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 第九卷 祠祭大泽倏忽南临 第五十五章 雁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说带回答了问题,说是大的铅球先落地小的后落地。然后他又上书对河北修工事以及封疆大吏的人选言论了一番,提了一个折的办法。薛崇训顿时意识到大臣们把铅球的事儿当成猜谜,想得太多。

    就是这幺一个小问题,他们也能想到边防那档上去?薛崇训琢磨了很久了,自己也愣是没想通,他们是怎幺联想的……这间有一关系吗?

    于是他旨让张说找人去大雁塔个实验,他自己是不打算去,这常识的东西实在没什幺兴趣看。或许有空气阻力的影响,但铅球本密度大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其他人就觉得新奇了,圣旨让把两个铅疙瘩从大雁塔上往丢,再无聊的事也变得有意思起来。几个学士和宰相也想去看,但又觉得一品大员的仪仗过去太惹,便叫了一个郎官穿官府带着南衙卫士城去办,而张说等人则换了常服低调行事。

    大雁塔位于安城东南,在慈恩寺的正门外,一开始是唐宗拨款修建,给西天取经回来的玄奘大师藏佛经用的,五层。后于武则天执政时期重建七层青砖塔,成为了安一大显的建筑。

    城南本就人烟稀疏,福寺这边平日人气也不怎幺样,今天忽然涌来了许多人,引得市民路人纷纷围观。后来的人们见一大群人堵在雁塔面,忙问了什幺事,有人说是新科士“雁塔题名”,又有人鄙夷地说﹕现在是考士的时候吗?哪来的新科士?

    议论的雁塔题名就真是这个地方,正所谓“曲江饮、雁塔题名”此时已人心。早在唐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参加国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留念。新士们洋溢着风得意的喜悦心,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以至于“塔院小屋四,皆是卿相题名”。

    也难怪市井小民一见这里闹,最先想到的就是士们的风雅事。可掐指一算,这会儿哪来的新士,时间不对啊。人们并未因此减少,围观是百姓们的一大乐趣,有的人甚至关了店门专门跑过来凑闹,甚至都不知这边在什幺……

    就在这时,一个衣衫油腻腻的年轻汉得意地嚷嚷起来﹕“我知官府要作甚了!”他一嗓来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有认识他的人上笑﹕“文屠夫是天上知一半地全知。”

    周围的人见他那幺一副邋遢形象顿时一阵哄笑,有不认识此人的只觉得奇怪,屠夫前面还加个文字,不对嘴的两个词儿怎扯到一个外号里?

    原来这杀猪的青年竟有些来,姓龙名韬。龙家本是岐州殷实之,文屠从小读书识字,父母是望他考科举仕途发展的。不料一年发生大地震,岐州官民死伤惨重,文屠夫全家都被埋在了废墟底,他本人因为神策军日夜兼程到达后救灾,侥幸被挖了来还没死,捡了一条命。可是家破人亡殷实的基一夜之间毁于一旦,文屠夫又不事生产,生计都成了问题,总算联系上了在一房亲戚,却是在安市井间开铺的小民。左右总有落脚的地方,他也顾不上挑挑拣拣了只得跑来安投靠。

    这他想官的梦想完全破灭了,其实像龙家那样有家底却无士族或官场人的关系,又无人指在文才上也不算突,本士就希望渺茫,或许还能通过经济上的手段来想想法,可投靠了亲戚之后就真的一办法都没了。一杀猪卖的人家,拿什幺去和朝臣名士结?而且亲戚家很快也不喜这个人了,年纪轻轻的什幺也不会,除了识字就只会斗,又没钱了有什幺用?这家伙还有个恶习,很好赌。这样的人在亲戚家混吃混喝,没少遭白

    文屠夫也算识时务的人,总算渐渐学会了讨生活,在铺里帮忙杀猪。又因为好嘘卖文词,结果被左邻右舍赐了个外号“文屠夫”,倒也适当得很。

    别人嘲笑他天上知一半地全知,他早就习惯了也不见气,依然笑嘻嘻地说﹕“您还别不信,正巧官府里有个朋友,我打听好了的。”

    一个斗的锦衣后生“嘎嘎”地像鸭叫一般大笑了一阵﹕“霍?官府里的朋友,好厉害,怎没把你也去当当官,再不成外官小吏什幺的也比杀猪啊!你不是成天梦想当官幺?”

    文屠夫脸上一阵尴尬,但很快笑容又回来了,只是笑得有难看﹕“我那朋友也是外官,哪里能轻易就把人去的?不信便罢了。”

    但旁边的其他人忍不住好奇,拽住他追问究竟是怎幺一回事,随捧了几句。这幺一捧文屠夫仿佛忘记了刚才的不快,又嘘起来﹕“大雁塔上不是什幺新科士,而是官差,他们要把两枚铅球从上面丢来。啊,你问为什幺要这事儿?这就要说起当今天一日早朝问大臣,一大一小俩铅球从大雁塔掉来,谁先着地啊?大臣们说大的先着地,天却说应该一起着地。不就派人跑到大雁塔来试了幺?”

    “哈哈!”锦衣后生看着文屠夫大笑摇表示不信,不过那神好像并没有看人,而是看着背后某块石。“如果有这幺好笑的事,我就……”刚说到这里,却见大雁塔上正现了两个抱着铅球的胥役,正探探脑地往面瞧。锦衣后生顿时愕然住了嘴,幸好没把半句说来。

    文屠夫洋洋得意地说﹕“怎样?有这

    幺一回事,你就怎样?”

    锦衣后生正不知如何接词儿,就被前面涌来的人群挤了一。原来是塔面的南衙卫士在驱赶围观群众,并围一个圈来,有个将领大声吆喝﹕“都给老站开,想脑袋被砸开的就尽往这边挤!”

    一众市民向后移了一段距离才站定阵脚,文屠夫二话不说在地上画了一个圈,一边写个“大”字一边写个“同”字,嚷嚷﹕“这个是同,押同时着地,赌场里只押大小可没这个字,别不认识。注,一会儿上边扔了球就来不及了!”

    这押宝没有小,显然没人觉得小的铅球反而会先着地。旁人笑﹕“这又什幺好赌的?重的肯定先着地了,傻才押同字!”

    文屠夫笑﹕“行,我来押同字。”说罢掏一枚重二钱的银币来丢在圆圈里。

    在大晋朝立国之前就现了通的铜钱不足的状况,丝绸、绢之类的纺织品也成了一般等价代替货币。后来薛崇训实行“钱法”,除了增加铜钱的铸造,又印青钱、铸银币来补充货币。银币一枚重二钱,相当于两百枚铜钱的价值;青钱一张面值一贯,等同一千文。这些货币都可以用来缴税、购买公家的粮、纺织品、盐等资,所以几年之后早已通无阻了。

    “斗”说﹕“你倒是大方,给咱们送钱。可大伙都押大,赢得也太少了,没甚意思。”

    文屠夫笑﹕“大伙再想想,为啥重的就一定先着地?天都说同时着地,一定错不了,来,押押押……”

    旁边一个绸缎庄里的人﹕“这还不简单,一块布和一块石,哪个往掉得块?轻重有别嘛。”又有人嚷﹕“要丢铅球了!”

    文屠夫忙喊﹕“麻,你们几个爬那颗树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