伤也不再疼痛。余甲又:“恩公这回逃来,可有什么打算?”罗贤又喝了酒,心却是一片茫然,他想要报仇,却又不知该如何起,况且在这平昌县里,黄荣和张富可说是一手遮天,自己只要现在城,不消片刻,便会被重新抓走。若要城,非夜间不可,然而一到黄昏,四门皆会闭,连只鸟也飞不去,更遑论一个大活人了。

    难自己以后便只能一直躲藏在城不成,昼伏夜,犹如过街老鼠一般?!

    可是若只能这样,又如何为自己报仇?一想起王氏被黄荣和张富压在浪叫的态,罗贤便觉一阵怒意从心底直冲天灵盖,恨不得立刻找到三人,将他们碎尸万段。

    余甲见罗贤神不断变幻,不知其心所想,试探着问:“我看恩公面

    不定,不知可有什么难?”罗贤看着他,不知该不该将这家丑说。余甲又:“恩公若有心事,大可说给小人听,或许小人还能给恩公谋划策。”

    罗贤思虑半晌,最终还是将事原原本本说给了余甲知。余甲得知此事后,亦是怒得须发皆张,拍案大叫。他又说:“恩公放心,守城门的官差有小人的相识,到时让他关门时留一条,恩公趁夜逃城去便可。”说完他又想起一事,:“恩公若想报仇,便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便是苦读诗书,待来日考得功名,当了大官,再回来雪恨。”罗贤摇了摇:“昔日我也曾发奋读书,然而至今只是一个秀才,况且即使有了功名,踏上仕途,也要不短的时间,只怕到时功成名就,这些人也早就死了。”

    余甲见此,又:“既然恩公不愿再取功名,还有一条路可走,离此百里之外,有一座荒莽山,山上有一老,武功颇为,恩公若是拜他的门,学得一武艺,他日亦可血刃仇人。”罗贤大喜,:“若真能血刃仇人,兄弟这番大恩,罗贤无以为报。这荒莽山虽在百里之外,倒也不算遥远,只是我也不认得那老,也没有什么,又如何能够让人收我为弟?”那余甲也只是听途说,并不认识那老,只能安罗贤一番,罗贤虽然有些气馁,但好在能够了这平昌县,倒也算是不幸的大幸了。

    罗贤在余甲家住了几日,余甲招待地甚是殷勤。到得第三日,罗贤突然想起先前鬼差一事,急忙同余甲说了。余甲:“此事不难,三十万纸钱也容易。”当便去了铺,换了三十万纸钱,又在角落里烧了,如此罗贤方才安心。

    诸事已毕,余甲便与罗贤二人悄悄到得城西,此时已是夜晚,街上早已无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