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记 - 分卷阅读4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地方学风不兴,旁的都好。”“北疆胡汉混居,学风也非一时之事,只能慢慢来了。”穆安之说。

    林老先生也知此事急不得,两人转而说起地方治理的事来。

    林老先生,“地方如何,端看当地主官员品与当地民风。拿新伊说,既是军事要冲之地,也是商贾云集之所,理当富庶繁华,上任安抚使简直就是个无赖,收的银自己袋了。每年过冬赈济灾民的粥稀的能照人影,安抚使衙门原有两千护卫队,叫他给解散了,说是衙门困难养不起。请陆侯派人巡逻,理治安。他只着衙役好四个城门,这是收城钱。再有就是每月找商家收例行的银,时不时还去知府衙门打秋风,这么无耻的也是少见。”

    穆安之想想如今城巡逻护卫的皆是安抚使衙门兵,便知安抚使衙门为何这么穷了。定是唐安抚使又把解散的护卫队招募回来,穆安之,“不知何大人这等才,要知他这样‘能’,当初能直接把他官儿给参平了。”这话是同杜史说的。

    杜,“可不是么。”与林老先生说,“我家殿在帝都便与那姓何的不睦。”

    林老先生颌首,“可姓何的后台,听说是太后的亲戚。不然,凭他那三两,怎么可任安抚使之位。陛初登基时是极清明的,后来急于扫清朝堂,明明可光明正大铲除邪,却是凭些佞小人轻率构陷,急于求成,坏了朝风啊。如今看来,遗祸无穷尽。”

    穆安之,“先生这话有意。”

    “这有什么意,不过可惜罢了。”林老先生喝茶,“我听闻殿是柳皇后之。”

    “家母生前已不在后位。”穆安之

    林老先生不以为然,“当初千求万许的求娶,柳氏一朝败落立刻废后,偏生没什么拿得手的罪名,明明是今上薄,关皇后什么事?废后名分本就不正,在老朽心里,皇后仍是皇后,殿何需拘泥?旁人不清楚,我是清楚的,陛不该行废册之事,人家嫁给你就是你家人了,娘家有罪没听说要连累嫁女的。这岂不是告诉天人,皇后因母族兴而兴、因母族亡而亡么?如此便将一国之母推到一族之女的位置之上,皇后从此只存母族兴亡私心,如何还能母仪天。”

    一席话说的堂堂正正,杜史大受动,“先生此言真如醍醐,警醒世人。”对,他家殿就是嫡

    林老先生却是一瞥杜史,夹粒生米,“杜家人向来忠耿正直,你这见利则喜的模样,可真不像杜家人。”

    杜史给噎个跟,“我,看您老人说的,我骨里是很正直的。”

    穆安之哈哈大笑。

    ☆、二七二章

    第二七二章

    林老先生这嘴, 简直是人型弩机,咻咻的往向箭,无差别攻击。

    杜史被噎之后迅速反击, “这世上, 谁见利不喜的?”

    林老先生想了想, 倒也承认,“喜的没你这么明显吧。”

    杜史翻个白,“我生就直率坦诚。”

    “记得杜状元是个老成持重的人,你既姓杜, 可认得杜状元?”

    “那是我大哥, 我能不认得他?”杜,“大家都说我跟我大哥简直一个模来的。”

    林老先生不禁颌首, “想来杜状元官运亨通, 颇有作为。只是不知帝都官场风气败坏至此, 连这样明摆的瞎话都能说来。”他问杜史, “你不会真信这话吧?”

    杜史再吃个大瘪,气的瞪林老先生,穆安之忍俊不禁。以后的以后杜史就会知,他还算林老先生的,毕竟他好歹是个传胪,如唐墨这样极讨人喜,因学问不行, 在林老先生的跟块木是没什么两样的。

    当然, 林老先生对穆安之客气, 很大程度上也赖于在林老先生看来, 穆安之就是嫡。再加上穆安之来到新伊城,手并无扰民之举, 巡视官学后的事很实在,所以,林老先生认为穆安之能约束手,且是个实之人。

    杜史问,“听说先生曾在国监任职,我们殿的另一位史华史,不知先生可认得?”杜史不能自己一人糗,华史不来,他就把华史的大名报上去了。

    林老先生,“他呀,记得,当年任国监博士,学识有一些,只是为人弱了些。”

    果然是个一视同仁的刻薄嘴。杜史满足了。

    林老先生对穆安之的左右史都给予了“度”评价,穆安之,“这次过来,郡王妃也与我们一同来北疆了,先生可要见一见郡王妃?”

    “哪个郡王妃?我与藩王并无?”林老先生问。

    “晋郡王妃。”穆安之说。林老先生手竹筷啪的在桌间一拍,杜史疑惑的看着他,不满,我家殿礼贤士,你也不能摔筷吧,老儿!

    林老先生已有怒,“我与柳贼势不两立!”

    老先生怒发冲冠,杜史穆安之都有些懵,两人互视一,杜史给他斟满酒,递到他手里,“看您,我们是晚辈哪,您就这样。您刚不是对柳娘娘很同么,郡王妃是柳娘娘的,殿才有此一问。要是知你与柳家关系不好,殿还会问你。殿一片好心,您这样可不好。”

    林老先生怒极,仰将酒了,才压抑了心怒火,怒目,“柳皇后的事的确有欠公,柳家最后家败人亡,陛手段有失光明,但柳家得此场,一儿不冤!”

    显然被误以为与柳家关系密切的事让老先生极度不悦,都不用再问,林老先生就说起前事,“柳家势大,一门两公尚且不足,及至把持朝纲、独断专行、霸蛮横、不可一世,弟无不居位,女皆要嫁门,三代帝王正室皆柳氏,怎非取死之!”

    柳家二十年前便已灰飞烟灭,及至如今,风云变幻、权势更迭,帝都早无人再提一个柳字。这些事,不论穆安之还是杜史,竟都不知。穆安之,“从未听的说过,记得先帝孝敬皇后是姓王的。”

    “孝敬皇后并非元后,乃是继后,元后乃是孝睿皇后。就是今上母亲蓝太后,也是继后扶正。”林老先生言语豁达,“许是殿的缘故,故无人与你提及。先老国公所娶之妻定国公主,便是孝睿皇后所。柳家与皇室三代联姻,一门双公,把持禁卫军的时间达一个甲。郑王失帝位,也不过是因当年不愿娶柳氏女的缘故。就是殿说的那位郡王妃,之所以嫁晋王藩,也不过是因想掌晋王亲卫,在晋地与西北军两相呼应。这要说他家不是权臣,谁是权臣?”

    “我虽获罪被贬,亦是朝廷忠良,怎会与柳氏同合污!”更是跟什么郡王妃半儿不熟!

    穆安之心复杂,面无表

    “这跟我家殿可没关系。”杜史再给老先生斟酒,不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