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会zhong田 - 分卷阅读5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等着了,运过来的稻,全过称后才会卸在晒谷场里,等到最后一车稻上完称,最后的结果就来了。

    四十七亩梯田,一共竟然收获了近六万斤的稻,算来亩产居然有一千多斤,这绝对是大丰收了。

    这个结果,就是姜沁渝也没有料到的。

    不过今年风调雨顺,对梯田的收成也是有一定的加成的,但这样的产量,还是让在场的诸多村民哗然了。

    这个产量,如果是良田的亩产,自然是不稀奇的,但是梯田的数据,就真的有些夸张了。

    因为梯田往年的植产量都不,基本上家家心里都有数,每亩能有个六七百斤就已经是烧了香了。

    村里人都对这个产量表示惊奇,这会儿一个个都神激动和期待,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尝这个所谓的新品兰苕米,味到底如何了。

    如果真的连味都比杂稻要好的话,那怎么选择,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尽快给村民们尝尝新产的兰苕米,这一次周婶还专门组织了村里的几个婶,把三天前的第一批稻收割后,就晾晒烘并且脱壳了,午的时候就已经把大锅饭都给煮上了。

    这会儿称完了最后一批,村还在带人清算结果的时候,周婶这边已经把米饭还有准备好的杀猪菜都上桌了。

    为了宴请这次来帮忙收割稻的村民,姜沁渝还专门从村里的何屠家里买了一只整猪,杀猪吃品尝新品大米。

    等到吃到刚新鲜炉的新米,一群村民顿时就控制不住了,一个个都加快了自己扒饭的速度,生怕锅里的饭不够,赶吃完了去盛第二碗。

    刘叔在尝到兰苕米的第一之后,也不由得愣住了,和同桌的几个村对视了几后,都是一脸的震惊和不可思议。

    这些村都不是傻,自然能明白这样的大米意味着什么。

    如果来年村里真的能全面植这新型农作,对村里来说绝对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

    “吃饭吧,吃完了晚上我们先急开个会议,明天召集全村民开会。”

    刘叔摆了摆手,让准备开说话的村先别说话,吃了饭再说。

    那几个村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一个个都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这兰苕米的味,超了大家的预料之外,在之前还有质疑的人,在尝到这个大米的味后,也都齐齐打消了怀疑的念,只将全副心神都落在了这个新米本上。

    产量,味好,这样的稻不大批量植才是傻吧?

    这个时候,村里只要是有脑的人,都知跟姜老二家打好关系,对明年他们的粮收成至关重要,一个个心里都打定了主意,来年不现什么况,他们都要定不移地跟着姜家这个大丫一块儿新型稻。

    姜沁渝也满意这个结果的,虽然说实话,这批碧梗米的味,其实跟系统产的大米味上稍微有一差距,但如果不是老餮的话,基本上是吃不来的。

    而且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样的米,已经是非常优质的了,绝对是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味

    如果家家都吃这样的大米,别说是就菜吃了,光吃饭估计都能吃好几碗。

    谭新国也提前得到了消息,知姜沁渝这边的梯田里植的碧梗米终于要收割了,这几天一直在给姜沁渝打电话。

    “怎么样了啊?”谭新国好奇姜沁渝这边的度,这会儿村里还在吃新米宴呢,他的电话又打来了。

    姜沁渝笑:“产量不错,四十七亩梯田稻,一共收获了六万斤粮。我自己家里的良田还了五亩,不过这五亩需要等收割机收割完毕后才能知产量,但我去看过田里的势了,肯定不会比梯田那边差就是了。”

    谭新国闻言也是激动不已,他贪心得很,直接就

    “你那梯田里的六万斤粮,我这边全要了!”

    姜沁渝笑了笑:“你好歹再等等吧,这可都还是,等晒了再说吧。”

    稻谷刚收回来重肯定要重很多,但晾晒过后肯定就要轻不少。

    现在姜沁渝的系统仓库里已经囤积了很多碧梗米了,到时候这些也是要手的,这么多稻,光是谭新国的店肯定吃不

    她打算将空间里的稻去,替换到谭新国的店里,因为东川府对材的要求相对较,来吃饭的绝大分都是老餮,若是忽然从空间材换成普通材,很容易就能让人吃区别。

    至于剩的,估计用不了多久,到年节的时候,就会陆陆续续地有线订单前来订购了,不说多了,光是刘业那边的师大附小,要的肯定就不是小数目。

    当然,因为是明罗村的普通植的兰苕米,和空间产的碧梗米味上稍微有一差异,姜沁渝准备在价格上给与刘业一定优惠,不过就算只卖八.九块一斤的价钱,对姜沁渝来说,这些大米也绝对有得赚。

    而且到时候这些大米的价格摆在这儿,村里人看到价格后,也绝对会受到刺激和鼓舞。

    要知村里产的杂稻,脱壳后也多卖到两块四五,而未来如果他们植这兰苕米,却能卖八.九块一斤,就算少一些,卖个七八块,对村民们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到完全无法想象的价钱了。

    而且碧梗米的产量,目前分田到,人均分到的田差不多都是八分到一亩左右,良田的植产量肯定比梯田,再加上碧梗米不像杂稻,早稻和晚稻的品质有那么大的差别,上半年和半年的两季植,差不多能为村里人均增产三千斤粮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照一斤碧梗米最低卖七块一斤的价格来算,单是靠田,这些村民一年的人均收,都能达到两万五以上,甚至更多。

    两万五看似不多,但这是人均,村里正常的家,最少也是三之家,有的甚至达到了七八人,每个人两万五以上的收,算来每个家就非常可观了,甚至比村民们外打零工几年赚得还多。

    所以姜沁渝不愁这些村民们不动心。

    当天晚上,刘叔就号召村委开会,把姜沁渝还有姜爸都给叫过去了。

    而且父女俩一村委办公室,就被奉为了座上宾,这还是姜爸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受到这么的待遇,这让他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乐得找不到北。

    有女如此,他与有荣焉,哪怕对于自家闺女搞的这什么兰苕米,他一问三不知,甚至能听得懂的分都不多,他依然十分骄傲和自豪。

    村委的人这会儿把姜沁渝简直视为了香饽饽,生怕给来的条件会让这姑娘不满意,所以村委提前就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