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9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搬迁过来的时间久了,又在京城各有亲戚友邻。所以消息传得十分迅速, 得整个京城人心惶惶。

    咨平殿里, 皇太后抱着小皇帝坐在上首, 眉目间满是忧愁, “诸位先生,此事当如何置才好?”

    跟太皇太后比起来,皇太后的显然更加柔弱, 跟朝臣们说话,也多使用这样的问句,而不是命令的句式。作为代行皇权者, 这样的姿态未免有些失了份,但朝臣们显然更喜这般。

    不过此刻,所有人都来不及分心去注意这细节,全都忧心忡忡。

    他们为朝重臣,比普通人更明白这件事的恶劣影响。

    其实若论到损失,并不算大。毕竟照朝廷的规定,秋粮来之后,绝大多数百姓都会先税,剩的才留自家吃用。而粮仓都建在州县城,有重兵把守。至于金银宝,普通百姓家更是少有。草原人在外面劫掠,所得不会太多。

    相较于攻破州县,甚至打破边境的封锁线而言,这一损失,完全在朝廷的承受范围之

    但是它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大军吃败仗,毕竟这事会让百姓们失去安全,担忧不知什么时候就到自己,就算自家在城里,城外也总有几家亲戚。这同理之心,让他们对这件事的反应十分剧烈,而形成一躁动的氛围。

    若是不能尽快解决,此以往,人心惶惶,只怕不等西北战胜,朝廷就已经失去了民心。

    “以臣之见,当着令西北各州县组织人手城搜寻,务必不能让这群虏贼继续为祸乡里。再将幸存百姓暂时迁,尽量减少影响。这一支骑兵孤军,人数不会太多,补给只能沿路搜寻。清野,再四追索搜捕,即便找不到人,也会惊动他们,不敢继续。”刘牧川

    要知了西北,就是京畿,这可是整个大楚朝的腹心所在。若是叫铁狼族的骑兵到此地,所造成的影响必然会比现在更恶劣十倍。

    “还当从别队,前往增援。”兵尚书黄鹏正

    上首的皇太后急忙追问,“该从何调援军?”

    顾铮拱手,“此事由兵与政事堂商议便是,待拟定了人选,再请皇太后定夺。如今时间张,不该浪费在这些地方。两位大人所提的意见都十分必要,却不能解燃眉之急。”

    “正是。当务之急,是要安抚人心,重新树立起百姓对朝廷的信心。”姚也正,“民心便是军心。西北前线的将士,大都是从当地征召。他们肯拼死守卫边疆,便是因为后方就是家人所在,一步都不能退。若是知了铁狼族正在后方肆,后果不堪设想。”

    “那两位先生可有良策?”张太后立刻惊住,连忙询问。

    姚看了顾铮一,“臣以为,朝廷若是能在此时派遣一位重臣临时巡抚西北,总督军政之事,必能安抚人心。”

    朝廷派多大的官儿,通常意味着对一件事有多重视。若是能派遣重臣前往,百姓们即便不会立刻恢复对朝廷的信心,也会选择静观其变。之后只要能够及时将铁狼族的军队击败,或者至少迫他们掉回去,便可解决此事。

    可是朝廷这边正要往江南派遣钦差,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很显然江南之事不会那么轻易了结,正是要的时候。现在又要往西北派遣一位重臣,等于分薄了朝廷的力量。后续会如何,实难预料。

    但事有轻重缓急,西北如今乃是重之重,姚自然不会分不清。

    他了一气,沉声,“臣愿前往西北。”

    江南的事牵扯太大,即便自己跟顾铮是朋友,但姚也得说,他这一次动手太急了,只怕最后的结果很难在掌控之。就算姚跟着搭去,用也不大。反倒是坐镇西北,可以替顾铮挡住不少麻烦,叫他专心江南之事。

    张太后惊喜之,险些直接答应。幸而记起这是在议事,于是视线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确定没有别人主动请缨,这才问,“由姚相暂时镇西北,诸卿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顾铮领会了姚那个神的意思,第一个开

    他开了,自然有不少人跟从。刘牧川不会在这上反对他,此事顺利通过,两位翰林学士开始拟旨。

    商量完了西北诸事,自然又要转回江南的老生常谈。

    如今朝“江南派”和“清洗派”掐得日月无光,今日你弹劾我不顾当前局势扰民心,明日我弹劾你与江南一党沆瀣一气说不定受了贿赂,闹得很,却始终没个定论。

    至于钦差的人选,已经被弹劾掉了三位,要商议的,就是第四位。

    别看这会儿掐得厉害,但其实大家都知,顾铮连太皇太后都拉去了,又让刘牧川站在了自己这一边,这一回绝对不会手,再多的舆论也难以影响他。而只要他不改决定,江南之事就一定会查。

    所以对方真正要的,是拖。

    拖到西北的大军不能再等。毕竟国库如今已经拿不补给,剩的都要从江南来。如果最后查不去,朝廷自然只能像之前一样偃旗息鼓,暂时放过此事,换取江南力支持西北之战。

    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好,甚至成功的可能也很

    到这个时候,顾铮显然已经定了决心,又或者是失去了耐心。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主动列,提了一个所有人预料之外的人选,“臣自请前往江南,详查此事,请太后娘娘恩准。”

    “不可!”这一回张太后连自己何时何地都忘了,立刻声反对,“顾卿乃是国之石,若你此刻离京,谁能主持大局?”

    这话显然十分得罪人。

    至少刘牧川此刻的脸就不怎么好看。

    他才是平章军国重事,正儿八经的一国宰相。顾铮的官位不过参政知事,比他低了两级。张太后这几乎是不过脑的一句话,简直是在打他的脸。

    不过刘相涵养好,很快就将面上那一压了去,沉声附和,“臣也不同意。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京城离不得顾大人。若要派人前往江南查案,老夫去更合适。”

    姚哭笑不得,“这等大案,哪能如此草率?你们两位从前都未曾在三司任职过,真要查起案来,哪里比得上专业人士。”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