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娘子猛于虎 - 分卷阅读14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杨劭诉苦,便将这事上了心,隔天上朝就向皇帝推荐了杨劭。

    连名字都没说全,玉衡帝那眉就拧到一去了,听完潘朔的举荐,玉衡帝早就在心里划了叉。

    会稽郡这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不了,一个理不周那都会酿成大祸。

    就杨劭理自己婚事那态度,把萧府理的都一分为二了,脑袋瓜明显是缺的货,他怕把这么大的事待给他,他胜任不了不说,再把他这个皇帝装里,扣个他识人不清的大帽。这对于一个想名垂青史的皇帝来说,是多大的伤害?

    而且,因为萧大娘和杨劭这事萧家两兄弟分家,正是舆论最峰,这时候给杨劭安排这个个差事,那不是摆明打萧司空的脸吗?

    用脚后跟想都没任何好的事,玉衡帝是不会错的。

    当即就把潘朔的提议给否了。

    “朕看,要不就谢常侍上?”玉衡帝思前想后,还是他耿直有才华又一心为他分忧的谢显是最佳人选。

    第157章 埋的太

    潘朔那清秀的脸胀成了紫茄:“其实,我看……臣看杨将军真的不错,臣的提议皇上是不是再考虑看看,我都……和杨将军说了。”

    玉衡帝一听气乐了:

    “怎么着,你当你谁,玩儿一言九鼎呢?你提议朕就得照办?你还私底和杨劭说好了,你们这是私相授受,买官卖官呢?!”

    “不不不不,不是,臣不敢。”潘朔越说越急,抓耳挠腮地难受。

    “臣也没别的想法,就是看杨将军是个人才——”

    “你还能看他是个人才了,你也是个人才。”

    “……谢皇上夸奖。”怎么听着不像好话?

    潘朔没往心里去,一门心思解释私相授受的事,倒把魏得胜给笑的几乎,短了几寸。

    “那个,臣就是觉得杨将军武艺,赤胆忠肝。皇上当初不也是看杨将军是个人才,所以才留在边封了个近将军吗?”

    “最近,萧府的事儿闹大,他觉也烦躁,不知所措,臣就想他既能为皇上分忧,又能躲去建康城清净清净,未免不是件好事。”

    为啥他越解释,皇帝的脸越黑?

    潘朔后知后觉地想。

    “他还知烦躁啊,一件好事让他理成这样,萧家都快让他给作翻天了,还跟你诉苦,没担当!”玉衡帝想起潘朔说杨劭是个人才,心里就膈应,老虎就没有打盹的时候吗?

    再说杨劭的功夫的确是没的说,一个打三个,可明显智力跟不上力,好好的亲事让他理的七八糟,结亲堪比结仇,这让他这个皇帝拿什么信任他,给他机会?

    “行了,朕可不你给杨劭许的什么愿,杨劭又许给了你什么,还是你就纯粹是替朋友,反正这事儿不能给他,你一边儿待着去。把谢卿给朕叫过来,朕有事儿吩咐他。”

    玉衡帝不耐烦地直摆手,往边杵这么个槌,太后是让他当磨刀石,磨砺他这个皇帝的心涵养呢。

    都让皇帝嫌弃的直脸了,潘朔脸再厚也没脸再继续磨了。皇上可不是他姑母,只要脸厚包吃个厚,你不吃都往你嘴里。在皇上这儿,得知退——

    这是他跟皇帝表兄弟二十多年快三十年,最近这一年才得的结论。

    他推荐杨劭,是因为杨劭是他朋友,可是皇帝选择的谢显,也是他朋友啊,而且是他那无所不能,呼风唤雨,贵且正直的好朋友,潘朔想明白了就兴冲冲地跑去跟谢显报喜。

    其实早在玉衡帝犹豫了小半天都没定人选的时候,谢显已经想到了皇帝心的最佳人选很可能是自己。皇帝忧心的不过是如何开让他这个弱多病,不知何时就请病假的臣去跑这一趟。

    虞氏乃是当地大族,在太祖还没建立大梁之时便已经扎在会稽郡余姚县,可谓当地大族。

    太祖建立大梁之初,所倚仗多为北方侨居过来的侨姓世族,侨姓世族举家南渡主南方,肯定是要对原本雄据南方的前吴朝大家世族行安抚。

    如果是建国之初,侨姓还多有克制,后来真正扎来后,侨姓大族为巩固自家利益,纷纷外扩战地,手越伸越,与吴姓世族矛盾纷争也越来越多。

    大梁政治集团一向是以侨姓世族为主,对吴姓世族一直明里暗里排斥压抑,大梁建立几十年间,吴姓大族已经被排斥在权力心之外,势力也越来越小。

    可是,哪怕是势力越来越小,皇帝的属意依然是希望世家手。理由简单暴,武力镇、压还是很容易,哪怕是寒门庶族的将军们大多都可以到,毕竟央台军实力悍,早已经经百战。

    但打压去之后的整治才是关键,只怕吴姓世族自视甚,瞧不上寒门庶族,打不服,到时候使绊,比打仗还要费时耗力。

    此时正事,谢显也十分关注,皇帝既然终于了决心,他便没有推辞之意,当即令了圣旨。

    皇帝御笔亲封谢显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假节,即日启程。

    并由谢显亲了几名将军共同襄助,其便有杨劭,及同样为直阁将军的薛敬儿,车骑大将军的侄儿。

    玉衡帝一听杨劭的名字就皱眉:“杨劭不行,还是换一个。”

    “杨将军功夫过人,实为一猛将。”谢显不带私心地推荐,且杨劭为人还十分疏阔,通达。双目写满了野心,又在建康城受到排挤,他征必然得胜心切,事半功倍。

    “不行,”玉衡帝咬定青山不放松。“卿,萧司空才得胜还朝,这杨劭……还是压一压,若真是个好的,以后再行重用不迟。”

    潘朔心里默默地咬起了小手绢,为什么他推荐杨劭就落个私相授受,一副看他瘸识人不明的神,而谢显一推荐杨劭就成了压一压,以后再图重用?

    要不要这么打人脸,区别对待啊。都是一样的为朝廷举荐人材,不好老用有光看人吧?

    都挑明了说问题在萧司空那里,谢显也不好再持,便又了一位替补上位。

    谢显领命走太极殿,正面对着刚刚换上岗的杨劭,皇帝任命一事他已经听到,心里说没有波澜是假的。

    偏偏是谢显,无论家世、才华,甚至是受皇帝受用,他都屈居于谢显之

    这让他饱经萧敬摧残的脆弱的小心灵再次受到了暴击。

    不过他不怨谢显,他的确不及人家优秀,他怨的是萧敬

    自从听了萧敬改朝换代的话,他总在想‘这’是他的机遇,他要抓住。所有的机遇,他恍惚地觉得应当是他的,他是未来的一国之君,需要机缘起事啊。

    他说,要有机遇,于是就有了——只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