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记 - 分卷阅读4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先别歇了,等闲了随你歇去。新兵那边是江替你着哪,你有时间过去瞅一,还有你走后,老华一肩挑双担,他瞅累的不行,把你那份接过来,也让老华气儿。对了,一会儿陆侯过来,你跟陆侯商量着,看要添哪些兵械,轻重缓急列。”便把杜史打发走了,把杜史郁闷的,都想问一句:啥时才是闲时候啊!

    杜史一场大战来,真是气儿都没匀,就给使唤着当了。要说最欣的就是叶事,那简直是一天六顿的给自家小爷补品,支持自家小爷的工作,好自家小爷实的后盾。

    姚绪秦廷辞行时,穆安之给他们安排了护卫,也不必旁人,秦将军就再跑一趟吧。二人连连推却,先前要接收护送甲胄还罢了,如今他们不过是回帝都,哪好让一位三品将军相送。穆安之一摆手,“主要是我喜你们,你们若在北疆事,我倒不怕麻烦,但会觉着可惜。就这么定了,关后你们也小心,注意自安危吧。”

    穆安之说的随意,却是真心,二人也便没再推辞。待带上满车的土仪,以及穆安之夫妇孝敬给蓝太后的东西,还有唐墨给家里人准备的礼,两位驸便辞过穆安之,一路大车小辆,浩浩的回帝都去了。

    ☆、三零八章

    第三零八章

    关于彩云落的事, 穆安之给朝廷的奏章只是据实以报,毕竟,唐学士的奏折也一起送到, 而且, 唐学士忠心耿耿的请朝廷派人来接彩云铁矿, 收彩云之铁,驯化彩云之民,以此北疆方可治久安。

    穆安之见这奏章就是一阵恶心,递给裴如玉看, 裴如玉波澜不惊, 将奏折摊开重放回穆安之面前的书案上,“不这样写, 也就不是唐师傅了。殿附议吧。”

    要附议这么个恶心东西, 穆安之三次提笔都重新搁, 实在太恶心了。唐学士此举无非是向朝廷示忠, 先在穆安之这里得了个首功的名,转又把彩云铁矿卖给朝廷,能这么两面三刀的,也委实不多见。

    裴如玉亦是透厌恶,角翘起个讥诮的弧度,“就是让朝廷接收,在北疆的地盘, 谁要是能把铁矿接手, 那就是你我无能了。这铁矿原也瞒不过朝廷, 咱们原就打算向朝廷挑明的。唐师傅永远这样, 他与殿商量一声又如何,难殿会不让他发这?一辈改不了的先为主、鬼鬼祟祟!”

    裴如玉突然说, “如今看来,当时把唐学士指给你先生,还真是英明之至。”穆安之是给这话气笑了,穆安之面相属文弱斯文那一类,不知是不是相由心生,而今随着年纪渐,气质沉淀,便多几许朗彪悍。穆安之将唐学士的奏章往旁边一推,自己随手另起草一份。

    说来这也是唐学士数年教导的功劳,旁的皇师有可能斟酌的教弟些帝王术,唐学士则是将儒家那一君君臣臣、父父相授,他教书教诗讲琴论画,伴读的裴如玉都能教成三元,穆安之不必科举,但其人文采颇是不赖,如写奏章一事,穆安之平时懒的写,却是提笔便能上手。文字退,拿得当,不啻翰林功底。

    一挥而就后,穆安之将奏章给裴如玉看,裴如玉见穆安之写大致意思是:我们已经把彩云送回落继承族之位,彩云也暂且太平了,彩云落风气凶悍,借铁矿之利霸蛮北疆,往日对我也颇有失礼之,此次竟敢劫杀使臣,凶戾难驯,实不虚传。本王认为,铁矿已不适合彩云独自事,此矿置,倘朝廷不接手,便请朝廷赐予本王置。还有此次我们战亡将士名单如,有功将士名单如

    北疆的奏章比两位驸更早到达帝都,这次的战事纵是朝诸臣也挑不病,彩云世既是朝廷钦定的落继承人,族死后,自然要世继位。穆安之派使臣去彩云谈判,谈判的容在朝看来也都在理之,谈判不成,使臣并未求,结果回新伊的途被偷袭,这叫谁也忍不了啊。

    至于平叛,都叫人偷袭了,也不能坐着等人打,能打赢当然好。

    而且,彩云那是何等傲慢的落,当年即便北疆靖平,彩云向朝廷称臣,他们落的铁矿朝廷也是半不上手的。

    如今,这样的族终于在三殿面前低他们傲的颅。

    这是何等的功绩。

    只是,这铁矿如何置呢?那啥,反正是断不能给三殿自己置的?藩王倚铁矿之利,倘私自锻制兵械,必为祸端。

    所以,如果朝廷想要去接手铁矿,那这次战事的赏赐……朝廷可不能小

    至于那酸溜溜的:三殿未就藩前北疆太太平平,三殿这一去就硝烟四起的话,在彩云的铁矿面前,一个嘴便将这酸话的不见了踪影。

    一层秋雨一层寒,虽尚未至秋,寒意也渐渐重了。阁值房的门已经换上猩红毡帘,映着门几株晨风的翠竹愈显苍翠。伶俐的当值吏员殷勤的上前打起帘,几位阁臣成拱卫之势,裴相也只是谦逊的略多个半步罢了。

    尚未到生火的季节,不过屋也提早用炭火熏的和,待服侍着各位大人去了上披风,温的香茶便捧了上来。

    裴相是首辅,自然坐上首之位,呷两茶,裴相放茶盏,“咱们得商量商量,彩云铁矿的事,依我说,还是得朝廷主才好。”

    刑尚书黎尚书也跟着撂茶盏,“是啊,不过,铁矿接不是小事,朝廷必得慎重,首先需要得到北疆的合,其次派的人得是个妥当能办事的,北疆形势复杂,得有个妥当人看着才行。”

    自从三殿就藩,黎尚书就时刻保持与裴相步伐一致。先前穆安之掌刑,其实黎尚书与穆安之相不错,只是如今穆安之远去北疆,与太关系未见好转,黎尚书跟裴相的原因就是,裴相那被逐家门的三元孙现在是三殿的左膀右臂。

    陆国公双手抄在袖,“要论对北疆的了解,谁也越不过平疆王去,若有平疆王的合,朝廷在北疆便是如鱼遇一路顺遂。若平疆王不肯相助,咱们纵是派了人去,怕也是寸步难行的。”

    工谢尚书手肘撑着坐椅扶手,微侧着,“派一行人过去,也就知了。”

    卓御史主动请缨,“我愿意去,也替大家伙看看北疆现在究竟什么样了。平疆王一就藩,先后两大落反叛,棋盘城前知府陈r被押解回帝都,那罪名大家伙也见过,大了去。这总是影影绰绰听人说,到底不如亲所见,亲耳所闻。不知诸位大人有无听说,我听闻三殿在北疆另开市贸,银赚的一般,好像没收到平疆王的商税吧。”卓御史风朝尚书一扫,“这得查呀~”

    傅尚书年纪比裴相还要五岁,有一随时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