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 - 分卷阅读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柔便一前一后地来了。

    李暄看到是李晔先来,目光闪过一丝诧异。当初他娶王慧兰的时候,因她是县主,他还没到今日的军职,所以是让王慧兰先走的。可李晔娶的是堂堂郡主,品阶比王慧兰还,竟然甘愿屈居在他之后?再看李晔后立着的女,清丽华贵,貌不凡,岂是王慧兰之可比的。

    王慧兰一看这架势,便知木嘉柔特意让了李晔,在人前给足了自己男人的面。而李暄心里势必想到她门那会儿,两相比较,肯定不会痛快。

    这骊珠郡主看来没那么简单。

    嘉柔上前向李绛和郑氏行礼,李绛回礼。嘉柔说:“媳妇请安来迟,还请大人和大家恕罪。既是在家,媳妇便只是李家儿媳,还请两位尊座,受儿媳奉茶跪拜。”

    这些礼仪,她嫁之前,崔氏都细细教过的。人前敬三分,总是不会错。何况她从未把自己的郡主之位看得有多么贵。

    李绛听她这么说,心倒是有几分赞许。原先还怕南诏是化外未开之地,哪怕份贵为郡主,也上不了世家的台面。可看来,此女倒是得起李家儿媳的名号。

    郑氏一直在打量嘉柔,也没听清她到底说了什么。看到李绛坐了,她也连忙跟着坐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

    人拿了垫过来, 李晔和嘉柔跪,依次给李绛和郑氏奉茶。她为公公准备了一纯金的茶, 给婆婆的是十二支簪, 都是崔氏帮她挑选的。郑氏看到婢女将那锦盒打开, 每支金簪上还镶嵌着颜不一的宝石, 心惊愕, 面上却没显来。

    她原以为那南诏是边陲之地, 不会有什么好东西。想不到嘉柔手如此阔绰,送她的东西,比其它两个生在都城里的儿媳都要好。南诏这两年的境况她也有所耳闻,以为云南王府破落了,因此没太把这个见面礼当回事。准备的东西,跟嘉柔给她的相比,就显得寒酸了。

    郑氏犹豫不决, 李绛便看她。他给了嘉柔一袋金饼, 给新媳的东西, 都是婆母准备的。他一个大男人, 自然不会这些。但见郑氏迟迟不把东西拿来, 两个孩还跪着,不知她在搞什么名堂。

    李晔看见嘉柔送给母亲的东西十分贵重, 到欣的同时, 又见母亲态度扭扭的, 就猜到她准备的东西, 恐怕拿不手, 怕在儿媳面前丢了面

    母亲一向节俭,却没想到在这样的事上也置不当,怪不得父亲把馈之事都给了大嫂。李晔看向站在郑氏后面的苏娘,苏娘袖里藏着两只金镯,是郑氏的陪嫁,她却不好意思拿来。

    苏娘接到李晔的目光,知他有办法救场,拍了手说:“老糊涂,夫人赏给郡主的东西落在屋里了,这就回去拿。”

    郑氏不记得自己还准备了什么东西,但苏娘已经行礼退去了。

    “别跪着了,先起来吧。”李绛沉声说。郑氏连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落在屋里,他有些不满。但当着孩的面,也不好责备她。

    李晔伸手扶嘉柔起来,十分护的模样。嘉柔想他可能是要在家人面前表现两人的恩,便合地笑了笑。夫妻俩这般甜的样,落在外人的里,自然是各有各的想法。

    刚才嘉柔送的东西,王慧兰和郭都看在里。她们当初门时所送的,虽然也是百里挑一的好,但跟嘉柔的比起来,却逊多了。郭倒没什么,她一向看不上郑氏的小家气,也不馈,自然不会在乎这些。

    云南王怎么说也是藩王,还有清河崔氏作为外家,她从来就没有小看过木嘉柔。

    王慧兰却不得不在意。她在李家掌馈,务必要到上信服,地位才能巩固。因此惯于察言观,面面俱到。郑氏也好,嘉柔也罢,她注意她们,就是不想有人来撼动她的权力。说句辛酸的,她除了这个馈以外,还有什么?

    边的那个男人,本就不她。

    苏娘去了没多大会儿,便捧着一面回来。这面算不上多珍贵,好在分量很足,不会显得寒碜。王慧兰和郭之前府的时候,郑氏送的东西与这个差不多,这样一碗端平,她们两个也不会有话说了。

    郑氏不知苏娘打哪里来的这一面,见她全送给嘉柔,还有疼。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大方地说:“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拿着玩玩吧。”

    嘉柔诚心谢过,这段小曲很快就过去了。整个过程,她都表现得辱不惊,大方得。这跟王慧兰打听到的骊珠郡主,完全是两个人。

    李晔又带着嘉柔见过两位兄。李暄在神策军任职,一凛然正气,人也十分大。他淡淡地,介绍王慧兰。倒是王慧兰地说了两句:“我就不见外了,直接叫你弟妹。一直都盼着四弟回家来住,如今又多了弟妹,以后家可就闹了。”她笑着让宝芝呈了一个盒过去,里面是一支玉簪:“弟妹天生丽质,想必玉也很衬你的肤。这簪的图样是我自己设计的,找工匠打来。弟妹若不嫌弃,就收吧。”

    王慧兰是都城里有名的才女,她因相貌不众,就拼命在才艺上弥补,因此那支兰很显别致。

    嘉柔愣了一:“这么贵重的东西,我怎么好意思收?再说,我也没给大嫂准备什么……”

    “一家人不说这么见外的话。你喜,我就兴了。”王慧兰笑着

    李晔在旁柔声说:“既是大嫂的一番心意,你就收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大嫂。”嘉柔顺从地收,暗暗记住回去选一样东西,送到王慧兰的住答谢。

    李晔又带她到了李昶和郭的面前。嘉柔已经在崔府见过郭了,一礼,看向她边的李昶。

    李昶跟李晔得有几分像,大概都肖父。但李晔给人温如玉的觉,李昶则显得有些沉。听说他年纪轻轻已经是的度支员外郎,前途无量。可在裴延龄的掌,早就乌烟瘴气,不会有什么淤泥而不染的好官。

    这都城里的世家大族,关系实在是错综复杂。李晔之嫁给了广陵王为妃,说李家应该是支持太这边的。可是李昶却在帮舒王的人事,李绛好像也没有阻止。

    大概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亦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李绛看他们都互相见过礼了,以还有公务为由,先行离开。众人起相送,李暄和李昶也相继告辞。他们都有职务在,平日在家的时间本就不多。李昶走过李晔边的时候,看了他一,什么都没说就去了。

    等他们都走了,郑氏才松了气:“家还有些姬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