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 - 分卷阅读19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役们都解散了,他们也都辛苦了,今年肯定是不能再征徭役了,还是要慢慢来。

    原本逃去的人都回来了,不过得到了留来的百姓的唾弃。淮南府恢复了往日的闹,金大人和沈陵家门,天天有给他们送菜送鸭鱼的百姓,放了就跑,不收都不成。

    金大人和沈陵在民间的名声达到了峰。

    金大人是非常兴,吃了老百姓送的菜,是赋诗一首,称赞老百姓的淳朴。

    天气一直放晴了,淮河的位也去了,警报才算真正解除,他们也得消息,上游和游都有几个县受灾了,如今还不知况,但淮南府安全度过了。

    沈陵给老师和岳父送去的信详细写了这件事,写着写着就有些求表扬的意味在里面了,沈陵纠结了好久,还是不改送去了,嘿嘿,就满足一他的虚荣心,他了这么大一件事,却没人可以炫耀,严清辉和汤鸣则那儿也来一封。

    第113章 113

    “好好好!”文常敬连叫三声好, 脸上掩不住的喜

    阿陵真给他脸, 连老友都在信夸了不知多少遍, 这回更是写了一整页的称赞, 嫉妒他怎么找着这么个好学生。

    文平昌也是一脸骄傲,女婿这回可真是立了大功, 没想到才地方一年还不到, 阿陵就了这么大的功绩,算上之前改革官务, 过两年肯定能升上来,如果京城太平了,最好是能调回来。

    文启盛充满了敬佩, :“爹,我能不能早回扬州府秋闱?我还能顺去瞧瞧和年年。”

    文平昌戳破:“你是想回去秋闱还是想去淮南府?”

    文启盛讨好地朝他笑:“都有,我去夫那儿, 夫也能指我。”

    文常敬冷哼一声:“看来是嫌我们两老, 不够指你了是不是?”

    “小爷爷!我哪里是这个意思。我这不跟着您学了这么久, 也该去个场试一试了, 再说您不一直说,死读书没用吗,夫当年游学你还夸他呢,我当初就江南走了几个地方,就回来了。”文启盛凑到他边上, 给他着肩膀。

    文常敬也不过是吓唬吓唬他, 这两年他年纪大了, 也有些力不从心,到底他的年代也过去了,跟不上他们年轻人的想法,阿陵教他实则更好。再者启盛是要多一些历练,自幼把他保护得太好。

    文平昌斜了他一:“别闹腾你小爷爷,你夫在地方事多,忙得很。”

    “我又不会捣,我跟在后学一学就成了。”文启盛实在是想去看一看夫治理的淮南府,光这书信上说的,文启盛就有些血沸腾。

    文常敬:“孩大了,关不住的。启盛这个年纪也该去涨涨见识,阿陵这个时候已经写完他的游记了。启盛,你的可都是实事,有些官一辈都不一定能有你夫为百姓的事多,你跟着你夫,多看看他是怎么的,从官的角度看问题,是不一样的。”

    文启盛喜上眉,殷切地,他知小爷爷首肯了,爹就不会阻止了。

    文平昌虽也知叔叔说的在理,但看这小望外的样,又有些不快,臭小就想着往外跑,:“准许你去,但是不准给你夫添,路上不要瞎玩。”

    文启盛:“爹,我又不是小孩了。那我什么时候启程,和娘说一说,她肯定有好多要带给和年年!”

    提起小外孙,文平昌也是分外想念,:“今年不太平,你安分一些,等今年过了再去。还不快回去写功课吧。”

    文启盛有些遗憾,不过还是听从安排,若不然估计都没得去,知他们有事要谈,麻溜地走了。

    文平昌:“小叔,阿陵了这么大的功绩,您说要不要给他表一表功?或许两年后能升个一级。”

    文常敬摇了摇:“阿陵这个功绩摆在这儿,无需赘述,而且如今朝这个局势,不是的时候。政绩又不会消失,不过升一级怕是不太可能,阿陵的起步已经是比别人了,放就是六品,又这般年轻,还得再熬一熬。”

    文常敬也有些可惜,如果阿陵放两任或者三任,这样的政绩肯定能升上来,可惜这才是第一任,第一任的时候已经升了一级。

    文平昌到底是奢望,想想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阿陵的才能一定会的更好,升上来也是迟早的事。哎,就是这治的政绩,真是难得一遇。”

    谁不是这么想的呢,治的功绩是等的功绩。可圣上龙欠安,几位皇斗得这么严重,心思都不在治理天上。

    “有才能的人不会仅限于此,指不定阿陵还能更好的功绩。如今他在地方能得这么好,也是超乎了我们的预料,看来阿陵很适合地方,也是造福一方百姓了。”这是文常敬也没想到的,他知学生踏实肯,在地方肯定能些事,没想到这第一年就了两个大政绩来。

    *

    雨季过去后,淮河的治理告一段落,比起淮河沿岸其他的几个府,淮南府算是逃过一劫,陆陆续续有人往淮南府避难,然而古代理这么严,为了淮南府的安危,基本上也是不可能放他们来的。

    这样的事不会少见,毕竟怎么可能哪里都是海晏河清。

    沈陵不忍心看那些衣不蔽的百姓,也不敢想象他们能不能熬过今年,此时他也明白了金大人所说的,为官者既要心慈,亦要心狠。

    这时刻就非常无力了,人对抗不了自然的时代,他一个人能的太少了。

    他也清楚,他这般悲天悯人完全是因为他从后世而来,以后世的光看如今,许多事都有违他的心。知的太多而能的太少,对于他心来说,难免会有些折磨。

    不过,很快朝廷就开始发放救济粮。不能让地方,肯定不能民。

    淮南府今年的收成应是不错的,没有灾,雨充沛,沈陵去视察的时候,能看到田里庄稼的势很是喜人。

    如今沈陵和金大人在民间的影响力大了之后,一些事执行起来也容易多了,不光面的县官、官吏很合,连百姓也都很合。

    每回沈陵去视察,只要有人认了他,每次回来都会带回一车的瓜果蔬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