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 - 分卷阅读13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若有什么,还是得郑沅和郑家来撑着。于是我对郑家太爷一揖,“河洛乃是京师的门, 沅在此还有重任。”

    安州又现死士。

    刘成文亲率兵卒, 力斗不敌,死殉国。

    安州三郡俱破。

    黄克宗率扬州卫攻向京师;南挝持新式武渡河, 福州节度使不战而降;台州节度使递去了议和书,调台州卫回节度使府,台州卫不从, 节度使以死士迫之;西胡人转占舟州, 火凤军节节败退……

    各地战火纷起,国祚绵延六百余年的大夏王朝,如大厦之将倾颓。

    且这颓势, 无人能挽。

    自回了京师,收到的永远都是战败的消息。

    圣上坐在垂询殿的榻上,越来越像一个枯的人偶。我看着圣上,不知为什么, 总是想起在西凉王寂灭的赤哲孥孛, 里间或转过一丝光,都带着明知不可为却还要为之的戾。

    圣上命赵提督率御龙营围在京师外。

    我觉得不妥, 单就围住京师这样一个动作,就让我们像极了笼困兽。

    但圣上执意如此, 我与方瑱商议,还是诏将他调到了望州州界

    圣上开始喝参茶了,相蠡亲自煮茶,日日端到圣上面前,比海公公还勤勉。

    方瑱说话也不行,圣上只一味信着凤相。

    “查来了。”了垂询殿的门,方瑱负手对我,“若白与楚意,都是极乐宗的弟。这门派初立曾盛极一时,如今落寞,传承并不大名,在江湖上也少有动作,所以之前查不到。他们卷朝事的意图也明了了,尹川王答应他们,此事成了,便亲赐他们为江湖第一宗,开书立传,恢复当年极乐宗的荣光。”

    “江湖事江湖毕。”

    我低看着脚的台阶,耳里听着自己的声音,只觉得陌生的很。

    “若白为了争取天丒教,又投其木格座当了四弟,江湖人搅和朝政,一二主……方老爷,他们怕是死几次都不够吧。”

    “铁浮屠已将消息放了去。”

    方瑱淡淡,“江湖事,还是得照江湖的规矩来了。”

    经此一事,江湖里便再不会有极乐宗了。

    我默然。

    “孟老爷是个聪明人。”方瑱忽然开,“能与你共事,我很荣幸。”

    赵提督率御龙营将黄克宗的扬州卫阻在了望州之外,唐代儒上书要京勤王,诏阻了。

    我去了一趟裕亲王府。

    李念惯好风雅,今日正亲自烹茶调茗,我静坐在一旁,看他夹起茶叶,一洗二泡,又捻起银勺,轻轻挖了半勺盐洒在当。煮起了茶沫,他挽袖撇去浮白,持银漏滤汤,然后用茶盘垫住递过来,“老师。”

    今日我并不想说其他的事

    新摘的茶叶,煮去了涩味,又添了盐的咸香。

    我只抿了一

    “学生过很多错事,从来都不以为意。”李念往前几步,与我面对面坐,“只这一件,后悔万分,还望老师救我。”

    南挝、西胡两国,驱直大夏国境,无人阻拦。

    如此顺利,他们自然会生起旁的心思。

    更何况……李念能与三国搭上线,本就靠尹川王斡旋其

    这件事里,无论是李修还是李念都只是尹川王的枪,他们各自不睦,又自以为得了尹川王扶持,当真到了这一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有些迟了。

    任过了,总归要付些代价。

    “殿今日才说这些,可见并非真心待臣,臣又哪来的办法呢……”

    我一声叹。

    “朝代更迭是史之常事,臣已皈依佛门,如今只讲求万事随缘了。”

    “国之不存,佛将焉附?”李念抓住我的手臂,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我甚至都察觉他并非如面上这般淡定,手心已冒了汗,现在还微微打着抖。

    “那五路参将学生还可号令。”李念从怀里掏一块令牌,双手递给我,他颤声,“见此令如见学生,他们都是从小就跟着学生的……这块令牌,老师自可拿去,学生绝无二言。”

    上好的玳瑁,打磨成穷奇的形状,连边角都是光洁的。

    可知李念常于手盘玩。

    至于有没有用,还得要试试才知

    我接过令牌,对李念拱手,“臣自当赴汤蹈火。”

    夜了,宝亲王着人来请,我带上丁四平,又叫金甲卫于暗守护,这才换了衣裳往王府去了。

    依旧是那辆青油车,我摸了摸靴里的匕首,又怀里的药瓶,想了想,还是倒了一粒来,一

    某些程度上,李修并不如李念好相与。

    他的执念太重了。

    门时丁四平被扣住了,侍从躬对我,“王爷只请了老爷一人,王爷在书房里。”

    宝亲王府的构造与裕亲王府是一样的,没有人来迎我,我只能凭着对裕亲王府的印象往书房走。路过一时,却见李修正笑的站着,“老师对王府还是不够熟悉啊,可是天生不认路的缘故?”

    “哪里哪里。”我连忙对李修行礼,“生疏所致。”

    又说了几句西凉此行的闲话方才到了书房,李修一让,“老师请。”

    我哪里敢当真?又是一番推辞,足了姿态,才将李修让了去。

    “学生比不得二弟有这般闲逸致,烹茶之事合该人所为。”李修,“何况学生府里也没有什么好茶好酒的招待,老师见谅。”

    “不妨事的。”

    我一笑。

    “原也不是为蹭吃蹭喝所来。”

    当年秋宴上第一次见两位皇,并未近距离打量,只觉得俱是一样龙章凤姿。后来有了,觉得大皇细致些,总比旁人能多在微末。二皇则更像是个普普通通的贵族弟,圆又擅玩乐,说的好听不过就是人缘好些,风雅些。

    如今再看,细致的人总是一旦走火便成了多疑与猜忌。

    反倒是圆又擅玩乐的贵族弟,在某些事上,更识时务,看得清自己能什么不能什么。

    李修叫侍从上茶,上的还是须尽

    我作势抿了一,其实就连上都未沾染丝毫。

    “学生与二弟并不一样。”李修笑,“学生并不会那样醒茶,老师只放心便是。”

    一杯尽了,李修又叫侍从上菜。

    “知老师才从西凉回来,今夜便算是给老师接风了。”

    菜并不算丰盛,但都极合味。难为李修,不知从酒馆里搜罗了多少单,竟连汤羹也熬来客来迎的味

    “西凉退兵了。”

    李修举起杯来。

    “学生以茶代酒,敬老师初战告捷。”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