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15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我说的是‘专业人士’。”贺卿看着他

    “若当真能将这东西来,我可以一试。”顾铮几乎毫不犹豫地应, “不过我要见一见青城郡王, 明白一些问题才能开始。”

    “这是自然, 青城郡王也对未能与朱世杰见面一事十分遗憾, 若是能与你见面,他想来会很兴。”贺卿

    “不见得。”顾铮轻轻摇,“与朱世杰见面, 青城郡王会很兴,但与顾铮见面就未必了。”

    “我想能与顾先生见面,青城郡王只会更兴。”贺卿笑, “你发表在报纸上的那些文章,他都拜读过。还从获取了不少灵。”所以只要顾铮愿意撕一两个甲,以青城郡王的个,不会在意他为宰执的份,反而会欣喜若狂。

    “那就听凭殿安排了。”顾铮

    等贺卿,他又似是不经意地问,“这齿,想来不仅能用在时钟上吧?”

    这巧的机关,设计来之后,往往能够运用在许多其他地方。顾铮虽然不是此专家,并未钻研过,甚至连时钟的构造和图纸都没有看过,但也可以据经验,揣测一二。

    “是的。”贺卿,“它虽然小,但却是械运转的心。有了它,就能制造更多的东西了。”除了齿之外,螺丝和弹簧也是一样,看似不起的小零件,但在整个机械工业所占据的地位毋庸置疑。

    顾铮如果能将齿的切削方法改,就必然有把握后面两者。有了这些东西,“机械”这两个字,才算是名副其实。

    不过除此之外,金属冶炼方面的要求也并不低……

    贺卿的思绪一发散开来,开始考虑该怎么安排这些事,一时竟有些神。

    顾铮见她神思不属,很显然是想到别的地方去了,眸不由微微一黯。等贺卿回过神来,便见他站在桌旁,手里把玩着那只时钟。他似乎知贺卿已经回神,却并没有看过来,低自顾自摆手里的东西,,“有时我觉得,殿似乎已经有了一幅图景,能看到未来是什么样。而你只是在比照这幅图,一将之还原来。”

    贺卿微微一震,险些直接站了起来。

    顾铮猜到她上有些奇特之,贺卿也知他应该猜到了。对于这一,两人之间保持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并没有想过要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贺卿本以为,这默契会继续维持去,却没想到,顾铮在猝不及防之间,将之挑明了。

    顾铮自己很显然也有些惊讶,很快描补,“殿放心,臣并无他意。其实臣自己心里,对未来也有一幅规划图。只是相比跟殿的图景比起来,恐怕还差得远。因此……有些好奇。”

    贺卿看着他,心里纷纷的,一不知该如何回应。

    否认没有意义,但承认了,恐怕只会有更多的麻烦。贺卿很想尽己之能去一些事,但在那之前,首先要保全自。虽然顾铮是个值得信任的人,但让自己的弱落到对方手,之后只能于被动,还是太冒险了。

    见贺卿不说话,顾铮又继续,“自然之理无不在,因而大分人都不在意。但只要摸透了这些理,却能够改变许多事。一旦能制作更厉害的武,我们就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而有了械辅助,很多事也会更加轻松。如此,百姓们便不会太过辛苦。如果能够掌握晴雨雪之,则风调雨顺,丰收喜乐近在前。”

    贺卿听了好一会儿,才迟钝地意识到,顾铮这是在宽自己。他将自己的蓝图描绘来,并且……不知是不是错觉,贺卿总觉得,顾铮的描述在刻意地向她这边靠拢,只是因为很多东西因为他所知有限,反倒显得不不类。

    很明显,这并不是顾铮自己心里真正的蓝图,只是故意说来安她的心。

    贺卿微微放松了少许,觉得以顾铮的聪明,其实自己所为的隐瞒本毫无意义,反倒会浪费功夫。

    ——尽她很不愿意,却也不得不承认,在统筹理上,顾铮比她厉害了不知多少倍。如果是顾铮掌握着她的这些知识,如今的大楚恐怕早已变了个样。这些东西在她手,实是明珠蒙尘。

    这样想着,贺卿看向顾铮的视线便化了许多。

    而顾铮很显然接收到了她所蕴绪,他放手里的东西,面肃然地看向贺卿,“不知臣是否有幸,能看看殿心里的那幅图?”

    短暂的沉默之后,贺卿开,“顾铮,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时候我只想个格致知、诚意正心的大学者,穷究天人之理。可如今,既然在这个位置上,少不得也要想想先贤说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顾铮说到这里,不由轻轻一笑,摇叹息,“可惜,到最后才发现,多半是‘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

    这是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

    跟顾铮完全不像。他少年得志,青年时期虽然一度蛰伏,但也是在翰林院这样的清贵之地熬资历,而后大楚风云突变,他却把握住机会扶摇直上,如今已是万万人之上,一人之。这番遭际与绝大多数士人比起来,堪称顺风顺

    他应该是得意的、豪迈的、壮志凌云的,像天所有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那样。

    但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大抵就是因为他能察常人所不能之。普通人要用一辈去总结的经验,他短短几年就明白了。

    也许,这就是历史上他明明是开国功臣,却急勇退,跑去学问的原因吧。在一朝良臣与万世师表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像是一粒火,辛辛苦苦燃其他火,希望能够将光明传去。

    可惜不什么事,一旦走上极端,就不免酿成悲剧。他被学生们捧上神坛,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能与先贤比肩的圣人,但他的,却早已在风霜与黑暗之失去本来的面目,被后人粉饰成别的模样。

    多可惜。

    如果……如果在当时,有人为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历史又该走向什么样的局面?

    这个问题一现在脑海里,贺卿的心陡然剧烈起来。她知自己正面临着人生最重大的抉择,或许比她死而复生这件事更加重大。但事到临贺卿才发现,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辗转反侧。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