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 - 分卷阅读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贺卿了一气,拍了拍她的手,安抚,“此事我来想办法,时候不早,娘娘该回坤华了。”

    “真师……”张太后有些迟疑。

    贺卿加重语气,“我这里毕竟是方外之地,娘娘待久了不好。若是再惹得太皇太后生疑,事恐怕又会有变故。”她想了想,又从旁边拿了两本经放在张太后手,“你就假作是来求经的,回去之后闭门不便可。”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又,“对了,陛病了的消息,太后娘娘如何得知?此事是否为太皇太后所知?”如果太皇太后一开始就知张太后已经知了,那么之后要采取的手段,或许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了。

    张太后连忙摇,“是我边张姑姑的同乡在乾光伺候,我偷偷联络上他,给了不少金银事,求他照拂陛。他暗地里传来的消息,太皇太后绝不会知晓。”

    “那就好。”贺卿把人送到门,“回去等我的消息。”

    张太后转看了她一,眉间还是散不去的凝愁,却没有再说什么,转走了。

    ☆、第51章 秋风乍起

    “真师这是有意为难婢啊!”听贺卿说完事始末, 黄修就无可奈何的叹了一气。

    “如果不是没办法, 也不会求到黄都知这里。”贺卿却是神不变, 温言语,“其实此事对黄都知而言并不算难办, 若是成了,太后娘娘和陛都承你的,对你来说并无坏。”

    “话虽如此,可就算有好,也是十几年以后的事,若是让太皇太后察觉,我只怕没有命享这些好了。”黄修笑着反驳,“我如今已是脱事外的人, 为何还要回去趟这浑?”

    这话说起来不客气,但贺卿一听,就知他还是意动了。

    所谓脱事外, 不过是黄修当日不得已的以退为之策, 他如果甘心离开廷这个权力心, 早就可以走了, 何必留到现在?所以这话,听听也就罢了。

    俗语说,嫌货才是买货人, 若真不愿意手,一回绝便是,何必如此挑理?

    不过是怕付没有足够的回报罢了。

    不过几次合作, 贺卿给的诚意都是十足的,对黄修而言,在太皇太后始终不打算重用他的,贺卿已经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今这般试探,不过是想打探更多消息,得到更多保证。

    而贺卿也不吝让他更安心,她微笑,“十几年后的事谁知会怎样?不过黄都知放心,你的命谁也拿不走。”

    黄修神一动,以为是贺卿已经有了什么安排,顿时不再多问。他虽然想要个保证,却也不想真的牵扯太。万一贺卿要的是什么大逆不的事,对他并没有好

    因而他打了个哈哈,就将这个话题略了过去,“慧如真师的话,咱家自然是没有不信的。既是您开了,事自然要办得妥妥帖帖。您就回去等消息吧。”

    黄修在太皇太后边始终算不上得意,但这么多年在经营,侍省都知的职位绝非白给,太皇太后边所用的人之,大分都或多或少与他有些关系,真要办起事来自然也方便得很。

    在太皇太后的安神香加些能令人心浮气躁的药材,便可让她频频陷梦境,而后再加上一些刻意的引导,还摔了一太皇太后最喜的簪,总算将她一腔母勾了来。

    这簪是先帝游玩时带回来的,民间的玩意自然不如细,但太皇太后却很喜,非是大日不会。这东西突然摔了,自然不像是吉兆,再加上边的人从旁引导,很快就让她想到了小皇帝上去。

    一来孩实在是太小,太皇太后担忧养不住,朝堂上的许多事会平添波折。二来为母亲,看着这么丁大的孩与生母离别,又在病,多少有些恻隐之心。

    而太皇太后虽然是希望小皇帝不要与生母太过亲近,却也不想让对方大了埋怨自己,适时的施恩也很有必要。

    如此几番折腾,张太后那里总算是收到了太皇太后懿旨,称小皇帝思念母亲,令她这几日暂时到乾光陪伴。得了这份懿旨,张太后几乎喜极而泣,真心诚意给太皇太后磕了几个,心里却知这必然是贺卿在背后辛苦谋划的结果,不由一时念非常。

    小皇帝的病,一开始只是暑,后来照顾不当,加上幼弱,到了新环境,没有熟悉的人,又不免惊慌忧惧,才最终成了症候。太医院虽然日日诊治,却也只敢开一些效果不大的太平方。太皇太后那里不过问,他们也乐得糊过去,免得真了问题要担责任。

    但张太后虽然见识不多,对孩的事却十二分的用心,自己翻医书不说,还日日与太医们探讨药方和治疗方式,得一众太医不敢懈怠,只能在她的督促尽心尽力救治,所以不久之后,病就有了缓和。

    张太后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心才又升起了另一份隐忧。

    一开始,她所求不过是能看一,谁知结果比预料的好太多,太皇太后允许他陪伴小皇帝。如今孩的病好了,她心里却又生野望,希望能够一直不跟孩分开。

    可太皇太后不会允许,而她也没有任何办法。

    幸而前朝忽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太皇太后一时半刻顾不上这边,暂时还没有旨免了她每日过来陪伴皇帝,可以再拖一阵

    但实际上,朝堂上的况,要比张太后所想的严重多了。

    顺宁元年八月,秋节还未到,西北便来报,说是今秋草原上颇多异动,频繁聚集人,恐有南之意,请朝廷早准备和应对。

    虽然只是猜测,但西北军的将领们都是老于边事之人,在这报上更不会胡猜测,既然上奏朝廷,恐怕十有八九草原会有异动,而且还不是小动作。

    这样一来,备战是不可避免的,说不准还要往西北增援。

    然而朝廷如今的局势,要钱没钱,要粮没粮,国库空虚,供应西北十几万大军已是吃力,拿什么来打仗?

    虽然也有不少保守派官员认为,或许只是西北官员夸大其词,况其实没有那么糟糕,但朝分重臣都对这说法嗤之以鼻。大楚和西北的铁狼族年年都有,每五到十年会有一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