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丫鬟那些事儿[快穿] - 分卷阅读12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象示人,不过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简朴和贤惠给贾家的辈们看罢了,实际年轻的姑娘们哪有不脂粉首饰的?更何况宝钗从小就是定志向要参选的人,这梳妆打扮,可是娥们必备的一项技能。看着小选在即,宝钗自然要重新为了能最好的装自己而足准备。

    这一批首饰都是前几个月薛王氏和宝钗一同从睛坊送来的首饰册里选来的新鲜样式,有几个还是宝钗自己想来的,亲手画图来,让睛坊拿去制作,又多付了银,确保不把同一样式的首饰卖给别家。柳五儿看过宝钗画制的那几张首饰样图后,对宝钗的钦佩就又多了一些。

    这个女,何其灵秀!

    越是发现宝钗的好,她就愈发觉得宝钗应该登上更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嫁给宝玉,跟着贾府共沉沦。

    柳五儿走到外间,打开屋角的柜,从里面拿一个木制的漆匣,捧着回到里间,放到屋央的梅桌上。又用钥匙打开木匣上挂着的小铜锁,木匣整齐地摆放着不少致的翠钿钗环,无一不制作,华光异彩,巧夺天工。

    宝钗闪过一丝迷蒙,她看着匣的首饰,伸手拿一支宝钏,细细鉴赏。

    “姑娘要不要试着?”柳五儿看着这些首饰就忍不住心,跃跃试地提议。

    “好啊。”宝钗答应。柳五儿笑着捧着宝钗的妆奁放到梅桌上,支开最上面的镜,又走到宝钗后,轻巧地解上原本着的钗环,又要小心不要拆坏了发髻,或是拉扯到宝钗的发。完这些事,才拿过木匣里的新首饰,为宝钗到发髻上以作装

    主仆二人看着镜的宝钗媚的容貌——她本就是杏桃腮的人,在装上新的致钗环之后,愈发显得艳。“姑娘真好看。”柳五儿不自禁地夸赞,“这睛坊的手艺也真是不错,这样致的钗环,别家可不来。”

    “到底是京城的老招牌了。”宝钗看着镜里的自己,的满意的神,“他家原本就是以巧,以及镶嵌手艺名,这样细碎的拼接镶嵌,除了大,全天或许也只有他家能来了。”

    “也是姑娘的想得妙,不然也不来这样好的效果。”柳五儿趁机奉承宝钗。

    宝钗边勾起一抹笑意,却很谦虚,“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以后或许就用不上了。”

    等,除了随带着的钗环外,之后用得上的东西几乎都是造的,这样的能力,确实很难有用武之地。柳五儿想到这里,未免觉得有些许遗憾,但是,既然是宝钗的愿望,那她就一定会用力促成。

    主仆两个一边闲聊,一边将匣里的钗环都试了一遍,到最后,宝钗索挑了几样来,放到妆奁,打算这几日就先用上。这样挑挑拣拣,直到二更前后,宝钗才让柳五儿把剩余钗环收好,洗漱上床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支持,么么哒~~

    第91章 莺儿(12)

    一转了正月,妃归家省亲的日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日, 从正月十四起, 贾府上就全都准备起来, 薛王氏和宝钗自然也不能例外。

    柳五儿却早就知要到正月十五正日的晚上才能归家,她对这段经历也是驾轻就熟, 不像别的丫鬟那般只要一提起来就很激动,好像归来省亲的人是她们的女儿似的——因此,正月十四的晚上柳五儿就趁着留在梨香院里看屋的机会提前睡了个好觉。凌晨薛王氏和宝钗回来, 她侍奉着宝钗简单洗漱拆了发, 就匆匆睡。睡了不过两个多时辰, 又叫宝钗起来,重新梳妆打扮, 过去荣国府正院那边陪着贾母、王夫人等人。

    薛王氏和宝钗梳妆后, 匆忙吃了几充作早饭就过去了那边, 同喜也跟过去照应, 留柳五儿和同寿两人看屋。同寿闲极无聊,就过来找柳五儿聊天。“莺儿, 你说, 咱们姑娘也会有这么一天吗?”

    柳五儿原本是打算再空睡一会儿的, 此时见同寿过来,也不好不理,只好敷衍地回答, “贾家大姑娘这也是运气呢,若咱们姑娘有运气, 自然也能这样风光。”她一边说,一边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放到同寿面前,又推了推桌上的糕和糖罐。

    “你去逛过没有?”同寿捡了一粒果脯衔在,咂嘬着滋味,“我那天跟着太太和姨太太那园里去逛了逛,可大可好了!我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去住几日就好了。”

    柳五儿忍住了没告诉同寿,若是照原本的发展程,等到一年后,薛王氏大观园潇湘馆的时候,同喜和同寿都会跟着过去服侍,到时候就能达成她这个愿望了。

    “当初在南边的时候,只觉得天最有钱的人家除了皇家,恐怕也就是咱们家的样了。可是了京城以后才知,真正的老牌权贵是什么样的派——盖个省亲别墅,多少钱打了漂?就是咱们家……”同寿说到这里,自悔失言,猛地捂住了嘴。

    不过这样的言又止,反倒显得里面有别的猫腻——薛王氏给了王夫人银票的事,宝钗已经告诉过柳五儿了,可是看同寿的反应,似乎还不止那些。

    “咱们家怎么了?我听姑娘说,之前给过姨太太那边一些银和东西,也都不值什么。”

    同寿转了转珠,嘴嚅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透一些给柳五儿知,“这话也就是告诉你——可千万别告诉姑娘!”

    看她一脸郑重,柳五儿连忙答应,同寿这才放心,招手让柳五儿凑近她,悄悄地说:“前年姨太太那边刚说该省亲别墅的时候,咱们太太给了她几万两银的银票,再加上那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虽说不值什么,但是算起来也有约莫十万两银。去年一夏天,姨太太就说手上银不够用了,想找咱们太太再借一些,太太这次倒是把持住了,姨太太几次提起这事,都一直没松,只陆续给了一小东西。但是腊月之前,姨太太又找到太太,说是要借银,又说小选在即,咱们姑娘日后或许还有用到他们家娘娘的地方,又说要是里那边最终没能成事,咱们家姑娘以后就是贾家的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更不用计较这些东西。为了姑娘的前程,太太就又拿了十万两银给姨太太。”

    又给了十万两银

    柳五儿不由得瞠目:这样算起来,前后两次加在一起,王夫人少说也从薛家诓走了二十万两银!怪不得同寿对贾家似有微词,提起这事的时候又再三叮嘱柳五儿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宝钗。

    若是宝钗知了……若是宝钗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