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分卷阅读6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心,才不会因为他是臣的师兄,就避嫌不提。”

    举贤不避亲的前提,便是不怕遭人非议,也不惧与人雄辩。

    池宁当年是死命读过书的,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上,总能到有理有据,师有名。他站在那里,就是一正气凛然。

    这辩术算是比较简单的谋了,突的就是一个正大光明,问心无愧。

    新帝明明对池宁带有偏见,都被说服了。

    无为殿,久久再没有了说话的声音。新帝不知在想什么,池宁的打算是敌不动我不动,反正就这么耗着呗,看谁能够耗过谁。

    新帝在想得其实简单的,他就是由池宁的一话,联想到了如今前朝正在争执的事,活学活用,消化了半天后,才试着再次问池宁:“哦?那朕怎么没见你推荐过与你有仇的人?”

    宛如一个活

    “因为与臣有仇的人,一般都已经在牢里了啊,”池宁就知新帝会这么问,也早已经准备好了说辞,“这等又坏又愚又无用的人,又怎么能推荐给陛呢?”

    “也不是所有人都被关起来了吧?”新帝至今都没有发现,他们谈话的节奏已经被池宁悄然掌握。当主动方与被动方被置换,在这样的场景,不新帝再问什么问题,都不再能够成为可以为难住池宁的问题。

    “既然陛这么说了……”池宁地给新帝磕了,因为不想被新帝看到他藏着的野心,“其实臣一直都想斗胆举荐司礼监的太监。”

    “文?举荐他什么?”新帝皱眉,明黄的龙袍上写满了问号。

    “举荐他设立全新的缉事厂,专天书教一案。”天书教的问题比较复杂,在池宁去江左前就已经初端倪,是在京城崛起的一邪门势力。不过在池宁从江左回京之前,天书教就已经因意外而暴,被迅速围剿了。在这次清算,朝廷才发现不少央集团的宦官都不知不觉了招,牵涉其的数量达数百人。

    这真的让人不由得背脊一凉,十分后怕,至少新帝是该觉到后怕的,有这么一力量,早已经渗透到了伺候在他边的人之

    若没有发现,后果会怎么样呢?

    太监那个叫黄三娘的家眷,若不是在真静寺遇到了池宁,谁又能发现她其实是天书教的探,乃至于他们竟然已经在准备着死灰复燃了呢?

    而如果没有黄三娘的拖累,太监早就已经顺理成章的接任东厂了。

    太监现在对于新帝来说,就是个肋,用了忌惮,不用又不行,因为太监是刘皇后当年参加选婚时的举荐宦官。比起不讲面的有琴太后,刘皇后对太监这个于她有知遇之恩的宦官可以说是信任有加。

    新帝与皇后之间没有什么,但有着足够的尊重,两人少年夫妻,一路扶持着走到今天不容易。更不用说皇后还很可能秘密怀了嫡,新帝不能不考虑皇后的受。

    东厂提督之位的空悬,也让新帝觉到了不便,就像是一个人突然失去了他的睛和耳朵。

    这个事也不能再拖去了!

    如今池宁给了新帝一个全新的思路,让牵扯天书教一案的太监,自己去调查天书教,由此来证明他的忠心。若他真的有问题,那皇后也不会再有什么话;若他没问题,那……

    “臣师父少时,曾随杨大人习字,”杨大人是肃帝朝时德望重的阁首辅,有名的有识之士、兴之臣,他教了不少青史留名的好太监,池宁扯杨大人这面大旗,就是想让自己的话更有可信度。

    “杨大人对臣师父说,天之术,不过‘制衡’二字。

    “相对平等,才有发展。

    “阁与司礼监的产生,便是一场必然。”

    阁与司礼监,一个外相,一个相,彼此缺一不可,呈掎角之势,这才成就了如今的大启朝政。若势力失衡,不是臣手上的权力了,还是宦官手上的权力了,皇帝都有可能被架空。但当它们持平时,皇帝不仅不用辛苦,还能得到至无上的权力。

    这也是司礼监会走向大第一署的必要

    张太监看到了,学到了,也明白了这是对于宦官群最好的一条光明之路,这才主动退让,没再与兰阶相争,斗个两败俱伤。

    池宁对天和帝提起这段,只是为了佐证他接来要说的邪门歪:“东厂诞生之初,是为了与锦衣卫产生制衡,太宗不相信锦衣卫,觉得自己的边人更值得信赖。但天和帝朝东厂的势力达到巅峰,锦衣卫只能避其锋芒,如今已隐隐有了从属之意。换言之……”

    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来制衡东厂了。

    新帝也不是那彻彻底底的蠢人,池宁把话说得这么明白,答案就差递到他的嘴边,他不可能再不理解池宁的意思。

    设立一个能与东厂抗衡的,更加忠心于他的机构,便是如今的破局之法。

    好比,西厂。

    池宁不仅给了建议,还推荐了堪称他现在事业上死对太监来当西厂的提督……也算是应了那一句“举贤不避仇”。

    西厂在建立之初,可以专天书教一案,至于以后怎么样发展,那还不是皇帝说了算?

    它可以成为新帝掌朝堂的又一把刀。

    新帝已经从不得不觉得池宁说得对,化到了在心里想,这样的池宁怎么不是他的人,反倒是一心一意忠心于他已经死去的皇兄呢?

    真是太可惜了。

    “当然,说实话,臣这样的推荐,也是有私心的。俞星垂是臣的师兄,有他在官监,臣不用担心再被傻绊了脚步;文对臣有意见,无外乎是觉得臣挡了他的路,若他能忙于他事,臣也能省心不少。”池宁很明白适当“掏心掏肺”地说大实话的重要,“当能力足够时,私心也算是有错吗?人非圣贤,有所偏好……”

    “有何不可?”

    最后四个字,就像是狠狠敲打在了新帝心的钟鸣,替他问了他已经郁结于多日的问题。他是皇帝,但他也是人,在事都可以的,他偏心一自己的人,有什么错?他为什么不能封自己的母妃当太后?也没有碍着谁啊!

    池宁今天就给了他这个答案。

    是的,他没错!

    池宁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