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亲王 - 分卷阅读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奇勋,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

    ——《康熙起居注》

    温僖贵妃贵妃册文:

    朕惟王化始于宜家、端重闱之秩。坤教主乎治、允资辅翼之贤。爰沛新恩。式循往制。咨尔钮祜禄氏。笃生勋阀。克奉芳型。秉德恭和。赋姿淑慧。佩诗书之训、声华茂着掖。敷纶綍之荣、锡用光典册。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贵妃。尔其祗勤夙夜、襄壸范而弥嗣徽音。衍庆家、佐妇职而永膺渥眷、钦哉。

    第14章 康熙诗词大会

    临近年节,紫禁城里也多了些喜庆的颜。太监女们也各个喜气洋洋,换上了新衣,准备迎接新年。

    尚书房的课,却还是照常开展。因为圣上有规定,为了让阿哥们用心功课,尚书房只在各大节日放假一天。也就是说,除了元旦、除夕、冬至、万寿节和一些重大典礼,尚书房的阿哥们全年无休,都要乖乖来上课。

    这日恰好起了鹅大雪。瑞雪兆丰年,正好政务也理得差不多了,康熙诗兴大发,带着几个的大臣到尚书房,准备找几个儿连诗。

    康熙命人准备笔墨纸砚,又叮嘱几个阿哥:“太和大阿哥,你们已经大了,自己作诗。剩的阿哥年岁尚幼,可以只背诵前人诗词。”

    “是,汗阿玛。”诸人答。

    “如此,便先以雪为题吧。”康熙笑,并邀诸位大臣一同评鉴。因众阿哥以太为尊,所以由太先答。

    太胤礽沉思片刻,望着远屋脊上的白雪:“夜半游萤远庾愁,携书携剑又登楼。朱檐玉脊堆香雪,不与神作白眸。”

    康熙:“意境开阔,联想悠远。不错不错,保成果然大有。不过书意不,立意不,你还需继续琢磨,多读古史。”

    “是。儿臣多谢汗阿玛教导。儿臣必将更加勤勉读书,不辜负汗阿玛的期望。”胤礽拱手。

    “嗯。”康熙看向大阿哥胤禔,“保清,你呢?想到什么了?”

    大阿哥胤禔抓耳挠腮,犹豫了半天,才:“嗯……大雪……大雪……大雪纷纷落地,都是皇家瑞气。然后是……嗯……什么……”

    康熙无奈地摇了摇:“保清,你这打油诗,真是……欸,不提也罢。你好好跟着师傅读书,别只光顾着骑课,你的满语课、蒙语课、汉语课,也要好好努力才是。你小可记着,别再让你师傅过来找朕告状了。”

    “是,汗阿玛。儿臣知了。”大阿哥胤禔低,心却有些愤愤。他怎么可能连首像样的诗都作不来呢?虽不能像太那般成章,但也不至于连首打油诗都作不完,不过是此时朝形式大好,太威望愈发涨,他要避其锋芒罢了。

    “保清,你要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你的师傅们可是三天两来找朕告状。以前还有小五,现在他改好了,你也别被弟弟比去。”康熙叹了气,“咱们满人,虽是上打天,却不能上治天。望你谨记于心。”

    “是,儿臣明白。”汗阿玛的意思是他也有希望吗?大阿哥有些犹豫,心升起野望。

    除却太和大阿哥,剩的阿哥们都还小,所以康熙也不勉他们,只当听过就算。

    “胤祉,你呢?要背什么?”看着三阿哥被衣服裹得圆的样,康熙忍不住笑了,这孩怎么还这么怕冷?

    当年荣妃虽然生的孩多,可夭折得更多。

    太皇太后认为是荣妃没把孩养好,他觉得恐怕是这百年的殿里死的人太多,气重,大人没事,但是小孩净,可能有所妨碍。再加上小三这孩是早产,更是虚弱,所以不得不忍痛把保清和他送去,给信任的大臣抚养。至于保成,他是储君,自然不能住,自己是真龙天,有他亲自抚养,自然能让保成平平安安。

    前些年虽已经把保清和胤祉接回,但他忙着政务,又要顾着保成和保清,倒是忽略这孩了。康熙难得地对胤祉升起一丝愧疚。

    三阿哥摇晃脑,显得他的更圆了些:“惠连发清兴,袁安念卧。余故非斯人,为兼懒惰。赖兹尊酒,终日聊自过。”

    “你这背的是什么玩意儿!”康熙的那一丝愧疚在听到三阿哥的背诵容的时候一消失得无影无踪,“为兼懒惰?赖兹尊酒?为皇,难你就打算这样聊聊度日!朕看不过是故作清!”

    “汗阿玛,我只是随便选了首诗来背。”三阿哥委屈极了。他只是昨日刚好背过这首诗,如今顺来罢了,至于诗的义,那是别人写的,与他无关啊。

    “哼——”康熙不来台,脆忽略,“你怎可随意而为?你为皇,难事事都如此随意吗?”

    三阿哥呐呐不言。

    有了三阿哥的前车之鉴,之后的小阿哥们更加小心,生怕被汗阿玛责怪。

    四阿哥思索片刻:“六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康熙:“诗选的不错。愿吾儿将来能念此初心不改。”

    “是,汗阿玛,胤禛谨记。”四阿哥悄悄松了气。

    五阿哥看了康熙一,期待:“尽丰年瑞,丰年事若何。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全场寂静,过年过节的,五阿哥背什么不好,偏偏背这诗,多不吉利啊。不知的还以为在讽刺皇上呢。哪怕像三阿哥一样背首清孤傲的诗也好啊。四阿哥那诗,虽也有讽喻,但尺度却不会太过,但五阿哥这首诗,这讽刺朝廷无清官的立场就太过鲜明了。

    “小五,你可知这诗是什么意思?”康熙严肃着脸。

    五阿哥沉默了一,答;“回汗阿玛的话。胤祺明白。”

    “你果真明白?”康熙的声音有些发凉。

    五阿哥:“是。”

    太胤礽对着五阿哥使,五阿哥只好说:“这首诗乃唐人罗隐所作,此诗虽以《雪》为题 ,但其立意不在咏雪景,而是借题发挥。罗隐此人生于唐末,象频发,苛政猛于虎,又有额地租剥削,使农民无论丰歉都于同样悲惨的境地。”五阿哥小心翼翼地看了看皇上的脸,“但如今大清政治清明,汗阿玛文韬武略,南面已平。您必能开创一片盛世,成千古一帝。”

    只是五阿哥心里犹疑,瑞雪丰年,果真如此吗?这朝哪一人不在称功颂德,这盛世真如他所见吗?

    康熙哈哈大笑,五阿哥的额:“小五,你啊你,我看太后娘娘说得没错,这些阿哥里,就数你最油嘴了。”

    五阿哥作一副嬉笑脸的模样:“儿臣所言皆发自肺腑,汗阿玛,您可不要冤枉儿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