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分卷阅读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尚尔明显还想对池宁说些什么。

    先皇苦寻数月仍落不明,此事已盖棺定论,再不讨论。

    太后也认命接受了“儿是死了,不是失踪”的现实。

    在大行皇帝的谥号没有定来之前,暂时会以天和帝尊之。

    但最后,尚尔一句话都没有说来。因为他很清楚,天和帝一事草草被了结论,不是因为事实如此,也不是想要止住悲伤,只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所有的朝臣。过去整日嚷着忠心为国的肱之臣们,到最后还不如池宁一个年不过二十的残缺之人。

    池宁主动打断了尚尔的沉思:“尚叔,当初是我年轻气盛不懂事,如今已经不会了。”

    池宁扬起了一个再诚恳不过的笑脸。他打小就得好看,很容易讨辈喜的那好看,如今这么一说,好像真就带上了几分谦逊好,任谁看了都会愿意去相信,池宁是真的准备“洗心革面”了。

    尚太监也很努力地弯了弯。他不是镇南人,却因为张忠当年的照拂,勉算是半个镇南一派。镇南一派看上去因为张忠一事被打击的不轻,但那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都在等待着池宁这几个孩接过师父的衣钵,重振旗鼓呢。

    千言万语还是汇成了最初的那一句:“回来了就好。”

    沿着皇轴线偏西的小,一路笔直地走去,就可以穿过整个后,到达无为殿了。这样的一条路,池宁不知走过多少遍,怎么走得既快,又不累,还能显从容不迫的气度,是池宁用过去十数年,好几千个日日夜夜摸索来的宝贵经验。

    在一群驼背的侍衬托,池宁是那样地萃、卓尔不群,哪怕他边站着尚尔这样的人,旁人第一看到的也只会是池宁。

    他,天生闪闪发亮。

    池宁在无为殿汉白玉的丹陛停步,由尚尔去为他通传,在等了一会儿之后,池宁终于得以垂了殿

    跪行礼,犹如行云

    不是新帝还是池宁,都算是不错的好演员。哪怕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就可以装得心无芥,和没事人一样。

    只有似有若无的尴尬,还弥漫在每个人心

    新帝闻恪在龙椅上正襟危坐,腰杆笔直,哪怕没有人的时候,他也是这么一副正正经经、克己复礼的模样。明明是个岁数也就只比池宁大一两岁的年轻人,态度上却宛如一个张“之乎”闭嘴“者也”的老学究。

    这样的人,总是池宁捉的对象,他特别喜他们,必须着鼻接受他的存在时隐忍又不的模样。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池宁发了反派的笑声。

    由城外宅到无为殿,池宁一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工夫。但从面圣,到领命,再到从无为殿退,池宁前前后后也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池宁和新帝之间的生疏客,就像是新帝初登大宝时对龙椅的茫然与陌生。他们本不该相遇,也不应该有这样的集。

    到目前为止,新帝的每一步表现,都在池宁的意料之

    他年轻但不稚,有野心又不够城府,甚至带着一些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坐稳这个皇位的惴惴不安。就像是个一夜暴富的新贵,他本已经准备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突然天降大任,就,也不是对如何改变这个国家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新帝不是心积虑得到这个皇位的,他还没有那么厉害。是先帝突然的落不明,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池宁可以发誓,当他退大殿时,他听到了来自新帝放松地舒一气的声音。

    【他竟然怕你。】原君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要评两句,对于他来说,围观这些人类的互动,就是他目前最大的乐趣之所在。

    池宁很客观的摇了摇:【不,他怕的是他心的礼。】

    新帝确实是守礼之人,在四书五经、礼义廉耻的教育大。但人不是一个词语就足够形容的,也会有经不住诱惑、违背本心的时候。面对唾手可得的东西,新帝伸了手,也不打算再放手,但那却并不代表着他就不会寝难安,就不会因此而产生愧疚。

    所以新帝登基之后,才会愈加重礼,就像是一补偿心理,他想通过变本加厉、几近变态的克制,来掩盖他曾经某一刻的不完

    这绪,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救赎立地成佛,要么会在愧疚到极致后……

    对愧疚对象痛毒手。

    新帝目前就在这个挣扎期。而当一个人在尝到了无人可以限制的权力的便捷后,他是不太可能再去选择自我救赎那一的,因为怎么看都是杀人灭要更简单些。甚至不会再有人告诉他,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

    池宁需要的就是及时利用新帝这份愧疚,并赶在恶念成参天大树之前……

    解决掉新帝。

    从到尾,池宁想要的不过是活去而已,更好地活去。

    离开无为殿不久,池宁就再一次被拦了来,虽然他时没有遇到老熟人,但很显然他的消息已经在他面圣的短短时间传遍了大。所有有意见他的人,都会纷至沓来。

    最先现的,便是前呼后拥、趾气昂的暮陈一派。

    暮陈和镇南一样,是个地名,城池不大,太监多。大最大的两派力量,就是镇南与暮陈。两派时有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打的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同样是池宁师父的老熟人,钱小玉,一个一听就娘们唧唧的名字,钱小玉本人十分对得起他这个名字,声音尖细唱戏,不说走路一扭一的吧,但抬手的时候必然是要翘兰指的,娘到连公公都受不了。

    钱小玉本人大概也把自己真当个娘们了,甚至不允许别人说女人一句不好。

    池宁当年刚,钱小玉就想要认池宁当儿。可惜,他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池宁在还没前就得到了指,拿着村里族老给写的信,拜了与自己有同乡之谊的张太监为师。

    当年的钱小玉还是个弟弟,都不被称为张忠的对家,只能默默把这事吞到了肚里,咬牙再没有提起。

    直至张事,池宁即将被放江左,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