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东宫(重生) - 分卷阅读1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怀禛也不是铁石心,但他知晓,倘若不让父皇受些苦,父皇只会继续被贵妃蒙蔽,因此他劝说朝云换了药,让他的好父皇亲瞧一瞧,亲耳听一听,贵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比起已经过去的事,周怀禛更加关心的需要解决的事,他说:“说说吧,是否与咱们预料的一样。”

    韩偓笑了笑,满是光芒,他低声:“正如殿先前所料,微臣此去充州,因二皇回京,充州守卫松懈,便借着这个机会,探了探与充州靖王府往来密切的客商,那些客商,有不少是北夷人。”

    周怀禛并不意外。

    他第一次去充州赈灾时,周怀祀刻意束了在充州定居的北夷人,可他依旧发现了不少端倪,譬如在驿站时,去周怀祀那禀告事宜的靖王府臣,便有几个是鹰钩鼻,面目犷,异双瞳的北夷人。

    那时候灾严重,他带去充州的人手有限,又加之周怀祀防备心重,他也只是留心,并未来得及查。

    员外郎张选与李延光赴任西南,是查探这事最好的时机,漕运牵涉西南与西北,倘若周怀祀有异心,西北临近北夷,他不会对这个送到手上的机会视而不见。

    要想彻底打垮赵家,打垮周怀祀,仅仅只靠赵林一个人的倾颓是远远不够的,大燕自建朝以来,对待朝廷官员一向宽容,若非通敌叛国这样的罪名,一个盘踞百年的家族,绝不可能一夕覆灭。

    左相贺洵弹劾赵党,也只是削了赵党一众人的职位,他们的同党尽快站队,尽可能地让赵家的同盟与其背而驰,然而要想永绝后患,却不是那么简单。

    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能将赵家和周怀祀一网打尽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来了。

    韩偓比常人更了解太对赵家的介怀,他自少年时就陪在殿边,殿的伴读,亲目睹了贵妃的跋扈,皇后的隐忍,也目睹了为一个不受的太,坐稳这个位置需要付多少。

    贵妃的许多恶事,是赵家授意且支持的,殿与皇后娘娘,甚至于沈家这么多年的隐忍,注定了不可能与赵家和解。

    彻底铲除赵家,是殿迟早要走的路,韩偓愿意陪同,刀山火海,他也在所不辞。

    两人虽然都沉默着,可却都同一彩,那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终究还是韩偓先开了,他像往常一样,笑着说:“殿员外郎张选八月份赴西南漕运监理一职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往西北发了二十艘货船,微臣近日在充州,已经打探到,这二十艘货船先是从西南港发,路过充州,停载了半月,然后再向西北行。”

    “微臣一路追查,直到九月旬,才追上船队,打探到船上装载的货,全是军械,这批军械,由赵家资购买,靖王作掩护,运往北夷。”

    张选是靖王的人,他被外派,平常又极为低调,不是明面的赵党人士,因此反倒幸运逃过了一劫,赴任西南,继续为二皇卖命。

    韩偓原先以为,二皇虽然与太站在不同的阵营,可共同的份,却都是大燕的皇,再怎么觊觎皇位,也不会不顾大燕百姓的死活,与野蛮的北夷人结为同盟,篡取皇位,可他查到这批军械时,便知,二皇是决心要反了,谁都拦不住。

    韩偓想到这,不由觉得心冷,他低声说:“殿,臣不敢打草惊蛇,只是让暗卫营依旧在铜昌待命,那批军械,应当作何置?”

    周怀禛底已是一片冷,他敛眸,手指敲打着檀木桌,心正思索着最好的解决办法。

    倘若那批军械到了北夷,边陲与充州同时作,燕京的军队本来不及调度,而地方上的储备军愿不愿意兵拨反正,尚未可知。

    那批军械,决不能落北夷人手,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他不能贸然借力打力,只能逐个击破。

    那便先从赵家开始吧,既然赵家资购买军械,那便会留证据,赵家同周怀祀无对接,定然也有书信往来,掌握了这些,赵家通敌叛国的罪名就再也逃脱不得。

    充州这些年的赋税也应当被周怀祀挥霍空了——从充州靖王府的豪奢便可窥得一二。

    没了赵家的财力相助,周怀祀再想同北夷合作,就少了许多筹码,北夷人可不会只凭借区区二十船军械就替周怀祀卖命,他们混迹草原,可太明白粮的重要了。

    周怀禛心已经有了主意,他说:“那批军械,不必阻拦,依旧让他们照原计划送西北,切勿打草惊蛇。”

    从铜昌到西北,照船队的速度,最快也要两个半月,在这两个半月,他务必要找到赵家与北夷易的证据,将赵家铲除。

    除此之外,他还要给驻守西北的虎威将军,沈家的老朋友,姜怀伟修书一封,假如那批军械到了西北,有姜怀伟在,军械就不了大燕的境

    北夷人迟迟拿不到军械,自然会找周怀祀算账。

    他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除掉这两个大燕的毒瘤。

    自大燕建朝以来,北夷就从未安分过,太*祖时,大燕的军队将北夷打得落,再不敢近大燕边境,等到父皇继位,大燕主张以仁治国,北夷休养生息数年,现又卷土重来,大燕的军士,也是时候该动动骨了。

    周怀禛放便修书一封,与周称,命他务必避人耳目,尽快将信送到虎威将军手

    周称知,如果这封信不能在军械到达西北之前送,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当即乔装打扮,动前往西北,夜间便了城门。

    周怀禛又召集许良,唐博之等几位信臣在崇明殿议事,商议接来该如何谋划,才能将赵家谋逆的证据拿到手。

    众所周知,自右相赵林事后,赵家防备更为森严,赵柏上朝都要数十位手矫健的侍卫随从,赵府府的重地,更是被围得铁桶一般,想要拿到证据,简直难如登天。

    若能有人从协助,或许能容易些。

    许良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翰林院侍读赵卿。

    许良能想到赵卿,盖因赵卿与他之间有过一个承诺。

    早些年许良未,那时赵柏被外放到偏僻之地,他恰巧游学到那里,同尚且是小少年的赵卿不打不成,还错救了他一命,赵念他的救命之恩,曾对他说:“兄救命之恩,永生难忘,若来日兄有难事,即可寻某,某万死不辞!”

    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的承诺还数,许良心也没底,可他总得去试一试。

    但他是殿跟前的熟面孔,平常在外涉,多是他面,赵党的人对他再熟悉不过,倘若他贸贸然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