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 - 第二十二章 幼儿教育责任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幼儿教育责任重

    弘历正式成为皇帝之后,一时间集办理的事真的是多,看得是早已经筹划好了的,比如说首先让生母熹贵妃钮钴禄氏成为崇庆皇太后,比如说将原本的侧福晋氏晋升为贵妃,又比如将弘时重新收玉牒,恢复皇族的份,这样一来,他的后裔即使是闲散宗室,最低也毕竟是个四品,董鄂氏也算是有了一希望。

    转过年来,乾隆元年,雍正死亡的暗影终于渐渐淡去,二月里的一天,乍还寒,这一天午,弘历批阅奏折有些累了,便叫了褚绣过来说话:“二肯搬城里来么?总是住在外面,也不是个事儿。”

    褚绣一笑:“已经答应城里来,刚刚盘了一个铺面给她,专鱼羹。”

    弘历笑:“这倒是个好主意,二别的都罢了,那鱼羹可当真烧得好,我就说她虽然上的本事厉害,终究不必一直撑船打鱼,你在这里当侍卫,却沿街卖鱼,看着也有些难过,不如就开一家买卖,凭她的手艺,很可以谋些生活。”

    弘历这几句话倒不是安,颜二自幼生上,不但撑船洑的本领湛,而且很擅料理鱼虾,都是河上渔家的风味,虽然简单,却味很好,弘历之后有一回同着褚绣一起去二客,二也是个记好的,一看到弘历,便觉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弘历笑:“二,可还记得我?当初在黄河上,我们的船于河心团团转,是你把我们送到了风陵渡。”

    颜二这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少爷啊,我就说看着这么面恍儿的,当初就说以后再见了,要请少爷吃鱼羹,今儿总算是还了愿了。这两位我也认来了,都是当时同在船上的几位,来来来快来坐。”

    海兰察琼古里尔哈跟着了院,都觉得很是有趣,世间的因缘啊,就是这样离奇,看一看这院的几个人,可以分为三方,一方自然是弘历这边上次给人追杀的,另一方是颜二,于众人束手无策之帮忙撑船,第三个则是褚绣,风陵渡经典刺杀的主角,偏偏这三边还能够凑到一起,和谐有的,戏台的本都不好这么编。

    颜二刷洗铁锅,煮了鱼汤,果然鲜,弘历痛喝了一碗,笑:“还是渔家煮来的鱼羹最为地,酒楼里总归欠了味。”

    颜二:“别的倒也罢了,最要的是鱼要新鲜。”

    弘历连连:“手艺很好,鱼也新鲜,这才凑成了好鱼汤,其实材不在多么名贵,最重要的是新鲜,比如青菜萝卜,每日送到城的虽然也好,终究不如刚刚从菜地里采摘来的鲜,好的小青菜其实不用加荤,只是用姜茸炒一炒就很好了,那一甘甜是什么猪都比不了的。”

    于是这两个人便开始讨论的新鲜度,颜二扳着手指如数家珍似的,和弘历讲着离了的鱼虾经过多久就会腐坏,或者虽然没有完全腐坏,然而那鱼也已经离了骨,不再新鲜了,所以卖鱼着实不易,要么就带着卖,主打的是活鱼,要么就要承担产变质的风险。

    此时褚绣一块鱼,将筷放在一旁,兴致地说:“,好教你知,前两年有一回在林里,溪边捉了几条大鱼,一时吃不完,上要走了,却又不忍心放生,于是便用钩刺穿鱼脑,那鱼便不动了,然后放了血,免得那染了血腥气,之后你猜怎么样?居然好半天时间,鱼都还是新鲜的。”

    颜二恍然也有所悟:“是这样,有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将鱼摔在了地面,折断脊骨,那样的鱼也新鲜得更久一些。”

    当时琼古里尔哈与海兰察面面相觑,这弟二人钻研的鱼类保鲜方式,实在是太血腥了,虽然给人捉到的鱼难免是要死的,可是这样又是刺脑又是断脊,目的只是为了让鱼新鲜得更久一些,即使为侍卫,刀光剑影的,也觉得有不够仁了。

    弘历笑望着她们两个,想到黑三——如今叫黑仁杰的,曾经说过他家大哥:“盗墓找到了青铜剑,居然没生锈,大哥就很好奇到底是怎么到的,那剑鞘上有生漆,是不是生漆能防锈?大哥那人就是这样,整天琢磨这些,都耽误了正事。”

    弘历那时想的是:虽然褚绣有的时候显得兴趣稍微广泛了一些,不过你们的那个“正事”也罢了吧。

    这时弘历问了两句颜二那鱼羹铺的事,褚绣说:“还说,等店开了张,要请皇上过去再喝鱼汤呢。”

    弘历哈哈笑:“好啊,自从住这紫禁城,好一阵没去了,有些想念二,小鱼那孩也着实有趣,我看她倒是个不俗的,很喜,还拿了一把小弓练箭,这样蛮好,别学得恁么扭扭的,把局促当斯文,其实无趣。”

    颜二的女儿小鱼人如其名,会游泳,现在又学骑,将来倒是陆两栖的功夫。

    褚绣笑着说:“她就是贪玩儿,如今可该读书了,多少总也要识几个字。”

    弘历挑了挑眉,问:“请了哪位先生?”

    褚绣噗嗤一笑:“她将来又不靠这个为业,哪里就那么认真了?不过是我回家的时候,随便教教罢了,本来我读书也不多,现在只好勉教她。”

    弘历更乐,凑到他的边,伸手指刮着他的脸,笑:“这却也是家传的学问了,将来也是个书香世家。”

    褚绣脸上一红,自己满打满算也不过读了三年的书,到如今有的时候还会写别字,以自己这样的平来教小鱼,只怕是越教越糟了,正所谓“一蟹不如一蟹”。

    达唱的鼓书如今有了个正式的学名,叫弟书”,里面有一个《先生叹》,里面唱:“可叹我天份偏低生来的愚鲁,白费了十载功夫想悟会都难。诗句平仄不分由着儿作,文章吊渡挽的规模好费难。”像这样自然是不能够举,于是便当了私塾的先生,“就有那方近儿童将书念,束修少每月无非四五百钱。念的是《三字经》儿《百家姓》,若是要教到《论语》我就难。”

    虽然是有些夸张,读了十年书的人,怎么也不该这样,然而自己倒的确是学问浅薄,因此很怕教错,《三字经》、《百家姓》这类倒也罢了,《诗经》、《论语》实在是不敢教,小鱼未来的课程,自己倒是也想了一步,等那两基础的讲过之后,便教《笠翁对韵》,那个还浅显些,比如什么“清对淡,薄对。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烟锁对云封”,都是日常熟悉的景,小鱼那家伙顽得很,最怕听人讲大理,曰诗云连自己都痛,更何况是她,还是教教这类韵书罢了,幼儿教育啊,也相当讲究技巧。

    褚绣:“从前跟着副统领读书,当时觉倒是也罢了,那个时候觉得自己背书写字很是辛苦,如今才晓得,教人写字念书也是不容易,要讲给小鱼听的东西,自己都要事先在心理一遍,当时读书的时候,这么着也就过去了,到自己给人讲,忽然间便发现有一些还不很明了,不知该怎样讲才好,于是便又向副统领请教,很是麻烦他,像我这样本没有什么学问,却要去教人,自己也觉得惭愧。”

    自没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