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亲王 - 分卷阅读1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董鄂氏:“……”她应该没有得罪五嫂,难说五嫂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话要她怎么回答啊。

    幸好一会儿十三格格和十五格格来了,成功引了纯茹的注意力,也顺利帮董鄂氏解了围。

    “五嫂新年好。”十五格格冲着纯茹笑。

    纯茹回笑:“十五格格新年好,十五格格今天穿得真好看。”

    “谢谢五嫂。五嫂,我给你看一样东西。”十五格格从袖里拿一只掌大的小木狗,把狗的尾转动了几圈,那小木狗竟然自己在桌上爬了起来。

    “五嫂,这是送给你的。”十五格格骄傲,“是我亲自的哦。”

    纯茹连忙夸奖她:“十五格格真厉害,五嫂很喜这个礼。”虽然这小木狗的原理只是依靠几个齿的转动,但十五格格现在毕竟才八岁,过了年也才九岁,就能这样致的小东西,可以算是天才了。

    一边的十三格格趁人不注意翻了个小白,什么她得呀,拆了好几个汗阿玛赐来的西洋表才凑够合适的齿呢。还好汗阿玛看十五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亲,实在是可怜,非但没有怪罪来,反而又赐几个新表,外加一个钟的西洋师傅,这才把这小狗来呢。

    翊坤的小宴开始,康熙赏赐给宜妃一晶糕,一八宝糯米饭,都是宜妃吃的。跟着一起用膳的小妃嫔们连忙夸赞宜妃好福气,了祖母。万岁爷心里还想着呢。

    纯茹心里默默慨,其实宜妃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在现代还有好些事业女人还在奋斗呢,到了这儿,却到了祖母的年纪。宜妃也不再穿些鲜艳的衣服了,更多的是雍容华贵,但也显得老气。

    宴过旬,太和殿的太监又来传话了。趁着这个喜日,康熙顺便把第三代小皇孙们的名字给赐了来。饺和汤圆终于可以不用在新年的时候吃自己了。饺的名字是弘皎,汤圆的名字是弘旸,都是散发日光的意思。而且,显然康熙也是听说了两个孩的小名,才能取和饺汤圆字形如此相近的名字。饺前一片黑暗,不会太和殿的人都知他的小名了吧。

    很显然,从饺对五阿哥的旁敲侧击,他得知了这个悲剧的事实。五贝勒府的两位小阿哥——饺和汤圆的小名已经在朝传遍了。

    饺的悲伤逆成河,从里回来后就待在屋里闷闷不乐。因为饺和汤圆是两兄弟,年纪又还小,纯茹脆让两个孩睡在一间屋的两张小床上。

    “怎么了,饺你今天有了名字,不开心吗?”汤圆坐到饺的小床边,轻轻推了推他,“阿玛让人在园里放了冰雕和雪雕,可漂亮了。饺,你陪我去看看好不好?”

    “不好,不好,一也不好。”饺踹了踹小床,“现在所有人都知我们的小名是饺和汤圆了,你就不觉得生气吗?”

    汤圆有些迷惑:“为什么要生气?这两个名字不是很好听嘛?”而且小茹妈妈以前就喜叫他汤圆啊。

    饺都快没脾气了,这个臭哥哥一也不懂他的心思:“一也不好听!而且我一也不想别人在吃饺和汤圆的时候就想到我们,太丢脸了!”

    汤圆摸摸饺:“我听额娘边的连翘说,其实额娘最开始想的名字是包和油条,后来才改成了饺和汤圆。饺,你想想,你是觉得饺好听,还是包好听?再说了,包和油条是几乎每天都要吃的,饺和汤圆只有在年节的时候才吃吃。你再想想,是不是叫饺比叫包好多了?”

    饺被汤圆说的乎乎的:“好像这样一想,叫饺好的。”

    “就是嘛,我一直觉得饺叫饺这个名字很可啊。”汤圆向饺手,“好了,饺,陪我去后园看冰雕吧。”

    “好,等我穿好衣服。”饺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拿起大棉袄就往。三岁之后,额娘就不许嬷嬷帮他们两个穿衣服了,一定要他们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他现在穿衣服的速度已经比阿玛还快了。

    “我们走吧。”饺床,穿好靴,拉上汤圆就往园跑。门外守着的小太监连忙跟了上去。

    园里的冰雕真的很好看,有小兔,有小鹿,还有大老虎和海东青。

    “哥,这是什么?”

    “这是国……熊猫,”汤圆连忙改,“黑白相间的,圆的,和你一样可。”

    饺对可的东西不兴趣:“那这个呢?”

    “这是海豹,呆呆的,也很可。”

    “那个呢?”

    “是企鹅,一会游泳的鸟,笨笨的,和你一样可。”

    饺:“……”

    他哥怎么回事?

    怎么一直说他可

    而且他怎么觉得,之前他哥关于饺这个名字的解释,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作者有话要说:

    汤圆:弟弟真好骗,好可啊!

    饺:好想哪里不太对劲?

    -------------------------------------

    旸,yang(二声)

    皎,同皎

    第69章 收回澳门

    四年后, 康熙四十二年。

    三月,五贝勒第九次向远在江苏的康熙请旨,请求重启和牙人的谈判, 收回澳门。

    此前几年, 五阿哥都曾向康熙请旨收回澳门, 但是康熙都未曾有所正面回应。

    朝众人对此事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却是应该收回澳门, 扬大国国威;也有人认为澳门不过小小渔村,且牙人一直向大清缴纳贡银, 租给他们也无妨。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五阿哥是闲着没事找事

    但随着港贸易额的逐渐增大,甚至占到了大清财政收的四分之一。这一次,康熙终于同意了五阿哥的请求。

    康熙命五贝勒为首,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为辅,两广总督为他们提供兵力支持, 到广东和牙人相谈关于澳门事宜。

    谈判队伍一路乘船南

    夹板上,五阿哥靠在船沿着河风。

    李光地走到五阿哥边, 捋了捋他那,问:“这几年,阿哥一直在为收回澳门之事劳心费力,不知为何?”

    五阿哥笑:“李大人觉得我这么是为什么呢?”

    “澳门, 弹之地, 自前明起就有大量的牙人在此居住。从前,牙向前明贡财,如今,牙人向大清贡白银, 一向乖顺。”

    李光地凝视着越面的鱼儿, “阿哥想要收回澳门,微臣猜测, 原因有三:其一,圣上几次南巡耗资大,收回澳门,获利更丰;其二,阿哥这几年除了忙于蒙古之事,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