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放三千里 - 分卷阅读3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不知不觉竟睡着了,这一觉睡得十分舒服,梦里洋洋乎乎。

    梦醒之后宋凤林看到自己竟然依偎在刘湛怀里,刘湛一手搂着他,一手拿着《天地域志》研究。

    刘湛见他醒了立即遂自荐。“我给你当床怎么样?我睡觉不打呼也不会动。”

    宋凤林。“……”

    刘湛每日都在遂自荐,只可惜没有一次成功。

    之后云书院的学们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包括山上新开的十几亩田,几十人忙活了几天很快办妥。

    转到了五月,乡试第一场在五月初十,田间地里的事一结束,刘学渊便加对学们的教导,云书院有十五人考童生,都在五月这一场。

    刘湛不太了解历史的科举考试,就大楚而言,乡试在每年五月上旬一年一考,县试在每年夏初一年一考,府试在秋初三年一考,会试在来年开也是三年一考。

    据刘湛所知,大楚行的是科举和九品正制并存的制度,考上举人之后得世家举荐才能当官,如果微寒没有世家举荐,即便考上举人一辈当不上官的人也比比皆是。

    至于考士,那是世家的特权,非世家不能报考。

    去年新帝开恩科,云书院三名秀才全落榜,今年还有一场,如果再失败就要等到三年后再试,因此刘学渊特别重视,他让宋宜均每日都守着吕树生等三名秀才,提前半年开始备考。

    乡试那一天整个武源县城仿佛过节似的闹,十里八乡的学都汇聚一堂,县城里每一家茶尞酒肆全都人满为患。

    三日后放榜,整条石板街锣鼓喧天。

    “恭喜刘院,贺喜刘院!”

    云书院去了十五人竟了八人,其闻青山考上了童生!

    报喜的人很快就围了云书院众人落脚的林记,衙役不会主动给乡试考生报喜,这些都是看了榜单过来贺喜的百姓,运气好顺便讨一两个铜板赏钱。刘学逸早有准备,最早来报喜的人都给发了一个铜板。

    曹壮曹鸣两兄弟举着闻青山,张小满李小连周明韦成贵等少年前呼后拥兴得举着闻青山游街。

    刘湛在林记里坐着不凑这闹。

    云书院一了八名童生,最小的年仅十三岁,这样的录取率在武源县里是一份,刘学渊今天光是应酬便笑得脸都僵了。

    之后六月上旬县试,云书院又三名秀才,一时刘学渊的名声在当地更盛。

    武源县因地偏僻乃齐云山六县最穷的县城,一直以来没有正经的书院,想要求学只能到邻县。

    趁着这波书院又引来了一批学

    说起云书院,如今蒙学堂已经人满为患不再收人,蒙学堂大多都是附近乡村的农家弟成绩良莠不齐,刘学渊正与宋宜均商量给蒙学堂分班的事,计划分成甲乙两班。

    把有资质考童生的学生分来上甲班,把初学和愚钝的学生分在乙班,乙班每半年一次小考,小考成绩合格都能升上甲班,至于老师的问题正好刘学礼平日里无所事事,在乙班教孩写字认字刘学礼也能胜任。

    同时宋宜均建议乙班三年为期,学生学满三年毕业,换而言之如果在三年无法升上甲班就要从云书院退学,这也是给云书院设了一个门槛,有些孩确实愚钝,学了半年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的大有人在。

    在宋宜均的帮助刘学渊终于定章程。

    即便刘学渊定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仍然有许多学慕名而来,读万卷书考科举为的就是功名,哪怕是只有秀才的功名,也能在县城里谋一份面的工作总比

    很快云书院的宿舍又满了,如今家里刘学渊三兄弟要教书没空闲杂事,像盖房这自然由闲人刘湛负责。

    刘学渊发了话刘湛可以自己看着办,刘湛便大手一挥又在云书院后面多盖了三排土房,并砌了围墙回廊把教学区和宿舍区分开两个院,刘湛瞧着土墙不好看,又让工匠把书院和刘家屋的里外全都用石灰刷白,顿时云书院的气象幡然一新。

    当时刘湛怂恿刘学渊开学院不过是想着能多,没想到云书院被刘学渊办得越发红火。

    刘湛也曾担心云书院名声太盛会不会惹来杀之祸,毕竟刘家并非寻常百姓,直到沛县令差人送来贺礼激刘学渊教化百姓,刘湛才放宽了心。

    教书育人功在千秋,不过是教几名秀才罢了,左右也当不了官,除了给沛县令添些政绩,旁的又改变不了什么。

    第19章

    “还差二十四两银……”

    夏至正是一年最舒适的时候,刘湛无力的仰躺在炕上,屋里两边都开了窗空气对凉风习习,就连旺财也舒服得翻肚

    许是杀得狠了,最近野猪林里的野猪数量锐减,从前上山运气好时能猎得四五,如今一天也难碰见一两

    宋凤林宽他。“万事开难。”

    刘湛无奈。

    “大哥。”就在这时李小连抱着一个匣来。

    刘湛继续摊着,宋凤林给李小连沏茶。

    “大哥,这个你先拿去用。”李小连把匣送到刘湛跟前。

    刘湛疑惑的起接过,一打开匣里面是五两一锭的白银,一共有五锭,刘湛立即回李小连怀里。

    “这是你娘留着给你成亲用的银,怎能随便拿来。”刘湛严肃

    李小连把匣放到刘湛跟前。

    “大夫人跟我娘说了不忙给我娶亲,说是……”李小连有些羞赧。“说是过两年家境若有好转给我寻一门好亲事。”

    这两年刘家开办云书院办得红红火火,虽然家境不如县里的富殷实,但是胜在名声好。

    自刘湛满了十五,上门说亲的媒婆都快把刘家的门槛踏坏了,赵氏放了话家几个孩的亲事待过了十八再考虑,如此方消停。

    李小连又:“这些银左右都是放着,大哥有用便先拿去用。”

    “你就不怕我把你的银贪了不还?”刘湛心里激。

    “大哥是有本事的人怎会看上这。”李小连憨厚的笑了。

    刘湛拍了拍李小连肩膀。“谢谢你。”

    有了李小连的帮忙,刘湛总算是凑齐了百两,如此他本坐不住,立即去寻刘学渊。

    刘湛寻过来时,刘学渊正和宋宜均说起北疆的战事。

    燕兵大军压境,连苍霞平原三座县城,颜氏军不敌节节败退,燕军铁骑令北疆百姓闻风丧胆。

    “苍霞平原是北疆大楚门,颜氏一族在苍霞平原大权独揽却不作为。”宋宜均摇叹息。

    燕军铁骑在苍霞平原几,如无人之地,苍霞平原民不聊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