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仙【古风艳情话本】 - 第一回 奉观音夫妇喜得女 见不平母子行仗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奉观音夫妇喜得女 见不平母行仗义



    人世缘天作定,

    岂由人力谋求和?

    有缘千里来相会,

    无缘对面不相识。

    这四句俗语,说的便是世上婚姻一事,实乃命注定,前生缘法,绝非人力所能勉。要论他错的多,只消看那丑郎妻,男逢悍妇的,都是有苦难言,无病投医,叫人不能无恨。

    如今我说这一小说故事,便是桩意外姻缘,在了北宋仁宗年间,适时国泰明安,风调雨顺,能人辈

    此间政史暂且不表,单说两浙路湖州府有个归安县,早年间属钱镠吴越国,后因归顺赵氏,奉还王土,故以归安为名。

    这县的父母官姓沈名卿,表字临甫,原是河北贝州府清河县人士,寓江南。此人年少成名,锦绣文心,更难得为官清正,听讼明决,治民安盗息,人人称颂。

    他浑家孟氏,小字燕绥,生得如解语,比玉生香,更兼才思捷,文采斐然,是个难得的玲珑心肝。

    卿本与她意相投,两心相印,只可惜归家数载,唯有一条不甚如意,便是膝犹空,依旧无男无女。

    所幸归安县外不十里有座灵泉寺,背依山,面朝湖光,供奉的送观音香火鼎盛,听闻极是灵验。夫妇二人算计一番,挑拣日沐浴焚香,备上纸烛前去求祷。

    到得宝殿,果见法相庄严,莲座一排泥塑娃娃有男有女,各个圆。孟氏看得心喜,当即便盈盈拜,一片真心诚敬,嘴里念念有词,过后又让近旁仆妇添了好些香油,才相携去了。

    过上几月,果然邀天之幸有了,等到十月胎满,临盆之际得了个女儿,生得粉团模样,玉雪可人。父母在心,唤她弥真,又取了个名叫,真真是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又怕碎。

    这般如珠似宝地大,等到弥真三四岁上,已会趴在母亲膝脂粉,又常效着父亲咏诗词,一派天真烂漫惹人怜

    哪知好景不,莲诞日里跟着仆从挤了会闹,待要回转却不见了影。一行人将城里巷颠倒翻遍,心已凉半截。显见得是被哪个天杀的拍拐了去,泥海,怕是凶多吉少了。

    孟氏得了消息便一栽倒,醒来哭着要找女儿,闹个不住。沈知县心亦是沉痛,只因还要兼顾公务安抚妻,面上虽不显,没过两日却生了白发。

    且说这一天,县衙外来了个癞痢和尚,破衣烂衫一酒气,嘴里颠来倒去几句疯话,徘徊不去。有人见他可怜,便施了些米面,那和尚却一概不受,反倒仰面倒地,撒起泼来。见着人群拥簇指指,门上没了主意,赶忙转去报给主人知

    沈知县整顿神转门来,竟也不嫌和尚腌臜,亲自扶他起来,:老师父,可是有甚难为?何不随我小坐,闲叙片刻,也好助你脱困才是。

    这一片拳拳切切的民之心,怎不令人动?那癞痢和尚不免笑了,却并不作答,只晃不住咏唱,踉跄着往北边去了。

    众人仔细分辨,却是:菰城外古渡,晓月轻风伴孤舟,莫问儿何去,可向莲台座逢。

    有是好心接好报,夫妇俩得了指,只不知要往哪宝刹去寻。孟氏却忽然想起那一段求得偿的往事来,心里想着莫不是大士显灵,不忍我骨分离,故而显相助。

    此番念作定,便再坐不住,一叠声唤了仆从车,要往灵泉寺去。

    这一路思绪万千暂且不表,却说弥真那日与家仆走散,不消片刻便被一个裹青布慈眉善目的老媪抱将起来,嘴里了颗裹了的糖

    到底年幼无邪,不知人世险恶,小女娃儿只当又是个新奇的游戏,加上甜滋滋的,反倒拍手嬉笑起来。俩人一路赏莲一路走远,到得天将暗,一乘孤舟衔明月,驶向太湖山,再寻不见踪迹了。

    弥真这时方知个怕,哭喊着讨要爷娘,少不得暗地里挨上几个掌,才勉忍住哭腔沉息睡去。

    一夜沉沉浮浮,到得三更,那老媪爬起来梳洗一番,将弥真一绸缎衣裳尽数换了,权扮作祖孙模样。只等天亮上岸,便要在平江府暗娼发卖去了事。

    此一遭打算原是她老了的,却不想沟里翻船,栽了大大的跟,此乃后话。

    这里先说太湖风光,虽比不得西湖婉约多姿,却也明媚开阔。东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广为三万六千顷,其洲屿星棋分布,不胜收,曾有诗云:四八云端岛,峰连七二葱;湖平天宇阔,山翠黛烟朦。

    湖上有个古渡,不知建了多少年月,每日里南来北往客商不断,是个闹的所在。

    这一日天刚破晓,一队人轻车慢行,正打北边而来。到得渡,那车上来个面貌端丽的妇人家,一双妙目隐隐笑,甚是可亲。手边牵着的小郎君看似不过七八岁年纪,却老成持重不苟言笑,可喜生得朗眉星目,俊秀非凡,想来日后必是人龙凤。

    岸边看客啧啧称羡,那边厢妇人说要往南去,予了一角碎银,赁条船来。一行人安排妥当歇息片刻,便计较着上船起行,却不想那小郎君倒住了脚,只把一双睛转向个抱着女娃儿的老媪。

    此二人正是弥真和那夭寿的拍。小人儿在船晃了一夜,此时上得岸来,所见所闻全然不识,眶里便泛起泪,扁了嘴嚎哭起来。那老媪贼心虚,一面避着人专捡女娃儿腰拧了一把,一面腆着笑脸跟周遭的船客搭话:瞧我这小孙女,,闹个不休,可要累煞我这一把老骨了!

    听者不免笑言几句,又见弥真团团可,反而赞了又赞。两厢里闲话说尽,互个别,自要去了,却不知这一番作为正被个小郎君瞧在里,疑心顿起,遣人拦将来,倒也不提旁的,只说看这女娃儿面善,像是哪个亲戚人家的生小

    那老媪先是一惊,到底不动声,只笑:这位小爷莫不是看差了?咱们乡人家,厚的,哪能跟闺阁里的千金小比?

    说完便掉要走,不想又被个壮的仆从堵在面前,一时又气又急,竟闹起来,破骂那小郎君仗势欺人。挣扎间倒将随系着的褡裢抖落开来,弥真那一的绸缎衣裳。

    这老媪原想着将这衣裳送到当铺里也能典得几个钱,却没料到此时倒成了落脸的把柄,一颗心揣在怀里怦怦直,当便撒了孩要逃,被人一把住动弹不了。只一张嘴还得自由,一径赌咒发誓,说自个儿是在路边捡了这女娃,见着可怜,绝不提拐卖之事。小郎君哪里肯信,径自捆了送衙,了却一桩官司不提。

    来往行人将这一场变故看在里,无不拍手称快,又见一旁缩着发的小人儿,一张玉小脸泪痕斑驳,瞧着好不可怜模样,幸而聪明伶俐,一向着南边,知要坐船家去。

    那小郎君便央了母亲,好人到底,送佛送到西,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